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甄嬛傳】為什麽同樣背叛了甄嬛,甄嬛鬥垮了安陵容,卻原諒了敬妃

2024-02-05娛樂
從前看【甄嬛傳】一直有個疑問,明明安陵容和敬妃在與甄嬛交好時都背叛過她,為什麽甄嬛恨安陵容入骨,可是轉頭就原諒了敬妃,還把朧月交給她撫養。
今天重溫甄嬛回宮這一段,終於明白了其中緣由。
甄嬛誕下雙生子,與敬妃討論朧月撫養權的問題,敬妃說了一句話:「其實我早就知道,我不過是皇上制衡華妃的一枚棋子罷了。」
從前聽這句話只覺得辛酸,一個女人得不到丈夫的愛還要被利用,真是可憐。等到放下了愛情的執念,才明白敬妃的清醒。
她知道自己對皇帝來說不是供給愛情而是作為維持後宮平衡的一種手段。
對她而言,能做一枚棋子,甘於做一枚棋子,做好一枚棋子,就能在宮裏活下去。
華妃倒了,皇後倒了,敬妃卻一路活下來,因為她一直守住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皇帝至少三次利用了敬妃。
敬妃和華妃一同入王府,還住在一個院子裏,從一開始她就是工具人的角色,對她的冷落是用來凸顯對華妃的寵愛。
後來被晉封為妃,也是皇帝說要好好晉晉華妃位份的時候。
華妃因晉位得勢,權力的天平倒向她這邊,這時皇帝提攜敬嬪,封她為妃,還賜她協理六宮之權,幫著華妃管理後宮,實際上是在分薄華妃的權力,讓後宮勢力得以平衡。
第三次是皇帝晉封熹貴妃賜協理六宮之權時,同樣讓敬妃、端妃協理,利用她們來維持皇後和甄嬛間的關系。
自古以來,帝王之術就是制衡之術。
皇帝想精準拿捏後宮,就必須有一個有資歷、看得懂形勢又聽話的人在其中,方便自己隨時視局勢而調整擺布。
敬妃就是這個人,只要皇帝需要,她隨時都在。
她從不爭寵,因為心裏清楚沒有愛爭了也是徒勞。況且在她的位置,根本不能爭寵,但凡去爭,試圖改變皇帝已經布設好的天平,馬上就會被厭棄。
沒有利用價值就是一步死棋。既然是工具人,就要發揮工具的效用。
敬妃明白,甄嬛也明白,所以才說敬妃是「不爭聖寵,甚少與人交惡,忍辱保身。」
只要聽從皇帝的安排,心甘情願的把自己擺在皇帝想要她在的那個位置上,在皇帝心裏發揮制衡的作用,就有生存的空間。
【不爭】是敬妃生存的底層邏輯。
安陵容與敬妃完全不同,【爭】是她一生的主旋律。
她中選本是個意外,皇帝很長時間根本連她是誰都不知道,甄嬛驚鴻舞那次,她連名字都沒說完,皇帝已經不耐煩了,一直是小透明一樣的存在,根本無法發揮任何價值。
在宮中無依無靠,娘家無權無勢,想要有一席之地,過的體面一點只能靠自己,唯有爭寵,瘋狂的向皇帝輸出愛情價值,得到皇帝的眷顧和憐惜,才能為自己和家族帶來榮耀。
安陵容的處境一直很危險,只要失寵就過的如草芥一般,被欽天監天象所困那段時間身為嬪位卻連炭火都沒有,甚至低階嬪妃都敢騎到頭上來羞辱她。
如果不爭,她就活不下去。
底層邏輯不同,做事的出發點自然不一樣。
安陵嘗到過皇帝失去甄嬛給自己帶來的甜頭,甄嬛流產幽居宮中,她憑借【采蓮曲】得到專寵;甄嬛出宮去甘露寺修行,她與祺嬪又成了最大贏家。
只要沒有甄嬛,皇帝就會分給她更多的寵愛,她在宮中的日子就會好過,相反她就受冷落,遭排擠。
想鬥贏,就必須要甄嬛死,她對甄嬛從來都是蓄意謀害。
但敬妃不同,她的存在是為了維持後宮權力的平衡,不使一人獨大。
甄嬛被封熹妃回宮是太後和皇帝為了制衡皇後獨霸後宮,殘害皇子的局面才決定的。
敬妃不會存心害死甄嬛,這對她並沒有好處,剛才說了改變皇帝的布局,她就成了棄子。
出賣甄嬛,敬妃只是想分一杯羹把朧月留在身邊。
在愛朧月這點上,她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甄嬛能夠理解敬妃是出於身為人母愛子女之心,而非蓄意害人之心。
這和安陵容害甄嬛小產,往她父親的牢房裏塞老鼠,害她一家人性命有本質的不同。
誰會放一個包藏禍心之人在身邊呢?
對於無心之過,不妨給一條生路。
所以她們一個被棄,一個留用。
敬妃的【不爭】和安陵容的【爭】帶給甄嬛的情緒價值又截然不同。
安陵容爭過寵也得過寵,本來在宮中過的風生水起,甄嬛一回宮她立刻被打回原形,想跟著去永壽宮開宮,都被皇帝懟了回來,再一次飽嘗冷落的滋味。
所以她心生嫉妒、怨恨。
她們之間無法達成內心的諒解,哪怕在長街有心求和,還是話不投機,變成惡言相向。
敬妃沒有得到過寵愛,她對甄嬛說:「妹妹你自服侍皇上,一直聖寵優渥,哪裏知道我這深宮寂寞的感覺。你知道嗎?我宮裏一共有326塊磚石,可是這每一塊我都撫摸過無數遍了。其中還有31塊已經出現了細碎的裂紋,否則我將如何度過這漫漫長夜呢。」
她的宮裏從來都是冷的,她輸出的情緒是寂寞。
這種寂寞洽恰和甄嬛此時的心境相通。
如果是尚未出宮與皇帝愛意正濃的甄嬛,或許不明白敬妃的感受,可如今聽了敬妃的話,她亦能感同身受。
回宮後她已不再愛皇上,日日夜夜思念的是果郡王,兩人相愛而不能相見,只能靠一枚珊瑚手串來憑吊逝去的愛意。
「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作上陽花。」意思是說縱使懷在心間護在掌上,也終究無法真正擁有。
即便再多的遺憾,她也不得不陪在不愛的男人身邊,賠笑臉服侍他。
這種內心的煎熬和痛苦與敬妃的寂寞淒涼雖表象不同,卻能產生心靈的共鳴——都不過是深宮的可憐人罷了!
甄嬛給了敬妃最深的理解和回應。
人與人之間拉近關系,不僅僅在於能講出心事,更難得的是我講出來的話,你能懂得。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這種同病相憐的感觸,讓她們惺惺相惜,願意攜手同行,共同抵禦寂寞鎖清秋的深宮。
所以當敬妃說「若無朧月,我這後半生恐怕再無半點歡愉了」的時候,甄嬛不但原諒了她,還把朧月托付給她。
即便不能撫平寂寞,帶來一點慰藉也好。
人與人之間相交,最終還是心靈的共鳴。
當鈕祜祿甄嬛還是嬛嬛的時候說過:「有時候不爭,比能爭會爭之人有福多了。」
【甄嬛傳】果然草蛇灰線,伏筆千裏。
甄嬛心中真正向往的還是那段不爭時歲月靜好的少女時光。原來,她們一開始選擇的路,早已註定了彼此命運交織的結局。
即便回宮後不得不爭,她身上依然保有一種即便自己得不到,也願意成全別人的美好。
這種美好便是人性最可貴之處。
成全敬妃的安穩,亦是守護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