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海上記憶】海上鋼琴聲,從這裏傳出

2024-10-13娛樂
在楊浦區江浦公園南側、區政府北側,江浦路627號,有一塊名為「E朋匯」的創業園區。咖啡店、特色餐館、酒店和科技園交織在一起,樓宇中有一幢坐北朝南的四層樓,紅白相間的現代派建築,看起來是老廠房翻新。在上海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有不少舊廠房翻新為創意園的案例,因此此樓乍一看並無特別之處,直到看到門口的標誌:上海鋼琴廠舊址。
昔日,這幢樓只有三層(1976年加建一層)。在「上海楊浦」公眾號裏,可以看到它當時的模樣:沿路立面有裝飾簡潔的水泥雨棚,雖為辦公樓,同樣采用水泥粉刷與紅磚相間的外墻,為英國式花園住宅,帶有哥特式建築風格。或許是為了突出「鋼琴」主題,原三層西式檐部出挑寬大,造型上有琴鍵樣裝飾板。這幢樓見證了自謀得利鋼琴廠起,中國鋼琴事業百年來的成長。
88個黑白鍵的鋼琴,向來被譽為「樂器之王」。1709年,當意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在他完工的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鋼琴上奏響第一個音符時,中國還處在康熙四十八年。鋼琴,這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究竟是何時與上海這座城市發生聯系的?
1
在鋼琴誕生約150年之後,中西文化逐漸在上海交匯。隨著越來越多冒險家涉足上海,各色舶來品也隨之而來。其中,就包括西洋樂器。
起初,鋼琴只是在售賣其他貨品時搭售的「花邊」。
1870年左右,當一位英國商人謀得利在上海開了一家針對外僑的名為「老公茂」的洋行時,他對鋼琴並無過多留意,只是在店裏放著幾台鋼琴兼售,並不看好它們的銷售前景。但漸漸地,他發現鋼琴的買賣很不錯。原來,來滬闖蕩的外僑在陌生的環境中初步落腳,對心靈的慰藉、對故土的懷念立刻占了上風。謀得利隨機應變,自稱「在倫敦百老塢洋行有長時期經驗」,專攻鋼琴銷售。
商人逐利的本性,成了讓鋼琴這個百分百舶來品逐步「本地化」的契機:
1895年,謀得利出售英國造鋼琴,最低價為40英鎊,即使以9折計算,折成白銀也需260兩。為了壓縮成本,謀得利從日本、東南亞購進制鋼琴的木材,從歐美進口鋼琴的零部件,將來自英國和加拿大的進口擊弦機、琴鍵在上海進行組裝,這樣售價可降至180兩。考慮到相比租界,當時華界的地價更便宜,謀得利在閘北太陽廟路寶山路興建了謀得利鋼琴廠,這是中國第一家鋼琴廠。
1903年8月23日的【申報】曾刊登謀得利公司的一則廣告:
「本行開設上海三十余年,專辦英美德法各國名廠大小各樣八音洋琴以及各國軍營中所用之戰鼓號筒、喇叭,笙簫樂器一應俱全。」
1904年,公司將股本從12萬元擴至25萬元,用此資本在北河南路右側造了一座占地5畝的廠房。很快謀得利就大獲其利,除每年給股東10%的紅息外,還按期給股民「企業榮譽收益」。1906年,公司財務報告又提出將股本擴至50萬元的計劃。
公司董事會主席呼籲:「我們握有音樂企業的黃金時代……我們千萬抓住這個機會吧。」 (【西洋風——西洋發明在中國】,劉善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
而上海人也在此期間慢慢接觸並喜歡上這種西洋樂器。
同治五年(1866年),同文館畢業生、一生八次出國、寫下過【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直至【八述奇】的張德彜途經上海,去永伯裏英華書屋拜訪印刷家、傳教士姜辟理,曾聽姜氏的妹妹「播弄」洋琴。
張德彜描寫道:「琴大如箱,音忽洪亮,忽細小,參差錯落,頗覺可聽。」姜氏的妹妹「播弄」的洋琴,就是一架鋼琴。(【張德彜:向西方文化學習的先行者】,唐詩明)
其時,外國僑民在上海圓明園路建造了一座西商戲院,海外藝術家經常來此演出。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申報】雲:「英國當今彈琴上最著名婦女為亞拉伯拉可大者,來滬演出,即日在西商戲院開張演技數日。」這也許是1843年以來海外著名鋼琴家第一次在滬獻藝。
善於接納新事物的上海人很快從開始傾聽鋼琴到開始嘗試自己彈奏鋼琴,部份風氣開明、經濟寬裕的家庭在家裏添置鋼琴,聘請老師,教授家中子侄女眷練習。由此,鋼琴演奏和鋼琴教學,漸漸在上海的城市生活中流行起來。
謀得利就勢在倍開爾路,即今天的惠民路近江浦路新建了3700平方米的廠房,也就是位於今天「E朋匯」創業園區的謀得利鋼琴廠。 值得一提的是,倍開爾路的路名,即以貝加爾湖的舊譯命名。在二戰期間,倍開爾路是流亡上海的猶太難民主要居住的道路之一。
3
將鋼琴的各種零部件在上海進行組裝,有賴於當時上海相對低廉的人力成本。可是,最初的本地鋼琴工人從何而來?
19世紀末的上海,五方雜處,混亂中孕育各種機遇,也吸引整個江南地區的有誌者前來一試身手。一次,謀得利老板在港口的外輪上留意到一個正嫻熟地幹著木工活的寧波青年,他叫毛文正。英國商人認為,鋼琴組裝的基本功和木工有相同之處,何不讓眼前的青年試試?一番交談後,毛文正進入謀得利,此後又由毛文正負責,回老家北侖大碶招聘20個技術精湛的木工和油漆工人到鋼琴廠就職。他們被後代鋼琴制造人尊稱為中國鋼琴制造行業的祖師爺。根據【寧波鋼琴百年】記載,此時為1886年。此後,在江浦路的新廠,先後進入謀得利琴行的寧波工匠有將近200人。
秉承寧波商幫的傳統,他們在後續的歲月裏,一方面在上海努力紮根,一方面不斷往返北侖大碶和上海,幾乎每次回鄉,都為謀得利鋼琴廠帶來新的同鄉學徒。子承父業的傳統鄉間習俗和血濃於水的同鄉互助情誼,以及同業相幫的職業精神,一來二去,將這個行業緊緊凝固在國人手裏。
當時,裝配鋼琴或風琴關鍵性的技術工種由外商直接掌握,不讓中國工人插手。但部份工人在長期實踐中,刻苦鉆研,日積月累,終於較全面地掌握了關鍵技術。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黃定海等幾個工人脫離謀得利琴廠,在三馬路石路口(現漢口路福建中路口)創辦中國第一家琴行——祥興琴行,以銷售和承接修理業務為主。清光緒二十六年,永興琴行開設。清光緒三十四年,律成風琴廠開設。1914年,又有鳴鳳風琴廠、共和風琴廠、賡和風琴廠等3家開設。1922年,謀得利琴廠職工顧之榮等3人在閘北開設精藝琴行,起初從事修理業務,後轉入仿制,並獲得成功。到1923年,上海已有8家風琴制造廠和3家鋼琴制造廠,改變了外商獨占中國風琴、鋼琴市場的局面。由於當時中國中小學普設音樂課程,風琴、鋼琴的需求量日增。至20世紀20年代末,上海的制琴廠商有20家,其中風琴廠13家,鋼琴廠7家(包括修理)。到20世紀30年代,不僅謀得利鋼琴廠規模擴大,上海也成為亞洲最大的鋼琴生產基地,東南亞地區亦從中國進口鋼琴。1935年,上海約有鋼琴制造工人500余人,一年可以生產鋼琴2400架。
然而,在抗日戰爭中,許多鋼琴廠被毀,制琴業瀕臨絕境。1937年,謀得利鋼琴廠及其員工遷往南京,繼續制造鋼琴。日軍占領期間,江浦路627號的工廠被充作軍械庫。(【上海二輕工業誌】)
1956年公私合營後,上海制琴業進行調整、歸並,成立3家風琴中心廠和1家鋼琴中心廠。1958年4月,上述4家中心廠及所屬29家琴行和零部件小廠合並,於江浦路的謀得利琴廠舊址建立上海樂器廠(1967年改名為上海鋼琴廠),生產鋼琴和風琴,共有職工407人,其中139人生產風琴。
百年琴聲如訴,昔日「說英國話的鋼琴」和「說寧波話的鋼琴」都成為了歷史的註音。 如今,上海鋼琴廠已經搬遷至寶山,但謀得利為上海乃至全國留下的琴聲,依舊將記憶留在這幢小樓中。
本文作者:沈軼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