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讀懂了李叔同這首詩,人生就清透了;沒錯,他就是「弘一法師」

2024-03-11國風

捧一卷詩書,品一盞清茶

01.

人生忙忙碌碌,所謂何求?

農民說,五谷豐登;

商人說,日進鬥金;

工人說,實作自我;

學生說,天天向上;

官員說,造福一方……

如果說,人生是一段又一段行程拼接而成的整體,實際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全靠模糊的概念和籠統的印象引領著,反正其他人都這麽活,那我也這麽活。你有房,我就買房,你有車,我就買車。

就某種程度而言,「小圈子文化」定義了大部份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比如,農民想要糧食增產豐收,這是下意識思維,也可以說是「慣性思維」。可是豐收以後要做什麽?

從糧農的角度講,最多擴大生產,再多種點地,來年再豐收,慢慢就富有了。

這種迴圈往好聽了說,叫小富即安,本質上就是墨守成規,不思改變,所以生活一直在原地轉圈圈。

如果農民用商人的思維方式去看待自己從事的職業,那麽糧食豐收以後,他首先想到的會是,我要把這些糧食加工成什麽樣的產品,然後賣給誰。

然而商人也有自己的桎梏,他們都想把企業做成大品牌,成為行業內的領頭羊。可是,如果這一目標實作了呢?之後的生活會是怎樣?

如果不出意外,他會繼續奮鬥,毫不停歇,因為競爭激烈,有危機感,想要守住這份產業,就得像陀螺一樣轉。

人實作理想後,得到的往往並不是快樂,反而是一種漫長的孤寂感,然後活在為自己編織的「功成名就」的夢裏,得到別人一兩句贊譽,來填補內心的虛空。

如同凱撒大帝站在古羅馬的城墻上,睥睨天下,發現再也沒有了對手,無邊的孤獨開始蔓延。

或許那一刻他想的是,我該歇歇了,去享受一下安寧與平糊。

農民、商人、技術工人、學霸、官員等都是如此,一旦他們踏上了為自己所設定的人生巔峰,認為再也沒有能力突破自我時,就會有很深的失落感。

那個時候他反而返璞歸真,想要平靜如水的生活。

可是,這種平靜如水的生活原本它就在那兒啊,根本不需要用成功來證明閑逸和舒適的價值。

所以今天我們讀一首「弘一法師」的詩。

02.

人生如夢耳,哀樂到心頭。

灑剩兩行淚,吟成一夕秋。

慈雲渺天末,明月下南樓。

壽世無長物,丹青片羽留。

李叔同【題夢仙花卉橫幅】

詩有序,我們直接轉譯成白話文:

夢仙大妹,自幼跟隨王園先輩學習,擅長寫作文章和詩詞。後來,她又開始學畫,學成後畫技已經超過了她的老師。

這幅畫作創作於庚子年的九月,那時我正陪著母親住在城南草堂。每當清晨花開和夜晚月升之時,母親就會邀請大妹來一起談論詩詞,品評畫作。

大妹身體多病,母親為她準備藥物,視如己出。壬寅年荷花開時,大妹去世了。過了三年,母親也離開了我們。我因此流亡海外,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回憶起往日的家庭之樂,仿佛隔了一個世紀。今年,許幻園的妻弟拿出了這幅畫,向我索求題詞。我深感逝去之人已無法再作,而活著的人又面臨著諸多艱難。於是,就隨手寫下這首短詩,以表達我的哀思。

從詩的序跋中我們能得知,夢仙是李叔同異姓妹妹,文采過人,擅長詩畫,而他這首詩,就是為夢仙畫作所題。此時夢仙已經過世,李叔同追思哀悼。

03.

李叔同,即弘一法師,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拓荒者之一。

公元1916年,37歲的李叔同在辟谷17日後,看破紅塵,決定削發為僧,遁入空門。

開悟日,李叔同泛舟西湖,寫下了一首詞:一花一葉,孤芳致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

李叔同的妻子聞訊後,追隨而至,紅著眼圈問他:你要渡這凡塵,為何卻不渡我?

李叔同不語,乘舟遠去,不久後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 我們終究是要分別的,伴隨著生命的結束,再去尋找另一個歸宿,希望你能早些看透,了卻這份塵緣。

在李叔同出家的前一年,曾寫過一首贈別詩,題為【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這首詩是李叔同的代表作,為經典中的經典,有英、日語多個版本,許多影視劇都將其作為插曲。

同時,李叔同還是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中國油畫的鼻祖,他填的詞,流行整個歐洲。南大第一首校歌,就是由李叔同所譜寫的。

下面我們再深度解讀一下李叔同這首【題夢仙花卉橫幅】。

04.

詩文大意可解為:

人生就像一場大夢,喜怒哀樂隨時隨地縈繞在心頭。回憶起往事,只剩下清淚兩行,用心苦吟,幻化成一夕秋涼;

天上的柔雲漂浮不定,正如人生聚散無常,明月冉冉升起,清輝漫灑南樓。人這一輩子,活到頭什麽也帶不走,只有這些色彩成了存在過的痕跡。

李叔同這首詩雖為題畫詩,但卻寫得很通透,傷情中蘊含了一定的人生感悟,禪理隱匿在字裏行間中。

正如文章開頭我們所言,浮生若夢,所求為何?

一世到頭,縱然有家財萬貫,離開的時候依舊兩手空空,奔波勞苦只因世人看不破這一點。

家有房屋千萬座,睡覺只需兩尺寬。那些浮名浮利,不過是過眼雲煙,人唯一要爭的是時間,把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用平靜的心去看待世事,這樣才能活得更舒逸。

所以,讀懂了李叔同這首詩,人生就清透了。

閱讀更多經典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