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密不通風,疏可走馬,還要看他的畫作

2024-03-23國風

王翚是清代畫家擅畫山水,他的作品乍一看給人兩個印象。一個印象是美,山美水美景色美。另一個印象是細密,用筆細,構圖滿,恨不得在方寸畫紙上用遍點厾皴擦。王翚的作品以仿古為主,憑借一人之力臨仿唐宋元明歷代名家風格。這麽優秀的畫家,後人對他的評價卻是有褒有貶。有人稱他為「第一高手」,有人說他是「絆腳石」。他到底是怎樣的畫家,還是應該透過作品了解。

清初畫壇的領軍人物是王時敏和王鑒,他們二人都是董其昌的弟子。董其昌推崇仿古,於是整個清初畫壇充滿「習氣」。重視傳統沒毛病,強調筆墨技法值得鼓勵,但一些喜歡偷懶的畫家學會投機取巧,把仿古當成爭名奪利的手段。王翚天賦很高,青年時受到了王時敏、王鑒的指導。他知道「習氣」害人,故此嘗試融合南北宗技法。

王翚 嵩山草堂

他的融合創新之路建立在仿古之上,拓展了「摹其意」的觀點,體現在作品中就是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視覺感受。筆墨構圖最為直觀看就行了,用筆用墨充滿書法節奏,構圖采用全景化處理。他把筆墨、構圖進行「模組化」處理,最終把抽象化的感受變成具象化的樣式風格。

唐代山水畫處於發展期,王翚可借鑒的風格特征並不多。他著重參考宋元兩代的山水畫風格。積極學習宋人丘壑構建復雜的山水結構,參照元人筆墨透過變化形成萬千氣象。由此就有密與疏的對比關系,細密處體現真實感、立體感,疏朗處表現清韻天然美意。

王翚 嵩山草堂 局部

【嵩山草堂】的構圖有多麽復雜,可以看看這幾個細節。王翚畫的前景,也分出了前後遠近。並且按照三遠法構圖,也有遠山沃野。至於中景,他透過山水堆疊,利用空間上藏與露,讓空間看著愈發深遠。從縱深感入手,按照空間深度構建細節,避免了生硬堆砌。

他很註意區分用筆的力道與用墨的深淺,依然為了表現空間的深度。當單一的墨色變化無法表達空間布局時,他果斷地運用了色彩。一般而言,仿古的畫家都喜歡用水墨創作,營造高古韻致。王翚根據作品主題需要,選擇恰當的技法,避免了形式主義風格。

王翚 嵩山草堂 局部

人們也常用「山水清暉」形容王翚的風格,誇贊他的作品仿佛籠罩著一層光澤。微微光感,讓畫面看上去華麗莊嚴。如此一來,細膩的筆觸變得生動起來。看他畫的遠景山峰,用墨點表現陰陽晦明。點皴與苔點呼應,看上去筆意高簡。

王翚在創作中也有缺點,他喜歡建立一整套模式解讀他的審美主張。這就造成了他的很多作品看上去面貌雷同,相似的筆墨、相似的結構,影響人們發現他的創作力。當有人誇他借古出新的時候,會誤解他呈現出來的新意。

王翚 嵩山草堂 局部

山水畫寄托了畫家的理想,王翚畫這種疏密對比的作品,試圖讓山水畫的形貌與神韻和諧統一。王翚的才情讓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筆下的清暉山水看上去靜逸天然。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江南山水,含蓄內斂,沈周畫中的文人雅趣
有獨立人格,用包容的態度描繪隱逸山水
設色清雅,虛實相生,青山綠水令人神往
畫崇山峻嶺,可以看看他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