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何為詩聖?曾見大唐盛世,不忍百姓疾苦。
他生於盛唐末期,名門望族,七歲作詩,可謂鮮衣怒馬少年時!
雖科舉落第,裘馬輕狂,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恰逢李白,尋仙未果,再無相會時。
赴長安,奈何奸人作祟,野無遺賢,仕途終不得誌。
家門落魄,目矚幼子餓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安史之亂,身在曹營心在漢。
國破家亡,蕭蕭落木,何處尋一大廈,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憂國憂民,花甲門前,寫盡人間疾苦。
終濁酒一杯,少陵野老去也。
01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賞析: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沈,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沈郁頓挫」的藝術風格。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淒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淒苦哀思。全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
02
【贈衛八處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心得】
人生就是不斷經歷悲觀離合,但多少人聚少離多。朋友之間漸行漸遠,走著走著,有的人就沒有了音訊;少年時候的玩伴,為了生計或理想,各奔前程,再難相見。也許這就是人生必常態,但每每想起多年不見朋友、親人,再見已經物是人非,總是讓人內心不由感慨萬千。
0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洋溢著一股澎湃的喜悅,筆鋒如刀,勾勒出內心湧動的情感。它以「劍外忽傳收薊北」開篇,表現了捷報突如其來的震撼。詩人多年流離在外,心系故鄉卻因亂局未平難以歸去,如今收到薊北平定的喜訊,猶如暴風驟雨般沖破心頭的苦悶。
在喜訊傳來之際,詩人內心狂喜,萌生回家的渴望。他回首看向妻子,翻閱著詩書,這連續的動作流露出心中的歡喜之情。在晴朗的白日,放聲高歌,盡情暢飲,體驗著生命中久違的喜悅。春天的景物和家人的陪伴,則讓他更加渴望著回歸故鄉的溫馨。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對故土的眷戀和高尚的愛國之心,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04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這首詩與前篇相連,詩人表達了對李白遭遇的不平之情。在長安城中,滿眼都是高高的冠蓋,權貴富有,而李白卻孤苦伶仃,被困境逼得走投無路,甚至在年屆五十九之時,被流放至夜郎,失去了自由。這種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詩人對李白的深切同情和對不公的強烈憤慨。
這首詩與前篇呼應,前篇以「死別」開端,此篇以「身後」作結,情感貫穿其中。前篇關註李白當下境況,此篇則關註他整個人生遭遇;彰顯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杜甫筆下的千古名句:
1、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賞析:身在萬裏之外,感傷這蕭瑟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鄉的生活,年老多病,我獨自一人登上高台。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賞析: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你。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賞析:晴朗的日子放聲高歌還應當開懷痛飲,趁著明麗的春天景色與妻兒一同返回故鄉。
4、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賞析: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在那裏俯瞰那眾山。而眾山那時就會顯得極為渺小了。
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賞析:眷戀芬芳花間的彩蝶在時時飛舞,自由自在的嬌軟黃鶯怡怡歡聲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