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大隋秘丹墓誌】:對初唐書風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2024-03-18國風

題 跋 釋 文

大隋秘丹墓誌

——黃綺

隋墓誌者鮮也,曾見董美人,惜不見原石。壬申歲真定(即今正定)劉秀峰君臨行唐市肆,購得隋大業秘丹墓誌合蓋,漢白玉質,溫潤微瑩,上布雲母,爍然生輝。誌蓋文四行,篆隸相雜。曰:大隋望亭鄉龍陽裏長故人秘丹墓誌銘。誌文十六行,行十六字,書風呈隸楷體,天真任由,不事矜持。刻工亦佳,多存筆意,應為龍藏之後繼。嗚呼!不得龍藏,幸獲秘丹亦佳。噫嘻!得秘丹之搨,不若撫其石。劉君獨幸,永寶高用之。島上漫士汝者。

——巴根汝

隋碑秘丹墓誌。劉秀峰君收藏,曾於中國書法雜誌刊印。觀其書風承晉啟唐,樸茂春松。予於丁醜元月遊石門獲賞,誠一樂事。

——沈鵬

【大隋秘丹墓誌】全稱【大隋望亭鄉龍陽裏長故人秘丹墓誌銘】。1985年出土於河北省行唐縣,原石為正定墨香閣劉秀峰先生初藏,現藏處不明。

【大隋秘丹墓誌】並蓋刻於隋大業二年(606),漢白玉石質,高50厘米,廣55厘米。誌蓋凡四行,每行四字,書刻「大隋望亭鄉龍陽裏長故人秘丹墓誌銘」十六字,篆隸楷相間。誌銘凡十六行,滿行十六字,正書。

要想欣賞【大隋秘丹墓誌】書法,我們不妨先從宏觀的視角了解一下隋代的社會史與書法的變革。公元589年隋文帝滅陳,統一南北,結束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隋統一後,南北書風自然在生活實踐中發生著各種各樣的碰撞與融合,逐漸從南北朝的書體蛻變出來的隋代書風,隸意漸漸退去,楷書藝術的法度與規範則越來越清晰與明確。今天我們從存世的隋代碑刻、墓誌、造像題記中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這一點。也因此,而使隋代書風具有了上承北朝遺韻,下啟三唐(初唐盛唐晚唐)嚴謹規範局面的特點。

隋代立國較短,僅三十七年,相比前朝碑刻數量較少,大家較熟悉的有【董美人墓誌】、【蘇孝慈墓誌】、【龍藏寺碑】、【姬氏誌】、【賀諾誼碑】、【尉富娘誌】等刻石。清楊守敬曾言:「隋統一南北,其書法已有整齊氣象,已開虞(世南)褚(遂良)之先聲。」可見隋代碑刻對初唐書風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宋人趙明誠【金石錄】所記載的隋代碑刻七十五通左右,【大隋秘丹墓誌】因為出土較晚,未曾見有著錄。從書法的風格上來比較,【大隋秘丹墓誌】筆法更隨意自然,靈動樸茂,點畫凝厚而不失瀟灑,字與字之間錯落有致,收放自如而不失法度。誌石中的「望」、「深」、「後」、「低」、「徒」為常見異體字別字,「深」字與隋郭王墓誌的「深」字同,「後」字和【造龍華碑】的「後」字同,「望」字和隋【楊德墓誌】的「望」字同,「低」字與齊【宋買造像】中的「低」字同,「徒」字與魏【比丘僧智造像】中的「徒」字同。另外「春秋廿十八」中的十字第二筆豎畫做撇狀,處理得靈動大膽,也是其它碑誌中不多見的。

由此可以窺知【秘丹墓誌】的書丹者有很深的對漢字字形的把控駕馭能力,墓誌書法從整體來看已脫離北朝書風,用筆外方內圓,勁力內含且不露聲色,誌石布局瀟散朗潤,率意自然,只有反復觀看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所在。今將墨香閣藏三家題跋整拓本和秋碧堂藏冊頁本提供給大家欣賞。

【隋秘丹墓誌】釋文

長公諱丹,字君卿,常山行唐人也。南陽市掾,役使神靈,西蜀尚書,模楷朝廷。祖顯,蔡陽縣令。父悅,明威將軍。長公器悟苞雅,腹度淵弘,孝敬自天,友乎率性。年十六任縣學生,一覽無遺,三冬足用。學遭格廢,徵任長司,流芳弱冠,播美朝伍。若空深達,三寶用崇,冀享遐年,以垂千載。豈意崐山縱火,玉石無分,上苑逄霜,芝蘭先及。春秋廿十八卒於裏第,粵以大業二年十一月十日庚申,葬於望亭鄉龍陽裏之墓。後因崇阜, 左帶洪流,蔔宅於茲,實為形勝,將恐陵夷谷易,物事人非,鐫石壤陰,式昭不朽,乃為銘曰:姬水啟源,太山分社,汶陽受邑,庲口錫馬,禮義雲凝,文詞河瀉。其一。風揚葉鼓,霜蕙心低,寒川屢咽,離禽亂啼。徒驚玉狗,空叫金雞,幾時年月,神鳥墳棲。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