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蘇軾【水調歌頭】:緣何成為中秋詩詞的無可超越之絕唱?

2024-09-17國風

中秋佳節之際,賞月吃月餅,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相信大多數人一看中秋的月亮,馬上就會想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中國文人寫中秋的詩詞很多,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蘇軾的【水調歌頭】。我們也很幸運,因為有蘇軾,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魅力。

水調歌頭

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詠月詞,表達了詞人豪邁、寬廣的氣度與胸懷,詠月中帶著對人間的追憶與懷念,以景喻情,以情寄思。

先看看這首詞寫作背景。

詞中序言,很清楚說明了時間。「 丙辰中秋 」指的是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也是他通判密州(今山東諸城)的第二年。( 這之前4年是杭州通判,這期間他協助知州陳襄對李泌六井和沈公井等水利系統進行了修浚,為後來他到杭州做知州疏浚西湖、修築蘇堤埋下伏筆 )。這個時期,蘇轍任齊州(今濟南)掌書記,輔佐知州抗旱救饑。蘇軾密州期間,也參與滅蝗蟲運動、並為人民減賦稅,還築造了「超然台」。

蘇軾自熙寧四年(1071年)赴杭州任途中,和弟弟蘇轍分別於潁州後,兩人再未見過面。熙寧七年(1074年),他罷杭州任,請求調往北方,就是為了同擔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掌書記的弟弟蘇轍更近一點。朝廷批準了他的請求。誰想,密州、齊州相距不遠,但兩年多來,兄弟兩人仍無法相見。因而在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之夜,蘇軾和朋友在山東密州的超然台上開懷暢飲,喝得酩酊大醉。遇此佳節,和弟弟相距很近,手足骨肉,不能團聚,對久別弟弟的懷念、政治上的失意等因素加起來,促使蘇軾在中秋夜對月抒懷,寫下這千古名篇。

想象一下,此年蘇軾 41 歲,父母都已經離去,正在遭遇他中年危機,他人生至親只有那幾位了。和弟弟感情又很好,那麽近,又那麽的遠,和陌生的朋友可以暢飲達旦,但終究不能與弟弟見面,那種反差與惆悵哪裏有答案呢?

現在逐句從這首詞分析,走進這段千年前新路歷程。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夜,蘇軾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寫下這首【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呢?生活中沒有人能告訴他,於是他問青天。

這裏一問,讓我們想到屈原的【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想起了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 」。

在人生的低谷時期,疑問往往如潮水般湧來;在這裏,我們同樣能夠深切地體會到那份失落與迷茫交織的濃郁情緒。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 李白是喝酒中產生疑問,停下來去問。總體語氣是舒緩。

而蘇軾把青天當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可以從中感受到他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詩人想象中今天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因而他很想去看一看。把對於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引出下一句。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自己把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有「乘風歸去」之想。註意「 」字。似乎說他本不屬於這個人間,他應該歸去。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裏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

從賀知章起,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在這裏也設想自己是前生是月中之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 歸去 」,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裏當成自己的歸宿了。

蘇軾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可能是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他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

蘇軾的好多作品中有類似思想。例如【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 瓊樓玉宇 」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裏高寒難耐,不可久居。他似乎是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來個通俗的解釋,比如一個人感覺生活很痛苦,但有了輕生的念頭,有回想到「好死不如賴活」,然後有回歸了生活理由。

這一轉折,寫出他既留戀人間又向往天上的 矛盾心理 。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他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現在我們都知道蘇軾是熱愛生活的人,結合他一系列遭遇,也許只有他那種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誌向,才能開啟一種曠達的作風。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 清影 」,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李白在【月下獨酌】中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是他一個人獨舞,月亮在看著他。而蘇軾則是和月亮一起跳舞。

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的清影為伴。詞人從幻想上天,到這裏又回到熱愛人間。從「 我欲 」到「 又恐 」至「 何似 」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內心情感的波瀾起伏。

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 」是毫無疑問的肯定。如王國維所言,蘇軾是能夠「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 」的詩人,這句詞就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的這種境界。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月光悄悄溜過那些朱紅的樓閣,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了我身上,讓我整夜都睡不著。這裏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到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致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 無眠 」也是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為啥不能團圓呢?他開始無理地埋怨明月說:「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麽怨恨吧,為什麽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 」。其中之意,你這種表現,不是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嗎?

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此處詞人筆鋒一轉,又為明月開脫:「人嘛,總會有悲歡離合,月亮也一樣,有陰晴圓缺。她有時候會被烏雲遮住,有時候不那麽圓,也有自己的遺憾。從古至今,這世上就很少有完美無缺的事情。」

這三句從 、從 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他前面的疑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

這裏為月亮開脫,實質是他心理的辯證法。他在各種糾結和消極中,回到樂觀的生活中。同時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候,人也有相聚之時,所以希望還是有的。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 。「 嬋娟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孟郊的【嬋娟篇】中,詩句為:「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 。」詩中「嬋娟」用來形容花和竹的優美姿態。後來「嬋娟」也被用來形容美女、美好的事物,或者指代月亮,尤其是明月。所以這裏的「嬋娟」是美好的樣子,也是說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共明月 」還是一個典故。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裏兮共明月 。」

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麽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裏也還可以透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 「但願人長久 」,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裏共嬋娟 」,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是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

在整篇結合起來看,從開篇之始,橫空出世,是大醉的他自己。通篇一氣呵成, 他的心境,他的感慨,他的憂郁,他的期待 ,全在這首詞中表達出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們讀到的是他的 神往和憧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我們讀到他的 遐思和凝想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我們讀到他的 遺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讀到的是他的他的 悲嘆

「此事古難全」,讀到的是他的 自慰和寬解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是 永遠的樂觀主義精神

全詞以詠月為中心,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從「 歸去 」與獨舞「 人間 」,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也有從困惑到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態度,以及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

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宋人 胡仔 對其評價極高,認為「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 苕溪漁隱叢話 】)。也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

今天讀這首詞,不僅要領悟詩意美妙和高深韻味,同時應該學蘇軾成為生活的強者,讓熱愛生活成為我們的一種本能。

註:這首詞的內涵豐富,涵蓋了諸多情感和主題,比如兄弟間的血脈親情、孤獨與自在的切換、掙紮後的釋懷,以及從個體情感到普遍共鳴的過渡。只可惜篇幅有限,無法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