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值得再三品味
順德水鄉畫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長期熏陶和浸潤,更體現了水鄉的安寧富足和資源豐茂,地域條件優越與人文基礎的深厚。順德水鄉畫起源於何時?當前面臨的現狀如何?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回顧和探討的問題。
■春水人家 葉其嘉
1 水鄉畫的出現是嶺南畫派的發展和延續
從現有資料看,最早以嶺南水鄉景物題材入畫的,我們看到黎雄才創作於1932年的【瀟湘夜雨】、創作於1943年的【蓉湖月色】、創作於1961年的【廣州郊區一景】;關山月作於1960年的【南國水鄉】、創作於1962年【榕蔭曲】【春江水暖】【瑞鶴圖】;林豐俗創作於1972年的【公社假日】【石谷新田】、創作於1979年的【大地回春】以及麥國雄、王維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創作的【水巷】【水鄉金秋】等作品。上述諸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現了華南地區,尤其是珠三角水鄉的人文風情,從而使傳統的山水畫題材從名山大川擴充套件到平凡而親切的鄉村生活。可以說,這便是後來順德水鄉畫之所以能誕生和發展的先導和藍本。也由於上述作品的多位作者都與嶺南畫派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師承關系,因此,也可以說,水鄉畫的出現和水鄉畫派的形成實質上也是嶺南畫派的發展和延續。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順德容桂一班年齡相仿的青年畫家,懷著對家鄉田園風物的特殊興趣,有意識地發掘和提煉出水鄉風物中典型的物象,並且在技法表現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造,一時間,大批的水鄉畫走進省城,走向全國,走出海外。水鄉畫由此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註。海內外有識之士對此種鄉土味十足的畫風和作者群體譽之水鄉畫派。
對於水鄉畫的異軍突起,業內研究人員關註了幾個有趣的問題:一是為什麽順德容桂這麽小的地方有這麽多青年在自發地畫這種帶有濃烈鄉土味的畫?二是為什麽這些人大都沒接受過學院的正規訓練而能畫出這些情景交融的畫?三是這些畫雖然技法上並不成熟但卻很有創新精神?很多論者從不同角度對上述問題作了很多方面的探討和論證,雖然不乏中肯和難得的見地,但大多數都未能將其當作一種現象而認為只是個案去分析,亦未與嶺南文化的淵源、文化意識的覺醒以及經濟發展等因素加以綜合觀照和思考,僅僅認為,水鄉畫之所以取得一定的知名度,是由於水鄉畫的出現是在當時畫壇頗為沈寂的情況下,占了個好的時機而顯得非常矚目。這當然是未能講清其中的本質問題,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失之偏頗。
任何畫派的形成,都必定有其特定的社會環境和人文因素。當年嶺南畫派的出現,是在「復古成風」了無生氣的畫壇打出「筆墨當隨時代」的旗幟,反對閉門造車,反對對身邊事漠不關心。而順德水鄉畫的誕生,是與改革開放息息相關,改革的清風使他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快喜悅,各行各業都煥發出無窮生機和創造力。
2 水鄉畫首先要解決「立意」問題
水鄉畫從上世紀80年代的初步形成發展到今天,經過了四十多個春秋,其中有過追摹自然的沖動,有過理性觀照和整合自然景觀的描寫,更有過藝術地表現心中詩情的嘗試。也就是說水鄉畫基本上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探索階段:
其一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以1983年第一次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彩筆鄉情畫展」為標誌,大致可以稱之為初創階段。這段時間參與創作的骨幹作者有十多位,作品反映的內容物件比較直觀,作品制作總體比較粗糙,但明顯地透現出一股生氣,也很富於創造意識。一部份作品用現代眼光看也有其一定的學術價值。
其二是上世紀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是屬於發展、鞏固階段,作者隊伍不斷擴大,一些作者探索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一些作者的作品已是慢慢趨向成熟,顯示出對形式語言的自覺。
其三是90年代中到現在,是屬於積累和多元發展的階段。從發展速度而言,這一階段不如上一階段之縱向發展來得快,但顯示出更加穩健,向更寬廣的角度、更加理性的橫向發展而形成多種面貌。
如果說,水鄉畫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基本上形成一定的風格特征和技法形式,那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從氣質面貌上看,大部份的水鄉畫都偏於清秀靈巧,近似宋詞中婉約一派,少見雄強勁健如蘇東坡的豪邁一格,筆酣墨暢的發揮不多,小情小景的居多,大場面、大氣勢的少見。習慣於寫實而虛擬的表現不夠,工整細致有余,率意概括精練的不多……也許,這既是目前水鄉畫的特色同時又可能制約水鄉畫的發展與提高。
從形式上看,裝飾性在水鄉畫中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就創作者而言,可以習慣性地地運用裝飾手法,使畫面無論局部和整體都很容易地透現出一種裝飾唯美的效果。我認為,裝飾性從形而上來說是一種審美,怎樣把握好裝飾的「度」是頗值得探討的。過於強調裝飾,勢必削弱物象本體自然生動的內容,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靠向規律化、秩序化甚至墜向公式化的工藝裝飾;相反,一味反對裝飾,為求原始的自然野性也容易流於自然主義和缺乏美感。
從表現技法上看,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個類別。一類是以借鑒傳統筆墨為旨向的,包括對繼承傳統中有所發展的近現代各家各派的黃賓虹、李可染、傅抱石、陸儼少、錢松巖、關山月、黎雄才等的技法經驗加以總結吸收學習,並為我所用表現於客觀現實的鄉村美景。另一類則是以西方水彩的色、光、水影畫法結合中國畫的構圖造型加上工筆畫的勾染,形成一種中西結合的新語言以表現理想的家園。
在視象方面,水鄉畫多見滿而實的構圖,亦比較多地依賴於客觀景象的再現式描寫,因此讓觀眾產生聯想的余地不夠多,境界也難開闊。水鄉畫怎樣從形而下的純客觀寫景過渡到形而上的意象表現,是一個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課題。在這裏,我認為首先要解決一個「立意」的問題,也就是說,在畫某幅畫需要某個形象、景物之前,先要明晰表達一種什麽樣的意思,是什麽樣的意象?然後,根據立意之所需意象之所求、或取或舍、或大或小、或虛或實、或宏觀或微觀、或具象或抽象、或直露或含蓄、或憶古或思今等,這樣方有所依歸而不會成為毫無追求的畫面和技法的重復。
3 開拓出有嶄新內涵和獨特意味的水鄉畫
統觀大多數的水鄉畫,一個很突出的特點是濃厚的「懷舊」情結,如何將這「懷舊」情結融入於現代審美中,也是頗具研究價值的。
毋庸諱言,迄今為止,水鄉畫描寫的物件多以古舊的物件居多,筆者並不認為描寫了古舊物件便不妥,其實古舊也是一種美,客觀生活也確實深深蘊藉著此種氛圍。
但是,水鄉畫是否沒有了「古舊」便不成水鄉畫呢?非也。「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是舊的,燕子是世代在這生息繁衍,原屬高貴,但終於還是要飛出去,飛入尋常百姓家,甚至飛入現代百姓家,這便有了新感覺,新的內容,新的境界。依據此一原理,我們的水鄉畫創作完全可以將現代人的審美理想、趣味、現代人對現實生活的生存空間、人文景觀、環境最佳化等等的關懷引入到水鄉畫的建構中,以開拓出有嶄新內涵和獨特意味的水鄉畫作品。
在表現技藝上,我們不單要有寫實的能力,還要有寫虛,寫得似與不似的能力。我們不但需要工筆,還需要半工筆、大寫意、超寫實的、抽象的、半抽象的……都可根據立意的不同,相應采用不同的表現方法,以達至立意、意象與形式技法的渾然一體。
嶺南畫派的優良傳統之一,是提倡「寫生」。寫生的積極意義在於對那些創作者長期足不出戶或長期墨守成規,滿足於對前人或今人畫稿的摹襲而陳陳相因,從不對實物進行觀察去創造自己畫稿的現象而言的。當然,寫生的優點和作用也遠不止於此。我們也不應狹義地理解寫生,寫生的目的既在於理解生活,加深對物象的觀察了解,起到練眼又練手的作用,同時又為創作積累素材和感受。從這一層面上講,當場對著物象構圖、取象、塑形、賦色是寫生,當場沒有條件動筆,而對物象進行認真觀察,運用目識心記的方法,回家後根據現場感受默寫出來,我以為都屬於寫生。如果說有所不同,則前者比較直接,後者強調心象。對於目前順德水鄉畫的創作現狀而言,缺乏的不是直接的寫生,而是「心象」。當然,在這裏我並非否定直接寫生的必要性,而是鑒於很多作品滿足於描寫眼前景,對客觀物件、景物、環境欠缺總體性的認識和把握,並且也忽略對客觀物件作必要的剪裁、想象,只局限於或滿足於寫景而寫景,失去為表達詩意而造境的手段。
4 與傳統中國畫保持一致性以體現文脈的源流
順德水鄉畫誕生四十多年,其影響所及且不論省外是何等狀況,單論省內應該是廣為人知的了。而且,歷年來很多地區的很多作品也相繼出現不少類似「水鄉風情」式的田園水鄉畫範式。這對於繁榮美術,建設文化強省無疑是大好事。然而,從水鄉畫的發展而言,特別是順德水鄉畫作為發祥地和先行者,不能不說是一種挑戰和考驗。如何使順德水鄉畫在眾多追隨者中保持長盛不衰,繼續堅守自己特色並能夠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所有順德水鄉畫作者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我認為,順德水鄉畫要想突圍而出並繼續保持領跑,必需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將水鄉畫放到中國山水畫這個大觀念大範圍去考量,吸收借鑒山水畫的章法、形式以及虛實相生相發的原理,在筆墨語言上盡量與傳統中國畫保持一致性以體現文脈的源流,彰顯水鄉畫之脫胎於傳統山水畫其實也是從傳統中發展而來,其淵源是有根可尋的。二是不要過多並生硬地拿「水鄉」這個客觀物象作為籌碼和王牌去顯擺自己的特色,而是要按藝術的規律充分發揮每一位作者的聰明才智,在構思經營上努力做到想人所不想,能人所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在客觀物件面前,不是被動的接受和抄摹,而是主動地發揮各自「格物」的特色個性,讓眼前景與心中情有機地結合,從而再造出一個更趨理想的富於內涵之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很值得我們再三品味的古訓。當然,除了上述所講之外,水鄉畫需要具備相當高強的獨立於人的形式技巧也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如果說,上世紀八十年代順德水鄉畫誕生發展是一次革新的話,那麽,發展了四十多年後的水鄉畫如何能夠保持應有的活力使之走向成熟則可以稱作二次革新,這既需要各級政府的關心扶持,社會各界的繼續幫助,更有待於水鄉畫的創作者不斷的學習,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使水鄉畫創作既從廣度上廣泛借鑒古今中外藝術的優良元素,為我所用,又從深度上使作品有思想、有寄寓、有追求,並從理論體系上加以總結整理,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聯想起來,從而激發並推動新一輪的發展。
■葉其嘉 順德田園國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