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3900字。
唐詩冠絕天下,公認唐朝三大詩人是李杜白。
那麽,與唐詩並稱於世的宋詞,千百年來,也湧現出了無數偉大的詞人。
尤其是在宋朝,是詞創作的額巔峰時期。
高佑釲在【陳其年湖海樓詞序】參照顧鹹三語評價道:「宋各家詞最盛,體非一格,蘇、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嫵媚風流,判然分途,各極其妙。」
那麽,在「蘇辛」萬丈光芒之下,誰能與其二人日月爭輝呢?
有人說是「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的白衣卿相柳永?
有人說是「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的詞國皇後李清照?
那麽,到底柳永和李清照誰才能更勝一籌,與蘇辛齊名,同列宋詞三大詞人呢?
一、「詞」創作整體成就對比
1.1 柳永是「婉約派」詞的集大成者。
在柳永之前,「婉約派」之詞先出【花間集】,趙崇祚編選的這部【花間集】是晚唐至五代詞的總集,選錄了以溫庭鈞為首,皇甫松、韋莊等十八家詞作共五百首。
【花間集】多反映君臣花間尊前宴享娛樂的生活,風格偏於濃艷華麗。其中也有很多描寫南方風土人情之作,語言優美的佳作。
還有就是李煜、晏殊等人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
所以,柳永之前的「婉約派」詞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遠,都是王公貴族的享樂生活和文人士大夫的旖旎生活。
真正到了柳永,才對詞做了第一次的全面革新。
首先,柳永在形式上改革創新。 他一改前期以小令為主的宋詞,發揚了長調,還增加了很多自創的新調,正如李清照評價道:「變舊聲作新聲」;
第二,柳永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詞的內容範圍。 他大力創作市井新聲,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表現內心真實熾熱的情感,同時大量運用俚言俗語來作為「新聲」「新音」,開創了「俚俗詞派」。
柳永還善用華麗辭藻極力鋪陳,以其描寫風土人情和城鎮生活。
柳永的詠物詞對詠物傳統有明顯突破。 在內容上不只是單純的借情思詠物,在形式上也引入了慢詞特征。
二十歲時,柳永作【望海潮·東南形勝】詞,此詞一出,即廣為傳誦,柳永名聲大噪。其中以「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為千古絕句。傳說金主完顏亮讀到此詞,,投鞭渡江,揮師南下,金、宋大戰再次爆發;
二十六歲時,柳永初試落第,憤慨之下作【鶴沖天·黃金榜上】,也正是因為這首詞中的名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幾乎改變了自己一生。
四十一歲時,柳永第四次落第,憤而離京,又與情人離別,寫下了【雨霖鈴·寒蟬淒切】一詞,奠定了自己當世詞人大家的身份。其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千古絕唱。
四十八歲時,柳永在關中一帶漫遊,寫下了【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少年遊 長安古道馬遲遲】等詞。其中「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是千古佳句。
四十九歲時,柳永在渭南一帶漫遊,寫下了【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詞。其中,「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千古名句。
在此之間,柳永還創作了【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等詞,其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被王國維稱為人生三大境界中的第一重境界。
……
黃裳在【演山集】評價道:「予觀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氣象,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 是時予方為兒,猶想見其俗,歡聲和氣,洋溢道路之間,動植鹹若。令人歌柳詞,聞其聲,聽其詞,如丁斯時,使人慨然有感。嗚呼,太平氣象,柳能一寫於樂章,所謂詞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廢耶。」
晁補之在【侯鯖錄】評價道:「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聲甘州】雲:「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真唐人語,不減唐人高處矣。」
陳師道在【後山詩話】評價道:「柳三變遊東都南、北巷,作新樂府,骫骳從俗,天下詠之。」
李清照在【詞論】評價道:「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張端義在【貴耳集】評價道:「項平齋所訓‘學詩當學杜詩,學詞當學柳詞 ’,扣其所雲,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
圖1 柳永
1.2 李清照,「婉約派」詞人代表,自成一派「易安體」
李清照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的李格非。
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裏,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所以才華過人,「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誌】),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晁補之的大力稱贊。
她與柳永差半個時代,也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人稱「易安詞」、「漱玉詞」。
十六歲時,李清照就寫出了【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堯山堂外紀】)。」
十七歲到二十三歲左右,李清照就寫出了【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其中「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驚艷了無數少女。
十八歲時,李清照寫出了【點絳唇.蹴罷秋千】,「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寫出了無數少女嬌羞。
十九歲時,時屆重九佳節,李清照就寫出了【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其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千古絕唱。
二十二歲左右,李清照與趙明誠長時間別離,寫出了【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其中「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千古絕唱。
李清照後期的作品,作於南渡以後,寫出了【聲聲慢·尋尋覓覓】,其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為千古贊嘆。
朱彧在【萍洲可談】評價道:「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 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詩之典贍。無愧於古之作者;詞尤婉麗,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見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
王灼在【碧雞漫誌】評價道:「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 」
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評價道:「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
朱熹在【朱子語類】評價道:「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
楊慎在【詞品】評價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山谷所謂‘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沈謙在【填詞雜說】評價道:「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 」
圖2 李清照
二、意境及創作理論對比評價
2.1 意境
柳永和李清照的意境不應該高估,但是兩人對詞境的開拓都有很大的貢獻。
唐五代的閨怨詞,女性抒情主人公是類別化的。而柳永筆下一改唐五代詞中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女性形象,大多敢怨、敢怒、敢言和敢愛,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生活氣息。唐五代時期典雅溫柔的思戀詞,到了柳永手中,也發生大振幅的轉變。
柳永及時利用慢詞的形式,吸取了民間的口語,豐富了詞的語言,恢復了詞的生命。他的羈旅行役詞,把白話與雅詞成功揉合,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應
柳永的詞更多的是在煙花柳巷和街巷,反映的是文人煙花女子,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還有天涯羈旅的遊子心情。
如:「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如:「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如:「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些都是淒冷到極致的意境。
李清照的詞分兩個時期,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2.2 文學創作理論
柳永熔融民間詞與士大夫詞、焊接小令與慢曲,豐富了詞調,發展了詞體,是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
但是,柳永並沒有專門的文學創作理論問世。
李清照在早年還寫過一篇【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說法,是宋代的重要詞論,也成為她詞創作的理論依據。
但是,關於李清照的【詞論】,歷來被眾人貶斥較多。
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評價道: "易安歷評諸公歌詞,皆摘其短,無一免者。此論未公,事不憑也。其意蓋自謂能擅其長,以樂府名家者。 "
李長之在【李清照論】評價李清照在【詞論】中對五代以來重要詞人創作一概予以否定,表現出其個性的 "狹小與尖刻","不能容納別人,不能欣賞別人,不能同情別人"。"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虛"。
所以,李清照的【詞論】也並不是優秀的文學創作理論,只是基於自己優勢,貶低他人的個人之言而已。
三、對後世的影響對比
柳永在中國詞和曲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婉約派」詞的集大成者,都後人有無法估量的巨大影響力。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說「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學柳耆卿,則學曹元寵」;又說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禮、萬俟詠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從柳氏來」。
即使是蘇軾、黃庭堅、秦觀、李清照、姜夔、周邦彥等著名詞人,也無不受惠於柳永。
柳永其詞尤其是其俗詞,對宋金以降曲的發展興盛影響很大,甚至後世有人將其推尊為「曲祖」,如明末清初的李漁即言「柳七詞多,堪稱曲祖」。
李清照詞的風格以婉約為主,屹然為一大宗,人稱「婉約詞宗」。
她的詞在群花爭艷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詞作自成一體,表明已形成鮮明的個性風神。
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
李清照南渡後的詞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後政治上的風險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慘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詞作一變早年的清麗、明快,而充滿了淒涼、低沈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
所以,筆者認為無論從整體成就,還是創作意境,還是對後世的影響來看,都是柳永遠遠高於李清照,柳永應該與「蘇辛」並列為宋詞三大詞人。
圖3 十裏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