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如果你喜歡讀【道德經】,不妨看一看這篇長文

2024-03-29國風

——本文大約21000字——

關於【道德經】的個人解讀,已經寫了十數篇,全文白話也整合了一遍,但是總覺差點意思。初始,貌似懂了,於是信口開河,再讀,又覺恍惚,又讀,似茫茫宇宙深不可測。在【莊子. 知北遊】中,莊子說:道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稊稗,在瓦壁,在屎溺 。那麽,我的理解角度就從最初的高大上轉移到凡人世俗當中。

縱觀眾多大家對【道德經】的解讀,要麽是「治國用兵平天下」,要麽是「脫俗出世成仙家」,要麽是「輕今重古析字義」,立意深遠而高大,用深奧晦澀去解讀玄幻莫測,卻未曾見有人將其致於莊子所說的角度解讀一番。這也是我最開始讀【道德經】的方法。

直到開始迷茫,裹足不前,故而另辟蹊徑,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嘗試用盡可能白話的現代語言和思維方式去解讀,讓它讀起來比較上口,邏輯盡量通俗,即使沒有多少國學底蘊也可以看的懂。然後以此為開門磚,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從而提升對國學文化的興趣,不會因為原文的晦澀難懂、其它譯本的深奧復雜而止步不前。

再次重申一下,我的文章僅是個人理解,並無嘩眾取寵之心,亦無班門弄斧之意。就好比面對一個不知道怎麽瘦下去的胖子,我能做的只是告訴他:管住嘴、邁開腿。至於怎樣去管住嘴,怎麽讓自己邁開腿,就需要他自己在實踐中不斷驗證,當他有所收獲,並享受瘦下來的過程之後,他自己就會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方式。

在【遙遠的救世主】一書中,芮小丹面對丁元英的開導說: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道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本文以中華書局2010年版為原本的【道德經】而不是帛書【德道經】。

這個聲明實在是無奈之舉,其實只要自己能悟出點什麽,並以此改變自己,道德還是德道有什麽區別呢?簡單用美醜並不能讓你了解一個人的本質,糾結在文字層面並不會讓你更快的找到真理。

全文不拘於一字一義,不駁斥前人解讀,結合現代心理學,通篇直譯,近似戲說,無憑無據,權當笑談。由於是以螻蟻瓦壁的視角解讀,普羅大眾裏最為普通的一員,加之個人文化水平有限,難免會偏之一隅,讓人貽笑大方。

笑臉相迎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以此!

有人說,道德經是一本治國用兵的書;有人說,道德經是一本修身處世的書;也有人說,道德經是一本羽化成仙的書;還有人說它是一本養生保健的書……

假設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那麽【道德經】就不可能流傳如此之久遠,影響如此之廣泛,縱觀歷史,那些專業性質的書籍最終都會銷聲匿跡。

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把【道德經】定位在這些狹隘的觀點之上,顯然無法從自身出發去理解【道德經】的智慧,更不能用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為將它放在任何地方都能講的通,就像有生就有死、有明就有暗一樣。

因此,【道德經】絕不是特指用來幹什麽的書,而是包羅萬象,世間事物難出其右的經典之作。因此,你可以拿它治國用兵,也可以用它修身養生,至於能否成仙,則看個人如何理解了,如果因它而活得自在,未嘗不可視作身處仙境。

如果承認自己是普通人,那麽就把【道德經】當成一本專門寫給普通人看的書。以此為切入點,就可以打破書中一些名詞的光環,讓其中的智慧下沈到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層面。

以我的感受而言,它首先應該是一本修養身心的書。

為什麽這樣說?

佛經有「凡所有相,皆為虛妄,以及境由心生」的說法。那麽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無論是治國、用兵、修仙,還是其它內容,都不過是一種相,是虛幻中的不同映像,而決定這些映像重要程度的基礎是人,如果這個基礎不夠牢固的話,那麽這些映像就會扭曲變形。由此,我覺得【道德經】首要的作用是修養身心,其次再用來治國用兵平天下,它們是地基與上層建築的關系。一個只知道給你魚,卻不教你釣魚的人,不會流芳百世,他很快就會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

那麽,普通人怎麽入手更容易深入其中呢?

從淺顯處深入。

比如文中的很多詞匯:聖人、王、君、國、天下、民、我、侯王等。

聖人,可以簡單的理解成「一個善良、道德、有能力、有覺悟的好人」;王和君,可以理解成「主宰你命運的那個真正的自己」;國和天下,可以理解成「你的人生或者生命」;民,可以理解成「迷失的自我」;而我,則可以理解成「自我感或存在感」;侯王,可以理解成在社會中擁有資源的人。

當我們依照這樣的邏輯去看時,那些隱晦枯燥的內容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

我無為,而民自化

——不從外部尋找自我感,那個真正的自己就會現身;

我好靜,而民自正

——清心寡欲,我們自然就會沿正道前進;

我無事,而民自富

——不貪心,自然知足;

我無欲,而民自樸

——減少欲望,自然會返璞歸真;

我無情,而民自清

——控制情緒,自然會清醒通透。

再如: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盲目跟風,就不會喪失自我;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貪圖名利,就不會心生貪念。

再如:

治大國,若烹小鮮

——要想經營好自己的一生,不是非要從轟轟烈烈的大事開始,而是要像烹飪小魚小蝦一樣,再小的事也要用心去做,避免反復折騰。

再如: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人生之所以找不到方向,是因為想的太多。用這種自以為是的聰明經營人生,只會偷走你的夢想和快樂;放棄這種自以為是狀態,用內心來感受生活,人生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

再如:

小國寡民

——減少理想人生的內容,放棄不必要的追求。

再如: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一個有覺悟的人只會為生命服務,而不是為了欲望生存。

又如: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理解萬物生死迴圈的規律,就能做到包容一切;能做到包容一切,就能做到大公無私;能做到大公無私,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能主宰自己人生的人,就像主宰萬物的上天一樣;天就是道的化身,道無始無終;這樣的人就是死去,他的精神也會像道一樣永存。

當然,在文中這幾個詞還有不同的用途,但是大多都用在舉例佐證上,並不難分辨。

以上面的角度為基礎,再去看全文,就會形成一個大概的脈絡:

一、什麽是道

二、道的大致形態

三、什麽是天地之道

四、什麽是人之道

五、什麽是聖人之道

六、我們為何失道

七、失道的危害

八、得道的好處

九、什麽是德

十、德與道的關系

十一、物與德的關系

誠然,這只是本人的邏輯,但是,無論你的邏輯如何建立,貫通之後都會發現,【道德經】絕對是一篇有史以來觀點最嚴謹、論據最充分的議論文;是一本詳實可信、易於操作的心理學實操手冊;是一部包羅萬象、無所不能的教科書;是一本幫你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方法論!

可以這樣說,當你能夠將其中的方法套用到生活中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開始修行了;當你不再有任何問題的時候的時候,你就得道了……

順著上面的脈絡你會發現,【道德經】並不晦澀難懂。

這個「懂」,不是明白,也不是理解,而是一種內在的體悟,你可能在讀到某些地方會心一笑,好像什麽都懂了,卻總是無法用語言把這種喜悅描述出來。

這個「懂」,不是在墻上掛一幅「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那麽膚淺,而是清楚地知道了怎樣做才能向善、怎樣做才能厚德、怎樣做才能得道。

這個「懂」,不是解讀出什麽高深的理論,而是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知道文中什麽是觀點,什麽是論據,什麽是方法,什麽是借喻。

這個「懂」,不是證明了它是一本用來做什麽的書,而是從自身出發,利用它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許多人都希望透過讀【道德經】來掌握規律,以便未雨綢繆,逢兇化吉。這是一個可以實作的夢想,又是一個難以實作的幻想。實作與否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徹底的放下曾經的「自我」,而這個「自我」就是人道的基礎。

書中用很大的篇幅描寫和論證規律的存在,以及發現規律的方法。在文中,老子明確地指出了解規律最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

為什麽這句話是了解規律的方法?

因為老子在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為什麽我可以盡知天下事呢?就是因為如此。

對於很多人來說,試圖掌握規律的目的是為了先人一步,避免被動,就好比希望了解他人一樣。

怎樣才能了解他人?

就事實而言,這是很難做到的。通常情況下,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了一個人時,其實只是透過表面現象加上自我想象的自以為是罷了。

為什麽這樣說?

在生活中,兩個人之間的交流並非只有兩個向度,而是有許多。它至少包括:你、你認為的自己;他、他認為的他;你認為他認為的你,他認為你認為的他。這些向度又會不時出現彼此交錯、互換角色的變化。

所以,這兩個人之間的交流究竟是建立在哪個向度呢?這種情況下能否產生真正的交流呢?彼此之間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呢?

如何打破這個困境?

簡單來說,就是從自身找原因,復雜點說,就是先去真正的了解自己。從自身找原因,並不是說要將責任推給自己,而是觀察自己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是怎樣了解這個世界的。只有了解了自己,才有可能了解他人。

為什麽?

因為或許人與人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出身、性別、相貌、性格,但是卻在更深的地方有著相同的本質。

比如,我們都擁有生命、都會死去;比如,我們學到的經驗教訓都來自前人教導以及環境熏陶,甚至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雖然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多新鮮事兒,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不過是重復著向前發展罷了。

在此處尤為重要的一個共同點是:我們都在接受同一種模式的教育,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邏輯,在模式都是一樣的。

這個模式可以稱之為「思想」。

因此說,了解自己就是了解別人的最佳途徑。

這句話有一個比較容易混淆的邏輯:它不是說你認為他人怎麽想,那麽他就如你所想。而是透過了解自己想法產生的過程認出一種思維模式,由於共同的文化熏陶,只要認出這個模式,那麽他人的思想也很難跳出這個模式。

先從自己的情緒入手,繼而去了解自己的思想,再看清自己思想的醞釀和產生過程,最後讓自己從對思想尋找自我感的習慣中解放出來。

這種方式讓自己了解他人的原理是什麽呢?

性格是思想的產物,對思想認同的程度決定了性格的頑固程度,別人如此,你也如此,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這就是所謂的「一樣的模式」。

當你因為了解了自己的思想是如何被制造出來之後,並因此解脫了對思想的認同,不再被自己的思想束縛,那麽你就能夠以獨立、理智的視角透過別人的言行,按照那個模式去了解他人的內心。

這就是以身觀身的表面意思。

現代商業模式的成功,就是充分利用了這種共同的思維模式,任何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需要建立在對人性的了解和把握之上。當然,被割韭菜也是因為意識不到自己已陷在這種固化的這種模式之中。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是每個人又都擁有著自己的世界。

無論把自己的世界稱之為「你眼中的世界」還是「你心中的世界」,你都是它們的主宰。

一個又一個這樣的世界組成了無數個平行世界——你,與他人;你,與事物;你,與思想。雖然你就是你自己世界的主宰,但是從生活感受來說,似乎你並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因為你活得不快樂。

這就是最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從自己身上尋找,找到這個答案,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如此,我們便可以知曉「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為什麽可以讓你把握規律的智慧了。

那麽「以身觀身」的深層意思是什麽呢?

老子對此說:何謂貴大患若驚?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這句話就是對「我,和無我」的辨證解釋。

無身就是無我,「我」就是自我感、存在感,它就是你的思想,它是一切問題的源頭,因此,做到「無我」人生便不再有任何問題。

無我之後還有什麽?

剩下的就是生命本身了,這就是以身觀身的深層含義。

當你能夠感受自己的生命是什麽時,你就能夠感受他人的生命力,最終彼此將會在生命的層面聯接。

真正的交流開始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按理說,人生大事唯有生死,但是我們重心似乎總是圍繞著「得失、有無、利弊、存亡、過去和未來」這些事迴圈往復。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人道,這就是那個「我」最喜歡的東西,這也是思想的大部份內容。

於是乎,所有的事都變成了大事,所有的事都變成了問題。

這就是老子為什麽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的原因。

「道」究竟是個什麽東西,連老子本人都無法完整的描述清楚。

所以他才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這應該是老子對於「道」的切實體悟,是他的真實感受,是一種對「道」的神奇力量的意會。

按理說,意會這個東西,本身是無法言傳的。

因為它就像快感,當你感受過它的時候,自然明白它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但是要讓你用語言和文字把它描述出來,就沒那麽清楚。雖然有很多詞句可以借用,比如:觸電的感覺、全身的毛孔都開啟了、從頭到腳的酥麻……對於同樣體驗過快感的人來說,或許能夠理解你說的是什麽。但是對於沒有體驗過的人來說,恐怕他會一頭霧水:像觸電一樣還那麽向往?有毛病吧!

正因如此,老子才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只有那些對「道」有切實體悟的人才適合坐而論道,因為「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因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只可惜,知音難覓,知己難求,於是乎,老子本想出關快意人生,卻不想被關令尹給攔住了,非要他將自己對「道」的理解用文字記錄下來。

或許關令尹出現的作用就是為了避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自相矛盾吧——這不是我主動說的,是你讓我說的噢……

即便老子找到借口要將自己的體悟用文字表達出來,仍然在開頭強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什麽意思呢?

道本無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雖然不可言傳,但是用已有的文字多少也能牽強附會的描述一下,只是,作為讀者可不能將老子要表達的東西局限在這些文字上,甚至於都不能用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因為它是不可思議的,要去體悟、意會。

當然,對於已經集智慧於一身的老子來說,描述一個不太適用文字描述的東西,要比普通人有著更多精妙的方法。

因為不可思議並不等同於不能思議,即使最終你還是要放下思議。用心跟著他寫的內容,走著走著就能感受到老子體驗到的那種妙不可言!

如果老子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語意解釋【道德經】或許會是這樣的

雖然你不能直接從我的文字中找到「道」,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很多你能理解的接近於「道」的事物、現象、狀態、行為!

比如,天、地、水、聖人等。

它們的表現幾乎就是「道」的表現。

但是你不能只看它們的某一面,而要看到全部,更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有選擇的理解。

比如,天地能夠滋養萬物固然高尚,但是天崩地陷,冷酷無情亦不失「道」之表現。

比如,水之善利萬物而不爭,亦有海天澤國,摧枯拉朽之威力。

比如,聖人之治,既能處無為之事,又能功成而弗居。

雖然透過思考無法理解「道」,但是我可以從你習慣思考的內容中找些能啟發你智慧的東西。

為什麽你會爭?為什麽你會貪?為什麽你的心不靜?為什麽你的心會亂?

讓我給你找找原因——呈強好勝、富貴而驕、貪戀難得之貨、余食贅行、甚愛多藏、自私自利、寵辱若驚,得寸進尺不知足……

為什麽你會做這些違背大道的事情呢?——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道」雖說是萬物之母,作用於自然界的各個角落,但是僅憑這個理論理解起來太過籠統。

那麽就將「道」分成三個部份來解析:」天道、地道、人道」,以此讓我們對「道」有個更直觀的感受。

天之道有什麽表現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不仁,長久,不自生;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以至柔攻至堅;走馬以糞,高抑下舉;損有余而補不足;雖無情,卻常與善人;利‬而‬不‬害‬……

地之道有什麽表現

基本上與天之道相呼應,另有生之畜之,生而不為,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不欲盈;萬物並作;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善下之;可‬小‬可‬大‬,終‬不‬自‬大‬……

人之道有什麽表現

人之道又分「聖人之道」與「常人之道」。

聖人之道 :德、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虛心、實腹、弱誌、強骨;無知無欲,不敢為;不仁;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功遂身退;為腹不為目;愛以身為天下;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豫兮、猶兮、儼兮、渙兮、敦兮、曠兮、混兮;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同於德,同於道;常善救人,常善救物;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去甚、去奢、去泰;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慈、儉、不敢為天下先;自愛,不自貴;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為而不爭……

常人之道 :損不足以奉有余;逞強好勝,富貴而驕;貪戀難得之貨,余食贅行;甚愛多藏,自私自利;寵辱若驚,得寸進尺;‬欲盈‬,‬欲‬得‬,不知足;輕‬諾‬寡‬信‬,舍‬慈‬儉‬而‬爭‬先‬……

老子以抽絲剝繭的耐心,將一幅浩瀚的畫卷濃縮成區區五千言。

這五千言可大,大至無極;可小,小到螻蟻!

將什麽是道,什麽是失道,用看似隱晦,實則高明的手段描述了出來。

你覺的是那麽回事,說出來卻又詞不達意;覺的不是那麽回事,娓娓讀來卻感同身受。他先用嚴謹的邏輯將你牢牢吸引,直到你有意脫離他的文字,然後開始自己的感悟。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到了某個節點,你會突然發現,原來老子的話不過是指月之手,如果一味的糾結在文字中,把精力放在探尋它的古義、爭論它的版本、字句的通假與順序上,並不能促進你對「道」的體悟,相反,只會讓你從一個困境進入另一個困境!

比如常見的爭論有:你的「道」不是「道」,我的「道」才是「道」,或者反之……

讀經誦典看歷史,真正的作用是明智鑒今,汲取教訓。如果只是在古義中較雌雄,而不是古為今用,親歷踐行,那麽讀再多的書也不會對你的人生起到積極的作用。

可以想象,如果你把【道德經】當成幫你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載你渡河的竹筏,老子一定會拂須點頭。若是你想憑此謀略附體、羽化成仙;運籌帷幄、左右逢源;逐名逐利、滿足欲望,那麽只能是白白浪費老子的一片苦心……

【道德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被中外學者譽為有史以來意義最為深遠的靈性教材,將其視為一門必修課而加以研讀。歷史上對其解釋註解的名人和文章不計其數,然而由於註解者所處的朝代、生活背景、思想觀念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對這些註解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道德經】究竟如何定位,如何閱讀,如何理解呢?首先要知道,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明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意識水平。它唯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至於是否能透過它來改變世界,就要看你如何去運用了。

所以,在讀書時,特別是讀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時,一定要結合時事與自身的境況,把其中蘊含的智慧為己所用,而不是人雲亦雲,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別人或許說得對,但是對你來說不一定對,只有你自己覺得對,對你才會起作用。但是,你自己覺得對就一定是對的嗎?所以,我們就要透過讀書以明心智,棄糟粕取精華,使自己逐步走上正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道德經】短短五千言,篇幅不長卻論述精辟,其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從多個方面論述了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等,並將其中的意義融入自然、現實、社會、國家、民生等諸多方面。

它的神奇之處是,統治者可以用其治國、軍事家可以用其治兵、聖人可以用其教民、民眾可以用其解惑……道常無為,無所不為。世間一切事物無不隱藏著「道」的影子,但是它最重要的作用在於可以用它來左右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修心修身,寧靜致遠。

雖然書中的文字內容飄忽不定,似是而非,但它闡述的思想卻是統一且貫穿始終的,用樸素的辯證思維構建了老子獨特而跨越時空的思想理論體系。

所以說,它的思想完全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既能解疑答惑又能端正心智,即可形而上又可形而下,理解了其中的智慧,就可以以道馭術,卻又不被術束縛;可以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卻又不會被表象所迷惑。

人人都想悟道,但只要不是你自己覺到,悟到的,別人是給不了的,給了也拿不住,只有自己覺到,悟到的,才有可能做到,而你能做到的才是你的。

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白話譯文就是:老子在周朝居住生活了很久,後來在周朝的國運偏離大道開始衰落的時候,就離開了。走到函谷關,函谷關的關令尹喜因為仰慕推崇老子的才學,所以纏著老子懇請把他的思想寫出來以供學習,於是老子就把他的思想精華濃縮成五千字的【道德經】才得以脫身。

聯系這個典故,我個人認為,【道德經】的「道篇」是老子想告訴尹喜什麽是「道」,雖然他說「道可道,非常道」,但還是嘗試盡可能用語言文字來描述,最終發現還是無法如願,所以,他才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然後開始用自然界的事物與生活情境的相似之處,以及自然現象的不可思議舉例,讓尹喜從中獲得啟發,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生出自己對「道」的感悟。

由於「道」無處不在、可以無所不解,所以,無論你以什麽樣的身份都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感悟和收獲,至於領悟到的是它蘊藏的智慧還是與之背道而馳,則取決於你如何理解和運用它。

用文字可以描述的真理,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就會有不同的感悟,雖然真理闡釋的智慧不變,但是卻會因為思維的參與而被曲解和誤用。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讀書,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悟。人雲亦雲,只是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而不去思考為什麽他說的有道理,並不能提高自己。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享受不到做事過程中的樂趣,又不能有所收獲,就是一種浪費生命的行為。

了解前人的思想,也要追根溯源。可以打破自己的認知,但不能放棄獨立的思考。特別是讀【道德經】之類優秀經典的傳統文化,流傳於世的註釋譯文很多,由於對這些思想的解讀通常都是發自主觀意識,而主觀意識又受制於此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文化底蘊、生活背景、思想觀念的影響,所以容易導致原文表達的思想被曲解和誤讀,這些註釋或許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能夠被認同,但卻不一定適合現在的社會環境。

今天的我們,閱讀傳統經典,就需要和現在的社會環境相結合,只有和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生活日常產生共鳴,才能有興趣有耐心從深處理解這些思想表達的人生智慧。但又不能完全以現在的思想觀念去理解經典,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社會環境解詞斷句,這樣才能接近其中心思想。

看原文也好,讀註解也罷,一定要看整篇內容是否前後融匯貫通,思想邏輯是否形成閉環,是否能夠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如果原文前後不能呼應,無法引起共鳴,也就稱不上經典了;如果譯文前言不搭後語,無法形成嚴謹的辯證關系,也就無法考證文字背後的真理。

讀書,要靠自己悟,修的也是自己,參考他人是為了借鑒不同的思想觀念,棄糟取精,為我所用,只有這樣讀書,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思想。

史書記載【道德經】是寫給函谷關關令尹喜的,那麽假設我們就是尹喜,老子想和我表達一種什麽思想呢?

要想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還要從【道德經】的起源著手。未親身經歷,就會有無數可能,但終歸要做出一個選擇,那麽就假定它是被尹喜纏著老子做出的回答吧。

基於這個假設,那麽老子寫【道德經】就不是為了昭告天下,教化民眾, 道本無為,所以他只是闡述了自己對「道」的理解。後人總喜歡把書中的某些內容理解成對現實的指導,類似於某種事應該怎麽做等等,事實上,書中對很多事物的參照只不過是為了襯托「道」的無處不在,以及「道」對現實生活看不見的影響,充其量也不過稍稍描述了「依道」與「背道」不同結果。

當然,把這些內容與自己對現實的理解聯系起來對人生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卻不是老子的本意,在第十七章其實就表明了他的態度——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他給我們指出了一條大道——凡事只要依道而行就是得道,背道而馳就是失道,因為它無處不在,所以它不是一勞永逸的手藝 。

「道」,對於我們來說,你只能去體會和感受它,你無法透過特殊的手段找到它,也無法利用它達成某些特定的目的,但是如果你遠離了「道」的範疇,人生就會疲憊不堪,或者一時順但終究逃不過規律的懲罰。對於「道」的這種神奇的現象,如果你不能自悟,說得再多,舉的例子再詳細你也不會明白。

可以這樣說,如果你選擇只用大腦中的思維去思考「道」的話,很難領悟到它的內在意義,因為這是一個向外的緯度,所以老子才會重視內心的修行,他把這種狀態稱作「守中」,而「守中」就是以人道去和天道的修行方法。

為什麽這麽說?

在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道」對萬物是不會區別對待的,所以萬物本就沒有什麽善惡美醜的區別,但是人卻會對事物制造二元對立。為什麽人會這樣做呢?

因為人有思維。

思維的特點就是分析判斷,所以才會分出美醜善惡,思考會生出「分別心」,守中就會生出「平常心」。

尹喜崇拜老子,說明他也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且好學的人,愛屋及烏嘛。只可惜沒有太多關於他的資訊,如果【道德經】像記錄王陽明思想的【傳習錄】、邵雍的【漁樵問對】一樣用問答的方式書寫,相信我們就會更容易理解老子的思想。

但是,我們現在同樣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隔空與老子對話,只要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人生所有的疑問都會在書中找到答案,無論你是如何理解的,都可以解釋的通,這就是它的神奇所在。

你可以用它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這並不是它的目的,因為老子是對尹喜一個人說的,因為尹喜想知「道」,老子才透過【道德經】讓他知「道」,感受「道」,體會「道」,理解「道」,在生活中踐行「道」。

至於我們該如何運用它,就要看你的理解是不是偏離了「大道」,作為人來說,僅僅取決於你是否讓內心的良知居中坐鎮。

如果把【道德經】置於一個很高的地位,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好像只有君主聖人才能讀,好像只有極高的學識才能懂,這就嚴重浪費老子的心血了。雖然在書中經常提到聖人君主,但是這些名詞的真正意思應該是說:如果能依「道」施行,人人都有聖人君主之材。

聖人之所以德行高尚,君主之所以英明神武,都是因為他們從不偏離「道」。老子喜歡參照這兩個被民眾所敬仰的身份,或許是為了引起民眾對「道」的正視,本意應該是:只要能夠做到棄惡揚善,控制欲望,大公無私,內心坦蕩,順其自然便是聖人了。

現代人人常把老子對「道」的描述理解成唯心,這是片面的。「心物」二者斷不可分。如果眼中無物,何來有心?如果有心無物,何以為人?所以,假使「道」是唯心的,老子想說的也是如何以「道」指導現實生活,而不是讓我們棄絕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來修煉內心。

把唯心唯物分出先後主次的兩種概念,其實是思維強化自己的手段,因為它的運作模式就是讓我們逐物,它是欲望的源頭。對於人類而言,它似乎就是寄生在我們體內的外來物種!

東西方所有正統哲學思想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意識和物質是同時產生的。所以,【易】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說: 混而為一 ;禪宗說: 一指禪

人生哲理這個東西,理解的出發點不同,獲得的人生感悟就不一樣。從具體的事例來講,姑且拿「活在當下」舉例,將其理解成「得過且過」是一種感悟;理解成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是一種感悟;理解成只關註正在發生的事,不關註可能發生的事又是一種感悟……

對人生哲理的理解,有幾個出發點呢?我認為有兩個。

一個是思維分析 。思維對哲理往往都是持否定或批判的態度,一般來說會將純粹的哲思視為「唯心」,是虛而不實的東西,然而,思維本身卻又把虛看的比實重要——比如它總是讓你關註那些你沒有得到的東西,恐懼那些可能發生的東西,比如過度關註過去或未來。

即便思維在裝模作樣的研究人生哲理,也會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好讓它主導你的地位不被動搖。

一個是內心感受 。用它去體會感受人生哲思,會讓我們內心獲得平靜,相信每個人都會對此有過短暫的體驗。

老子在幾千年前說的道理,為什麽在今天依然不為我們所理解?

我們現在做的,正是他讓我們遠離的;他讓我們做的,卻是我們充耳不聞的。他用五千言說了一個真正能改變我們一生的辦法,我們卻用他所舉的反例不斷嘗試,終其一生之痛苦煩惱到頭來才意識到老子是對的。

或者,我們相信老子是對的,但更願意人生多些刺激。因為我們已經淡忘了平淡寧靜帶來的快樂,所以更執著於物質精彩帶來的感官享受。

這個選擇也許不能被批判。但是在你郁郁不得誌的時候,那麽就不要抱怨和抗拒痛苦的存在了,要不然你的目的在哪裏呢?你選擇這個方向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白巖松有一本書叫【痛並快樂著】,如果你現在正是這樣的話,值得贊揚。因為只有當你不再快樂並受夠痛苦的時候,頓悟的機緣才有可能降臨到你身上。如果你痛並抗拒著它,用不多久就會崩潰,看看如雨後春筍般的抑郁癥患者吧!

有句話說:男人靠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

那麽,男人靠什麽征服世界呢?

征服自己!

說到底,無論成就你的內在還是外在目的,首先要打敗的就是思維對你的全面操控。

你眼中的世界並不是你的世界,你心中的世界才是你的世界。

上下五千載,人生近百年,看起來遙遠的差距,也不過彈指一揮間,朝代更叠,人物跌宕,其實就是人生寫照,走不出這個怪圈,歷史就會不斷重演。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許多人對【道德經】解讀的文章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我們不能用出發點不同來定義對錯。

所以鬥膽拿出時間對一篇影響世界的經典文言文著進行解讀,是因為自己有太多的人生疑惑不得解,閱讀過很多現代哲學、靈性書籍後仍是一頭霧水。雖然早已知曉【道德經】的大名,但礙於心不得靜,加之對文言文的閱讀障礙,購買的多種版本都被束之高閣。

在經歷了嚴重的抑郁癥之後,認識到思維對信念的強大破壞力以及它的虛幻模式,同時也意識到內心深處的力量對生命的決定性作用。這個轉變讓我徹底走出了抑郁癥的困擾。

然而,思維對我的影響並沒有消失,雖然我已經能夠做到不被它的虛幻性所迷惑,但仍能感受到它在嘗試重新掌控我的生活。所以我不得不時刻提高警惕,以免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重新掉進思維的陷阱。

直到有一天,拿起一本【道德經】翻閱。鑒於前期認知的改變,所以在閱讀時思維參與的過程很少,更多的是用內心來體會它的內容。

僅僅只是閱讀了第一章就被吸引住了。其中有些詞語雖然被我當成口頭禪參照了很久,但卻是第一次用心來體會它背後的智慧。

能夠靜下心來看【道德經】後,我開始參考他人的解讀以及文中用字用詞的古今用義,專心致誌地理解老子的思想。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不能用慣常的思維邏輯來理解老子,要讓更多的內心意識參與進來,去感受而不是去思考。

完全以思維角度去理解老子,就成了一個「有為」的方式。只有先知「道」,與「道」合頻,自然會合乎情理地做那些事,但為了這些事的結果而去理解「道」就是「下德(為了)不失德,是以無德」了。

這種做法就是朱熹提倡的「格物致知」。它有其現實的意義,但透過做什麽不做什麽來得「道」是很難的,何況你根本做不出完全正確的選擇。

為了得「道」而修「道」,只會讓你遠離「道」

但是,如果你的「覺知」揚升了,悟「道」就容易得多,從而就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所以王陽明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

參考了那麽多譯本,總有一種如梗在喉的感覺,反而讓我無法理解老子了。

據此,我想以不同的視角嘗試走進老子的世界。

縱觀史料記載老子的生平就會發現,他根本不在乎常人所在乎的那些東西,這種感覺在他的書中也能感受得出來。但是作為人來說,不可避免地要與世俗相伴,那麽用「道」就可以解釋生活中產生的人生疑惑,在選擇中就懂得去彼取此。

所以說,用「道」修身還算接近老子寫書的意圖,但修身是為了更接近「道」,而不是為了彰顯自己或者透過修身來滿足某些私欲。你看,再不起眼的小事或者看起來高大上的行為在微妙之間就會偏離「道」,故此,老子用「微明」來描述在界線不清晰之處仍然保持警覺的意識。

真正得「道」的高人畢竟少數,但是常人了解一點「道」能心生敬畏,在做抉擇的時候就會有所警覺。

【道】篇,是老子對「道」的描述,雖然他知道根本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但還是盡可能地去做,直到感慨「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然後開始用自然界的現象、社會的現象、人生的現象來反襯「道」的身影,讓人感受到「道」本「無為」卻無不為的神奇之處。聯系到人性之「欲得」,同樣的可以「不為其私,故能成其私」,這應該是【德】篇的用意。

不是這樣嗎?

你想要的從來不會因為你想要就會到來,即使它到來了也不是僅僅因為你想要就達成的,而是許許多多的因素之間巧合而成。這就是老子說的:功成事隨,百姓皆謂「我自然」。

【德】篇就是「道」在生活中的運用。說「運用」容易偏離老子的思想,或許說用「道」來端正自己的心態以及做事的態度更符合本意。前者容易被用來「謀其私」,後者卻是在「得其道」。

在這一篇,由於是站在常人的角度說「道」,所以多對人生常見的概念進行引申。形而上的東西你不信,那形而下的東西總會讓你產生共鳴吧。但如果只是把這篇簡單地理解成是「道」對這些東西的指導,又會偏離軌域。

這就是它的神奇所在,當你試圖用它達到某種目的時,它就會消失不見;而你違背它做事,就會事與願違;當你順遂自然的時候,它又無處不在......

如果能夠用心體會它,我可以嘗試用一個例子描述老子在【德】這一篇的用意:

「命」這個東西,你可以不信,但卻無法消除你對它的感知。如果「命」是出身的話,依「道」而行,貧賤依然能夠活得精彩;背「道」而行,高貴也有破落那一天;如果「命」是境遇的話,依「道」而行,逆境也會一飛沖天,背「道」而行,順境也會倒行逆駛;如果「命」是受教育程度的話,依「道」而行,低學歷也會不斷成長進步,背「道」而行,學識再高也改變不了痛苦的命運......

在「道」面前,哪有什麽君主百姓、高低貴賤、善惡美醜、仁義道德之分呢?只有人心才會這樣區分。

如此理解老子,就不得不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句了。

用現代語言解讀它大概是這樣的:道,就不多說了,神奇的存在,它生出了「一」。「一」是指什麽呢——意識,與宇宙同源的意識。這裏的「意識」不是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內心意識、思維意識。而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意識,用佛教來說,它是「覺知」、「真我」、「本體」。

當你身處無思維的狀態時,比如在深夜的海邊、寂靜的森林、微風的山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就來自於這個意識;當你陷入思維雜念發呆時,一個激靈讓你從發呆中驚醒就來自於這個意識;某些特殊情況下激發的潛意識就是它。

「一」我們已經有所了解了,那麽「一」生的「二」又是什麽呢?

就是上面所說的內心意識和思維意識,這兩種意識是「一」的兩個分支,是一棵樹上的兩個樹枝,只是內心意識更接近於「一」的本質,而思維意識卻截然相反,這種相反的關系又可以稱作「陰陽」,內心意識和思維意識都來自「一」,思維意識雖然只占了「一」的極小一部份,但就是這極小的部份卻決定了大部份人的人生體驗,那就是痛苦。

「一生二」現在也有概念了,那「三」又是什麽呢?

「三」就是內心意識、思維意識、和承載這兩者的肉體,也就是「人」。一個完整的人不取決於是否肢體健全,而取決於是否具備這三種因素,一個沒有意識的肉體,只能稱之為「生命」。

老子說,域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有人將‘人亦大’譯作「王亦大」,我持反對意見,因為這嚴重違背「不尚賢」的理念,故而支持「人亦大」之說。

道為什麽大?

似有若無的不可思議。

天為什麽大?

接近於似有若無的一團「氣」,這團氣或許就是來自宇宙開源時的「純意識」,某種難以測量的振動頻率,它有哺育萬物的能力,卻又毫無目的的隨心所欲。

地為什麽大?

它是承載一切生命的、可觸摸的存在,並且有著與天一樣的「意識」,它能滋養萬物,卻離不開天的哺育。

人為什麽大?

有載體、有意識、有思維,他創造了這個錯綜復雜的映像世界。

到這裏「三生萬物」就不難理解了。因為人有意識了,特別是思維意識,所以對這個顯化世界,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本質上的「虛無」就有了形象上的概念,於是有形的世界就出現了。

可以說,這個世界引發的所有人生體驗都是思維意識所導致的。(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我們開始選擇完全用思維意識主導生活,而不再讓內心意識參與其中。或許思維是一個獨立物種,有著特殊的目的,只有遮蔽人類的內心意識才能達成)

這個結論是在否定思維存在的意義嗎?對生命來說,或許是的。但是對於人來說,特別是對於人生而言,就不能如此武斷。我只是想指出有一個思維功能性的錯誤一直被我們忽視,那就是:思維應該是為我們所用的,而不是我們被思維所控!

這個說法或許不會被你接受,也不是不被你接受,應該說是你的思維不讓你接受,因為你的自我感已經完全來自於它。

畢竟,有誰會喜歡喪失自我感呢?

我怎麽會被思維操控呢?你一定會有這樣的質疑。

如果它沒有控制住你,為什麽你會控制不住情緒?為什麽你會後悔?為什麽你會發出「其實我並不想這樣」的感概?為什麽你會質疑「我是誰」?為什麽你會吶喊「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為什麽會痛罵「我恨我自己」?

如果你說了算,那麽你能停止思考嗎?

如果不能,就不要相信自己說了算。

如果你能意識自主的話,為什麽不在一開始就選擇你想要的一切呢?

用心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註意,我說的是用「心」!

我就是用這個視角來解讀【道德經】的。

每看一遍感受就深一點,在用文字解讀的過程中,那種奇妙的感覺更加深不可測,只覺眼前的世界越來越亮,人生的黑暗漸漸煙消雲散……

讀【道德經】一定要把「道」篇與「德」篇融匯到一起來理解。只有這樣才不會陷入唯心或者唯物的誤區,兩者融會貫通,就是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老子喜歡用大自然來描述「道」,是因為他從大自然中看到了那個與人類已經失去聯系的神秘力量依然在運作。用生活中的事物反襯這股神秘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意識到正是由於遠離了大道,所以人類社會才有這麽多的不和諧。

「德」是什麽?

「德」是「道」在現實生活中的影子。

它從何處升起呢?從心中的良善發起。

如何把心中的良善升起呢?

心靜。

如何讓心靜呢?

寡欲。

如何寡欲呢?

多傾聽內心的聲音。

如何傾聽內心的聲音呢?

揚升覺知的活躍程度。

如何提升覺知的活躍程度呢?

把註意力從思維中轉移出來。

如何把註意力從思維中轉移出來呢?

專註於當下。

如何專註於當下呢?

發現自己陷入思維之中就處在當下了。

誰來發現呢?

你的覺知,也就是「道」所生的那個「一」。

有「德」,必要依「道」,「德」厚方能載物,是為「得道」。

要想知道【道德經】是否有現實意義,多看看歷史以及身邊的現象就會明白。

老子從自然、國家、身邊事引發的這篇智慧之大成,並非取材於後世。然而後世的種種,卻沒有一個跳出他所說的規律,或者說,後世的演變無不印證了他的理論。

如果只從歷史的大格局來理解【道德經】,難免會有高高在上,難以觸及的感覺。所以,作為常人來說,要想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閱讀它就要放低格局,把視角放到自己的人生上,如此一來,就會有感同身受的妙處。回顧一下自己的經歷,如果你覺得不如意,是不是你放縱了自己的欲望?是不是在背道而為?是不是常有「為」?

其實,經營人生和治理國家是一樣的道理,做個明君或者聖人與做一個德行厚重的人,都是同樣的標準。他們的共同點來自一個出處——德!

對於【道德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有人喜歡咬文嚼字,有人喜歡斷章取義,有人喜歡唯我獨尊,有人喜歡聯系實際,有人信,有人不信。

但是無論出發點是什麽,都絕無對錯之分。

因為悟「道」本來就是個人的事,如何運用也是自己的事,根本就與他人無關。別人的觀點能夠啟發你,就是最大的收獲,如果被他人的觀點左右以致喪失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則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如果「道」是真理的話,那麽【道德經】就是指向真理的路標,至於透過它找到的是何種真理,則取決於你自己的覺悟程度。

正因如此,我在閱讀理解中並不執著於某一字、詞、標點是否符合原文,畢竟,也沒有完本可以參考。但是我比較看重某些字詞在古今用法上的區別,因為它有助於提高理解效率。

事實上,如果深入其中就會發現,即使某一章的文字都發生變化或者直接刪除都不會影響到老子想要表達的思想。(當然,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理解)

道德,還是德道?

近年來有一個爭論,關於書名應該叫【道德經】還是【德道經】。就此不作真偽辨證,但可以談一下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道」是存在的,它無法用語言描述,但可以用心來感受。它無處不在,無事不能。能卻不為,不為而能。

「德」是「道」在現實生活中的化身,它同樣無法用語言來詳細描述,同樣也只能用心來體會。

對「道」和「德」有了以上的概念,我們才能抽絲剝繭。

我個人更接受【道德經】的排序,理由如下:

老子先是盡可能讓你對「道」有個大概的理解,然後又拿自然現象、生活現象、社會現象、人生現象來反證「道」存在的影子。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意識到在生活中哪些思想言行符合「道」,哪些思想言行背離「道」了。

這個排序就是:先提出一個理論,然後在實踐中驗證它。當然,這是對我們個人來說的。站在老子的角度,我覺得應該是:說出一個事實,然後在現實中讓你看到它。

所以,把【道德經】三字用現代白話擴充套件一下,可以是【「道」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

「道」在前,就不能把它理解成「悟道」,而應該是知「道」。

那麽【德道經】又怎麽理解呢?

這裏就需要弄清一個字的含義,那就是「德」。在古代,「德」同「得」。所以,現在我們對「得」的釋義就有點浮淺,至少從閱讀【道德經】來說是這樣的。

現在我們對「得」理解為得到、有所得。同是一個「得」,卻有有所得與無所得兩種狀態。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和接受一個理論——因「德」而「得」是謂有所得,無「德」而「得」是謂無所「得」。

所以,這個排序可以見【道德經】拓展為【透過在人生中修「德」以求悟「道」】,這或許也是「格物致知」的由來。

事實證明,「格物致知」一個比較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因為你必須在每一件事上小心求證,直到你對人生中絕大部份的事情都有了足夠的經驗,不再為之糾結。只是,很多時候,當這個結果到來時,你已垂垂老矣,縱使看清、看透、看淡,生命中的絕大部份時間都已浪費在煩惱與困惑之中了。

而且,即使如此,也不意味著你就「悟道」了,這只是經驗使然而已,就好比流水線上的工人,他可能比任何人都熟悉這個流程,但卻不知道它是怎麽被制造出來的。

所以,很多老人雖然有足夠多的經驗,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如果套用他的經驗,對於你來說可能毫無用處。除非,在他的經驗中始終貫穿著對「積德行善」的執著。

對我們來說,先「德」後「道」,要比先「道」後「德」難度系數更大。

讓我們假設一個場景:

一個對「道和德」毫無概念的家庭。這個家庭中的父母不知「道德」,但是心地善良。所以,他們教育孩子不能偷別人的東西,因為這是不好的行為。於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知道這個行為是不對的,就會在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有足夠的警覺。

如果沒有對這個行為進行提前教育,那麽孩子只能在挫折與懲罰中才會意識到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這就是根與本的區別!

那麽,「德」在「道」之前的理解方式不可取嗎?——不是的。

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這種狀態下成長的(不知有「道」),所以,挫折與痛苦對成長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越早經受磨難,越能早點明白事理,順風順水的人生,不堪一擊。張愛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這句話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但是為什麽不看看這個過早出名的人,她的人生軌跡是怎樣收場的呢?

有智慧的人會明白,知「道」要趁早,吃苦要趁早。

由此引申,家庭教育可以不知有「道」,但一定不能不知有「善」;可以保護撫養孩子,但一定不要給他解決所有問題。善良的孩子,越是經歷挫折越能成為棟梁之材,造福社會;不知善的孩子,越是衣食無憂越難經受風雨,禍患無窮。

所以,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之前,雖然講「道」的意義作用不大,但一定不能少了對善念良知的培育。

我贊成「道」在「德」前,是因為我已心智成熟,是因為我格了二十年物不得其所之後的思維模式轉變。加之聯系【道德經】的成文背景(老子出關,尹喜所求),所以我更接受「道」在「德」前,這並非是二選一的問題。

事實上,對真理的探索糾結於一字一句的偏差是毫無積極作用的,只要「頓悟」這個節點到來了,「悟道」是早晚的事。對於絕大部份人來說,「頓悟」的節點往往來自痛不欲生的時候,比如抑郁癥患者,比如大起大落的境地,比如劫後重生......當他能夠走出來的時候,大都會有涅槃重生的狀態。

竊以為,知「道」在「修德」前,受的苦會少些,但一般人很難主動選擇;「修德」在知「道」前,受的苦會大些,但這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過程。

朝聞道,夕死可矣;欲「悟道」,處處能悟!

怎樣梳理【道德經】的思想邏輯更易消化?

要想梳理老子在書中闡述的思想,就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詞,理解它們在不同狀態下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轉換的微妙變化。

一、關鍵詞

「道」,「德」,「天」,「聖人」,「天下」,「善」,「惡」,「為」,「欲」,「爭」,「寡」,「用」,「無」,「有」。

——「道」是存在的,它無法用語言描述,但可以用心來感受。它無處不在,無事不能。能卻不為,不為而能。

——「德」是「道」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它同樣無法用語言來詳細描述,同樣也只能用心來體會,良善是對它最好的詮釋。

——「天」的各種變化就是「道」在有型世界的外顯形態

——「聖人」是得「道」的人

——「天下」泛指人生

——「善」是人可以接近「道」的最好方法

——時刻有「善」,就會「積德」

——有「德」了就可以稱「聖」,到這一步可稱「悟道」

——「德厚」可稱「至聖」,到這一步可稱「得道」

——知「善」了,也就能夠知道什麽是「惡」,故可以「抑惡」

——「為」是刻意的做,為私欲而做;「不為」是順其自然的做,這個順其自然是指在「道、德、善、心」之處升起的直覺,與「活在當下」同義

——除此直覺之外,那個指導你如何做的就是「欲」

——「欲」有需求和欲望兩種表現形式

——「寡欲」就是滿足合理的需求,若「縱欲」就不得不「爭」

——「用」是指如何使用「道」,是說依「道」修己還是拿「道」填「欲」。

——「無」是宇宙的本質,「有」是人的思維意識

——「道」都生於「無」,何況人?何況人之思維?

——所以,「有」是生於「無」的,「無」所擁有的空間是「有」無法想象的,沒有「無」就不會有「有」的存在

——即使「有」再多,死後還是復歸於「無」

......

除此之外,那些山、水、治國、用兵、交人、逐物、報應等等內容都是為了襯托依「道」或「背道」行事帶來的不同現實表現。

二、還可以這樣去理解「道、德」,當然,它更多的來自於我與自己的對話,僅供參考!

——「德」既然無法描述,那麽怎麽養它呢?

在生活中「揚善」。

——「善」是從何處發起的?

是從我們的內心深處發起的。

——「善」為什麽由「心」起?

「天」、「德」、「心」、「一」,都是「道」的不同形態

——可是人心有「善」也有「惡」呀?

「善」來自於「德」(道),「惡」來自於「欲」。

——怎樣「揚善抑惡」呢?

保持「心靜」。

——如何才能讓「心靜」呢?

「寡欲」(節欲)。

——怎樣才能「寡欲」呢?

多看看身邊那些縱欲者的下場。

——「養德」有什麽好處呢?

多看看自然界中那些經久恒遠的事物。

——「欲」指的是什麽?

想要更多。

——吃飽也是「欲望」嗎?

這叫需求,無節制的吃撐才是欲望。

——我有能力創造更多不好嗎?

這個情況很難說,要看你「德行」是否厚重了。

——怎麽知道自己的「德行」厚不厚呢?

它沒有標準,但只要你在行善、回饋社會、福祉他人,你的「德行」就會不減反增。

——時刻這樣小心翼翼,豈不是麻煩的很?

你成天胡思亂想也沒看到你想停止的跡象啊?

——還是感覺這樣會很累。

那是因為你已經習慣胡思亂想的生活狀態了。實際上,你只需要在這個習慣的模式下,稍微拿出一點註意力放在內心深處就可以了。

——想要更多難道完全就是錯的嗎?

錯的不是「想要更多」,而是一旦深陷其中,「更多」就成了一個永遠無法醒來的噩夢。

——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在一個無常的世界,沒有人可以無限的得到更多,但可以得到永不滿足的欲望。

——沒有欲望那來的動力呢?

時至今日,這種動力給你帶來了什麽?是更大的房子,還是更好的車子?是更健康的身體還是更幸福的家庭?是滿足,還是遺憾?是快樂,還是痛苦?

——我還是不想過平凡的生活。

過什麽樣的生活不是靠想就能想出來的。

——不想,怎麽知道如何做呢?

時至今日,你想了那麽多,而且還在一直想,那麽你想做的都做了嗎?做了的都做對了嗎?

——你是說,想是無意義的還是努力是無意義的?

這要看你是有意識的想,還是無意識的想;是努力的在做,還是努力的在想。

——它們有區別嗎?

有意識的想是你在利用思維,無意識的想則是思維(欲望)在利用你。

——我不覺得自己在成天胡思亂想。

這正是問題所在,我們已經意識不到自己在胡思亂想了。

——「修德」就能「悟道」嗎?

「修德」為「德」,在「求」,「悟道」明性,在「知」,正是「為」與「不為」的區別。

——不能「悟道」,還修什麽「德」?

「道德」不分。以「善」養「德」便是知「道」,知「道」了,它便會在你身上發揮作用,至於「悟不悟」還有什麽區別呢?

——悟道有什麽現實意義呢?

「悟道」其實並不會改變太多,它不會提升或降低你的能力,但它會改變你的心態,以及你做事的狀態,同時也會讓你想通人生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

——「悟道」之前的狀態是什麽樣的?

人在這裏,心(註意力)在那裏。

——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來「悟道」?

活在當下!

【道德經】在後世的定位,取決於一個關鍵因素:你的觀察角度!

【道德經】很厲害,厲害就厲害在放之四海皆準。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理解,你總能從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正是基於這個特點,我們不難理解和接受以下觀點——「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麽唯一的道,更沒有你的道、他的道、我的道才是正確的道之說」。

道之為物,只有與你自己所處的環境、心態、生活背景、情緒模式產生共鳴時,它的作用和神奇功效才有價值。

但是,這種價值對他人並無太多意義。

同樣的,他人從中得到的收獲,可能於你而言也是如此。

所以,坐而論道,只適用於同道中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同,並不意味著對錯,而是說彼此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就難以在理解方向上達成共識!

為了論證這個說法,讓我用【道德經】中的一句話為例,展示一下它放之四海皆準的特性,以及采用不同的角度是怎樣產生不同見解的過程。透過對這句話的分析解讀,或許能夠讓你在閱讀【道德經】的過程中,得到不一樣的啟示。

更有甚者,你會發現,它不僅是「道」的外衣,更是「術」的載體。如果能靈活運用,一定會讓你體驗到什麽叫「遊刃有余」!

在展開討論之前,再次聲明,原文轉譯僅做參考,並無特定指向,亦無對錯之定論。

「不尚賢,使民不爭」,在大多數的解讀中,一般都將這句話理解為:不推崇賢能的虛名,人民就不會爭名逐利。

這種解釋在我看來,也就是勉強及格。

為什麽這樣說?

因為它少了一個關鍵的因素:觀察角度!

正是這個因素的缺失,才導致了關於【道德經】究竟是一本治國的書、用兵的書,還是修身的書、養生的書之間出現各種不同的爭論。

你是君主,自然會將其視為治國的書;你是將軍,自會將其視作用兵的書;你是智者,自然會將其用來修身;你是普通人,自然會利用它來養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樣一來,就不難發現為什麽每個人對於【道德經】會有不同的見解是什麽原因了,相信你也會因此不再熱衷於「你的道才是道,別人的道就不是道」這種毫無意義的爭論了。

言歸正傳!

讓我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解讀「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

1、不要推崇英雄,一個和諧的社會是不需要英雄的,需要英雄的社會只能證明人民不是主人。因為任何一個當家作主的人都會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家園,而不是指望別人,要做自己的英雄!

2、不把虛名當成一份榮譽來宣傳,而是把它當成一種責任、義務。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盡到了責任,而不是只有那些被冠以各種虛名的人才算。

3、軍銜有不同,職務有高低,但是必須堅持官兵一致,官兵平等。要讓所有人都意識到,職務高低只是分工不同,而不是為了區分待遇和特權。要讓士兵相信,只要透過英勇戰鬥,奮力殺敵就能公平公正的晉級,但是晉級不意味著享受,而是更多的責任。

4、讓自己正確面對那些虛名,明白什麽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自然就不會有爭名奪利的沖動。

5、該幹什麽就幹什麽,註重過程,在意感受,卻不完全以結果為目的而做,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以及市場環境,不被同行的快速成長或業績所誘惑,既要保持鬥誌,又要心懷敬畏。

6、為而不爭,自然會無欲無求;只有無欲無求,才有可能作到為而不爭。

......

以上內容僅限於舉例說明,並無指導意義。

但是,從這些不同的角度來看,不難發現,【道德經】中的任何一句內容都會產生無數種解讀變化,那麽,你說哪種解讀最合理?

對你有用的那種就是最合理的解釋!

當你的身份發生變化;當你的思想有所改變;當你所處的環境變得不同……對它的理解自然也應該發生改變,而不是像一頭犟驢一樣死守舊觀念不放。

在西遊記中,會七十二變的是孫悟空,但它只是一個神話。

當你明白了其中的智慧時,你會發現,【道德經】才是真正擁有七十二變的寶典,而且不止七十二變,應該是千變萬化!

這是存在於現實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真實感受……

最後,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在看到我的文章時,因為覺得有點兒意思而繼續研讀【道德經】,然後發現我的觀點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繼而啟發自己的獨立思考,建立自己全新的認知,反過來再指出我的疏漏與偏頗,共同探討各自心得……

我想,這才是交流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