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蘇軾贊美春天的題畫詩

2024-06-29國風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惠崇,建陽(今屬福建)人,北宋初期能詩會畫的僧人。「工畫鵝、雁、鷺鷥……善為寒汀遠渚、瀟灑虛曠之象。」(郭若虛:【圖畫見聞誌】)世稱「惠崇小景」。只可惜這幅【春江曉景圖】早就湮沒在歷史煙雲中了。蘇軾這首題畫詩,為我們復活了這一畫作——

畫面中心,浩浩蕩蕩的大江滾滾東流……

江濱,一座小小的漁村。畫面上縱然不見竹籬茅舍,不聞犬吠雞鳴,可是,那叢生翠竹之外,旁逸斜出三兩枝桃花,透出漁村濃郁的春光和盎然的生意……

江上,不知誰家養的一群鴨兒在春水中嬉戲,那潔白的羽毛浮動在碧波之上,嫩紅的腳掌彈撥在綠水之中,鴨戲春江的美好圖景躍然紙上……

江岸邊,,叢生的蔞蒿儼如夏夜星空,滿地都是; 那蘆筍抽出的春芽短短的,顯得特別鮮嫩哩!

在這裏,洋溢著蓬勃勃的生機,躍動著活潑潑的生命!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這是蘇軾所倡導的對題畫詩的創作觀。意思是,評價一幅畫作固然要看畫中景物是否形態逼真; 可是,如果僅僅是「形似」,只是無機地組合,靜止地羅列,這就像堆砌一些亂珠散玉,沒有精神與主旨,沒有靈魂和生氣,還有什麽韻味和情趣可言? 所以詩人說,論畫只求「形似」,不過是兒童般見解,是題畫詩的低層次。因此,詩人在題【惠崇春江曉景】這首詩裏,不只是形象地再現了畫面中景物,還充分地發揮了想象與聯想——

你看,那青青翠竹,灼灼桃花,不但從色彩上把畫面裝點得鮮明與絢麗; 而且,有了翠竹繞舍,自然會有江濱村落,有村落自然會有養鴨人家,當然會出現春江鴨戲。桃花怒放,蘆筍抽芽,昭示春到人間。這不是為春江水暖做好了季節鋪墊? 是啊,鴨兒如果不是感知春江水暖,又怎麽會遊得如此歡快呢? 這樣,景物之間有了內在的密切聯系,畫面也就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然顯得筆致靈動、富有生趣!

是啊,有了這肉鮮味美的可豚作為潛台意象,給這幅畫平添多少生活情趣,恐怕就連今天讀者也被勾得饞涎欲滴吧。

這首小詩,色彩鮮艷,畫面面生動,想象豐富,有虛有實,不愧是題畫詩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