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宋詞三百首(1)

2024-02-01國風

【長相思 】

林逋

吳山青,

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

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

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

江邊潮已平。

【賞析】

【長相思】,又名【雙紅豆】、【相思令】,原是唐教坊樂曲,唐代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曾用此調填詞,創作出抒寫男女情愛的佳作。林逋(bu讀一聲)這首【長相思】沿襲傳統,就詞牌立意,以一個女子作為抒情主人公,全篇就是她在訴說與情人離別的悲傷。字字句句,都從她的內心深處流淌而出,無不切合她的聲態口吻,所以十分真摯感人。不信,你只要閉上眼睛,輕聲吟誦二三遍,詞中這位女子在青山下綠水邊淚眼盈盈送別戀人的景象就會浮現在你的腦際;而她肝腸欲斷、哀痛纏綿的離情,也好似一杯苦水,滲透了你的心脾。

為什麽這首僅有36字的小令詞,能產生這樣強烈、深刻的感人力量呢?這是由於作者對女主人公的離情同客觀景物的關系,作了豐富的多樣化的藝術處理,而且,他的組合處理,既精細巧妙,又極其自然。

詞的上片,開篇兩句,描畫出錢塘江兩岸、春秋吳越二古國的山色,疊用兩個"青"字,色彩鮮明,蒼翠欲滴;接著,又說古往今來,這兩岸青山,默默相對,迎來了多少前來遊賞勝景的客人。這三句都是寫景,是以景發興。果然,緊接的歇拍句"爭忍有離情"就即景生情,點出了"離情"的主旨。前三句寫景,寫法不同,"吳山"二句是白描,"兩岸"句已是擬人,說青山知道自己很美,也有情有義,親切迎人。這三句所寫的景,給人以秀麗明媚感,愉悅感;而"爭忍"句卻陡然轉折,抒發出的是悲苦嗔怨之情。"爭忍"兩字也是用擬人手法,向青山發出嗔怨:你們怎麽容忍有離情在這裏發生呢?怨得無理,卻使人感到正因無理而情愈強烈、深摯。

【詩經·小雅·采薇】抒寫征夫久役歸來時有四句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清代詩論家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評論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林逋這首詞的上片,也成功地運用了以"樂景寫哀"的藝術手法,他把吳越青山寫得那麽美,那麽令人愉悅,正是為了把女子的離情反襯出加一倍的悲哀。詞的下片,緊接上片歇拍句,抒寫情人的離情。情是抽象無形的,怎樣才能把它寫得可見可感?作者用"君淚盈,妾淚盈"兩句,刻畫二人離別時淚眼盈盈、相對無語的細節。這樣,情人離別時難舍難分的纏綿悱惻的情景就躍現紙上了。這是點睛傳神的一筆。"羅帶同心結未成"一句,又以一個生動具體的意象,含蓄地表達出他們離別、悲傷的原因。原來古代男女定情時,往往用絲綢帶打成一個心形的結,叫做"同心結"。"結未成",就比喻、暗示他們的愛情橫遭不幸,使得這對心心相印的戀人難成眷屬,只能滿懷悲痛,灑淚而別。請看,七個字,一個象征性的意象,包含了豐富的感情和意蘊:有難以言說的愛情破滅的原因,有內心的怨恨、無奈和痛苦,卻又用一種直言快語的口吻宣泄而出,把全詞推向了情感的高潮。

可見,作者抒寫離情,用了多樣變化、波瀾起伏的藝術手段,其中有寫景,有抒情,有正襯,有反襯,有擬人,有"無理而妙"的詰問。更高明的是結句:"江邊潮已平。"南宋沈義父【樂府指迷】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那麽,這一句有什麽好處,包含了哪些"有余不盡之意"呢?

第一,下片前三句都是抒懷、寫人之筆,結句轉為寫景,筆法變化。

第二,全詞以景開篇,又以景收結,首尾呼應,章法嚴謹。

第三,"江邊"點出離別的地點,點出情人是乘舟而去;上片寫"山",下片寫"江",對吳越山明水秀的風光又補一筆。第四,"潮平",即江潮漲滿,船兒很快就要起航,離人的悲哀已無法抑制。

第五,"潮已平",反襯女主人公心潮未平,不僅未平,而且要同這滾滾江潮一起綿延無盡。

第六,以景結情,從而創造了一個空茫渺遠的境界,如同李白的"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冷朝陽的"碧天無際水空流"(【送紅線】)一樣,令人想見女主人公在江邊目送情人乘舟遠去,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的情形。正是作者借景物畫面描寫出女子江邊悵望之神,才使此句成為了誘人想象、耐人尋味的妙筆。這首詞藝術上的另一顯著特點是聲情兼美。全詞上下片句式都是三、七、五言參差交錯,句句押韻,一韻到底,押的是聲音輕清柔美的"青"字韻。上下片開頭都是兩個三言的疊句,並分別重復"山青"與"淚盈"二字,成功地采用了"復沓"、"呼應"的手法。

全篇音韻節奏流暢、和諧,又有回環往復、一唱三嘆之致,洋溢著濃郁的民歌風味。因此,明代楊慎【詞品】卷三評此詞"甚有情致",清代彭孫通【金粟詞話】也贊賞此闋"何等風致"。

林逋的【長相思】,是唐宋愛情詞苑中一朵清馨可愛的茉莉花,是一串晶瑩透明的美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