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唐伯虎晚年這首詩,看透世事、寫盡人生,太精辟了!

2024-03-15國風

在人們心中,受到影視劇的塑造,唐伯虎被描繪成一個風流才子的形象,每日沈湎於吃喝、書寫詩畫,甚至深陷對秋香的迷戀,竟然前往華府謀求做奴才的機會,最終憑借才情橫溢,贏得了美滿的結局。

然而,這僅僅是藝術對歷史的加工而已。實際上,歷史上的唐伯虎的故事並非人人向往的那般美好,相反充滿了坎坷和心酸。

唐伯虎在年幼時過著相對幸福的生活,盡管家境並非如影視劇中所演繹的那般富裕,但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小酒館,算得上是小康之家,生活無憂。加之他自己年少成名、博學多才,考試常常名列前茅。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結婚後在外交往名流,在家中與妻子琴瑟和鳴,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然而,生活往往充滿變幻莫測。在唐伯虎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他家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首先,家中老小相繼病逝,接著當他赴京參加科舉考試時,意外降臨。由於別人的考試作弊案牽連,唐伯虎不幸被罷除仕籍,降為小吏。在古代社會,官員和小吏的地位存在著巨大差異,這讓唐伯虎感到極度痛苦,認為這是一個讀書人的恥辱。因此,他最終選擇了不就職。

唐伯虎的家道中落,失去了工作,家人大多病故,加之功名未就,沒有可靠的收入來源。逐漸地,他陷入了貧困潦倒的境地,生活拮據。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老年,使他始終陷入生活的窘境。

到晚年時期,唐伯虎早已心如止水,他留下了許多看透世事的詩詞,其中有一首【一世歌】,我們來看看。

【一世歌】

明·唐寅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裏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撚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裏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讀到這首詩,我想很多人的第一感觸可能是人生充滿艱辛。一生,道路艱難。尤其對於那些像唐伯虎一樣經歷坎坷的人來說。

在這首詩中,唐伯虎以「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後除老。」開篇,強調了人生短促的現實。確實,盡管如今人們普遍壽命較長,但在古代能夠活到七十歲已經算是稀有的事情了。再剔除掉童年時期的天真無邪,以及年老後身體漸衰、能力日衰的歲月,其實健康愉快的時間並不多。

然而,在這短暫的時間裏,人生依然會經歷無數風霜和煩惱。無論貧富,生活中都難免出現困境和挫折,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 表達了人生中美好時刻的珍貴,強調了人們對快樂和幸福的向往。在美好的事物面前能狂放高歌的時候,就一定要抓緊時間多飲美酒,及時行樂。 「急需滿把金樽倒」 其實也反映出現實中人們對物質的享受和對財富的追逐,暗示了人們對於物質生活的欲望。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裏官多做不了。」 唐伯虎認為,世上有很多事並不是按照人的意誌來運轉,人們短暫的一生就算你再有雄心壯誌也會有一些實作不了的理想和願望。就比如世上有很多賺錢的門路和方法,可是有些人就算再努力也還是難糊口,還有一個國家朝廷裏有不計其數的大小官員,但自己卻都無緣無分。

其實,作為傳統儒家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文人,唐伯虎內心對功名很渴望。可是他看到的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他空有才華但理想根本不可能實作。所以他的內心也開始產生矛盾,難道建功立業真的那麽重要嗎?難道當官真的是人一生幸福的必備因素嗎?他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再來看這句:「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這兩句詩寫出了一個現實,就是成功背後可能隱藏的巨大的付出和壓力和焦慮。表達了在追求事業成功和財富的過程中,人們可能付出的代價,呼籲大家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心境的舒適。

春夏秋冬撚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寫的是時光易逝、光陰難再。最後的這四句更讓人難過:「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裏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度無人掃。」

其實的確就像唐伯虎說的這樣,在人們的周圍,每年有不少人離開,有些是老年人,因為衰老和病痛,還有一部份是年輕人,因為疾病和天災人禍過早離去,給活著的親人帶來無盡的哀思。

人生就是如此無奈,無論你是否眷戀這個世界,到了該離去的時候終究要告別。歲月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時光的流逝中逝去,其中有多少人在時間的沖刷下,家族逐漸衰亡,終至無人,甚至連掃墓的後代都沒有了。因此,人生仔細思量起來,不過是一場短暫的夢。

唐伯虎的【一世歌】真實地描繪了人生的苦短和無常。晚年時期,他自號 「六如居士」 ,這個號取自【金剛經】中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從這些跡象可以看出,他從最初的熱衷於功名利祿,逐漸領悟到人生無常,名利如夢如煙,不再過分看重外在的名利。

唐伯虎的這種思想影響深遠,兩百年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跛足道人之口,創作了【好了歌】。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這同樣表達了對人生無常的認識,提醒人們不要過於執著於物質,要更關註內心的寧靜,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這些啟示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為人們提供了對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更多思考。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我是寧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