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陳池瑜:自然之詩與生命關懷——評鄭藝油畫作品

2024-07-21國風

鄭藝於 1961 年出生於東北地區,是哈爾濱市人。1985 年,他從魯迅美術學院畢業。他自小就跟著二哥學習繪畫,在成長的過程中充分感受著哈爾濱所獨具的文化藝術氛圍。

在藝術創作方面,鄭藝受到了俄羅斯畫家列賓、蘇裏柯夫、列維坦、克拉姆斯科伊的顯著影響。這些俄羅斯畫家的風格和技法在一定程度上為他的創作提供了靈感和借鑒。同時,他也從以晁楣等為代表的北大荒版畫流派中獲得了啟示。

北方的文化深深地塑造了鄭藝,賦予了他剛毅豪爽的氣質,讓他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同時,也培養了他開朗務實的性格,使他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1988 年 4 月至 7 月,他參與了魯迅美術學院舉辦的第一屆伊維爾油畫研修班的研修活動。在這個研修班裏,楊飛雲與他是同班學員,而冷軍參加了第二屆研修班。伊維爾是當代法國寫實主義的重要代表畫家,他向學員傳授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油畫寫實與創作方法,涵蓋了顏料制作、制筆技巧、造型塑造、形式創造等多個方面。鄭藝在研修班期間,認真傾聽講解,刻苦研習。正因如此,他的油畫創作技能提升迅速,為其後續的油畫創作在技術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989年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

鄭藝充分運用在伊維爾班研修所學的方法,很快便投入到創作當中,成功完成了大幅油畫【北方】。這幅作品憑借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 1989 年第七屆全國美展中脫穎而出,榮獲了銀獎。這一殊榮讓鄭藝一舉成名,而此時的鄭藝年僅 28 歲,如此年輕便取得這般顯著的成就,實在令人贊嘆不已,也充分展現出他在繪畫領域的卓越天賦和深厚功力。

【北方】 1989年

【北方】這幅作品向我們展示了這樣的場景:一群綿羊正散布在土地上,低著頭認真地尋覓著草根。在畫面中,地平線處於大約三分之一稍高一點的位置。天空萬裏無雲,那淡淡的藍色占據了畫面的大部份區域。

羊群的分布形狀猶如一個寬大且拉長的倒三角形。灰白的羊群、深褐色的土地以及淡藍色的天空,這幾種色彩的分割十分清晰明確,彼此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羊群中的大多數都在專註地低頭覓食,它們的動作顯得自然而又真實。個別綿羊在緩緩前行,仿佛在探索著未知的領域。而在羊群中間,有一只綿羊擡頭註視著前方,它的眼神中似乎蘊含著某種深意。它也許正在與主人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交流著彼此的想法;又或許是在思索著接下來的行動方向,是繼續尋覓食物,還是帶領羊群走向新的地方;也有可能是看見了遠方的某些特別的景象或事物,從而引發了內心的思考和好奇。

【走近永恒】 1994年 亞麻布油畫 160x130cm 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創作大獎

【馳騁的心】 1996年

【凡心已熾】 1999年

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

【北方】這幅作品在全國美展中進行了展出並且獲獎,這對於 28 歲的鄭藝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正是因為這次的成功,他從此開啟了以北方農村生活和北方大地作為主題的一系列創作。

在這個過程中,鄭藝不斷地探索和嘗試,努力尋找當代油畫鄉土題材現實主義的新方向和新途徑。他深入觀察北方農村的生活百態,感受北方大地的獨特魅力,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入到作品當中。

【凡心已熾】 1999年

1996 年,他創作的【步步都是希望】榮獲了徐悲鴻油畫藝術大展的金獎。1999 年,他創作的【凡心已熾】又獲得了九屆全國美展的銀獎。

在【凡心已熾】這幅作品中,刻畫了一家四口並列站立的場景,分別是父母和兩個孩子。他們紅紅的臉龐上綻放著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是如此真摯和動人。曬在地上的玉米以及袋裝的糧食,無疑象征著勞動的豐收,是他們辛勤付出的成果。

再看他們各自的服裝、布鞋,每一處細節都展現著生活的真實。父親那粗糙的雙手,訴說著勞動的艱辛與歲月的痕跡;女兒的憨厚,兒子的活潑,母親的純真,這些特質生動地展現了這個家庭的和諧與溫暖。紀實性地再現了一個勞動家庭的狀態,他們勤勞而善良,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和期待。

從這些樸實無華的形象中,我們真切地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讓生命充滿了意義。此作仿佛是一張勞動間息中的家庭合影,定格了那個瞬間,記錄了當代農民的真實生存狀態,讓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他們的生活氣息。

【熾心已飛】 1999年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優秀創作大獎

【熾心已飛】 2003年

另一組作品呈現的是壯年農民手握釘耙在田間辛勤勞動的畫面,有【熾心已飛】【熾心已飛(二)】【陽光的呼喚】【等待收獲】【多思季節】等一系列作品。其中,尤其要提到的是【熾心已飛】這兩張作品,它們成功塑造了兩位別具一格的形象,這兩位農民竟將釘耙當作琴弦進行彈奏,還仰面引吭高歌。

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誇張的手法,精彩地展現出農民生活的多姿多彩和豐富內涵。他們那激昂的歌聲,在那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裏飄蕩,在廣闊空曠的天空中不斷回響和盤旋。當我們傾聽這歌聲時,深深感受到的是一種源自原始生命力的奮力吶喊。這吶喊仿佛是農民們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的宣泄,是他們內心強大力量的盡情釋放,讓我們切實體會到了那種蓬勃向上、充滿活力的生命力量。

【等待收獲】 2004年

【共享和諧】 2006年

【美麗的夢想】 2008年

鄭藝具備出色的能力,善於捕捉生活裏的各種細節,能夠憑借敏銳的目光精準地把握現實中那些熠熠閃光的美。

2008 年奧運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手舉奧運會火把的宣傳畫以及相關的電視形象可謂是家喻戶曉。那些充滿活力與激情的畫面,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也在廣大農村地區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們,他們看到這些畫面後,內心充滿了好奇和向往,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他們或許想象著自己也能像那些火炬手一樣,在眾人的矚目中傳遞著希望與夢想的火焰,或許暢想著有一天能夠親身參與到這樣盛大的體育盛會之中,感受那份獨特的榮耀與激情。

【美麗的夢想】 2008年

鄭藝在 2008 年創作的【美麗的夢想】這幅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小學生男孩的生動形象。畫面裏,在家門口那條泥濘不堪的道路上,小男孩手舉著一節玉米稈「火炬」。那玉米棒掰開的葉片,形狀恰似一個火炬,充滿了巧思。

雖然小男孩的褲子膝蓋上有著破洞,但他那一身藍色牛仔裝還算整潔。他手舉「火炬」奮力向前奔跑,鮮艷的紅領巾迎風向後飄起,充滿了活力與朝氣。道路上有著大大小小的泥坑,還零亂地散落著玉米稭桿。道路兩旁是郁郁蔥蔥的綠色莊稼,呈現出一衍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無疑是一幅極具代表性的鄉村圖景。這位小學生手舉「火把」,從熟悉的家裏歡快地跑出,沿著眼前的道路勇往直前,堅定地奔向遠方。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仿佛前方有著無數美好的可能在等待著他去探索和實作。那隨風飄動的紅領巾,似乎象征著他內心燃燒著的夢想之火,永不停息,引領著他不斷追逐那美麗的夢想,去擁抱屬於自己的光明未。

【早春】 2005年

【蒼生】 2006年 180x120cm

【眺望新世紀】 2008年

走向新世紀——中國青年油畫展優秀創作大獎

【眺望新世紀】【蒼生】【馳騁的心】【陽光的呼喚】【收獲季節】【秋陽】【稻草人】【天問】等作品,都運用樸實的語言,塑造出了鮮明的農村形象。

這些形象的塑造,既不是刻意地去進行歌頌贊美,也並非用調侃的方式去嘲笑諷刺。而是實實在在、不加任何修飾地把人物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如實地記錄下來。透過這種平實的描繪,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這些平實的形象之中,有一種精神力量在悄然湧動。它激蕩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靈,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就這樣,平凡的畫面與深刻的內涵完美地統一在了一起。

【眺望新世紀】 1998年

【眺望新世紀】這幅作品中的青年農民形象近距離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幾乎占滿了整個畫面的上下頂邊。他穿著沾滿泥土的靴子,皺巴巴的藍褲,中山裝上覆蓋著黃土,衣角被風吹起,頭戴黃色的帽子,這一身無疑是典型的農民裝束。

他雙手插在褲子口袋裏,古銅色的臉上,在陽光的照射下,瞇著眼睛。腳下是田埂上的泥土,身後是樹樁和枯草桿。人物身後的背景是廣闊的藍天。

此作創作於世紀之交前夕的 1998 年。這位頂天立地的青年農民,在藍天下的田埂地裏勞作休息時,靜靜地站立遠望。他的臉上帶著微笑,那微笑仿佛在訴說著許多故事。他仿佛對即將到來的豐收前景充滿了期待,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懷揣著理想,對新世紀的種種可能滿懷憧憬,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稻草人】 2008年

土地、稻草、玉米枝葉,這些看似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物,對於農民來說,意義非凡。它們是農民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條件,是大自然慷慨賜予的珍貴寶藏。鄭藝與這一切在情感上有著千絲萬縷、割舍不斷的緊密聯系。

他懷著滿腔的深情,一次又一次地描繪著這些極為普通的事物,以及平凡的農民形象。也正因如此,逐漸形成了其鮮明的寫實油畫特征。

鄭藝教授在【走向心靈】一文中闡述了他的創作思想:「我熱衷於描繪平凡的事物,運用精巧的筆觸,憑借著對鄉土的深厚感情,書寫平淡生活中所蘊含的哲理。藝術與我的感情相互融合,能夠引領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感受其中的悲歡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