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李商隱一首詩,寫盡人生別離,誰才是誰的唯一?

2024-10-24國風

一、引言

他是為了愛情甘願放棄仕途的輕勢之王,就連白居易都崇拜他,願意來世給他當兒子。有人說,如果能讀懂他的詩,都是傷心人。那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又是多少有情人的共鳴與哀嘆。然而,他卻因為愛情被歷史評價為一個忘恩負義、品行不端之人。他就是朦朧詩的鼻祖、用典狂魔李商隱。

二、李商隱的才華與深情

我們知道,唐詩有三大代表:詩仙李白帶來了浪漫,詩鬼李賀帶來了奇幻,而李商隱則讓晚唐刮起了一股纏綿的愛情風。比如【嫦娥】一詩中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絕美,【夜雨寄北】中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淒美,還有【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朦朧美。每一句都令人驚嘆,出神入化。所以有人說,他是晚唐最有才的詩人,也是最深情的男人,只可惜他生在那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落寞晚唐。

三、李商隱的早年經歷

公元813年,李商隱出生於鄭州滎陽一個小官吏的家中。作為李家的第一個兒子,他的降臨帶給了全家莫大的欣喜。父親給他取名李商隱,字義山,希望他以後能像秦漢隱士商山四皓那般德才兼備,不慕名利。或許正是這個名字的魔力,才讓他以後成為了在夾縫中生存的人。

李商隱五歲就能誦經書,七歲能弄筆硯,是一位妥妥的少年天才。然而,如果不是那場變故,他的人生應該會一直驕傲地過下去。遺憾的是,家中的頂梁柱,父親在他十歲那年便去世了,一下子李家沒了往日的歡笑,徒留一群毫無謀財之力的孤兒寡母在那哭泣無助。從此,年幼的他便承擔起了養家糊口的責任。當別人家的孩子調皮搗蛋玩耍時,他卻要傭書販舂,掙錢貼補家用。傭書就是替別人抄書,販舂就是給別人賣苦力,替人搗米。

四、李商隱的文學之路

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李商隱並沒有自暴自棄。他深知要改變命運,只有勤奮苦讀考取功名。恰巧李商隱有一位學識淵博的唐書,看他天資聰穎,不忍心被埋沒,於是悉心教導他。到十六歲時,李商隱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在此期間還寫下了那首【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首詩本是李商隱寫給暗戀之人的一首愛情詩,後來被沿用成了歌頌老師兢兢業業的名句。

五、李商隱的貴人令狐楚

公元829年,學業有成的李商隱決定前往大都市洛陽闖出一番天地。當時晚唐創作的主流是駢文,而李商隱擅長的卻是古文。因此,文采斐然的他只能默默淪為無人問津的小輩。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際,老天似乎感知到了他的苦楚,讓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貴人——令狐楚。

令狐楚是當時洛陽的一把手,而且他的駢文與韓愈的古文、杜甫的詩歌在當時被公認為三絕。令狐楚對李商隱的才華贊不絕口,將身無功名的他招致自己幕下做了幕僚,不僅把自己一身的駢文絕學傾囊相授,還讓李商隱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绹交友,帶著他結交人脈。這還不算完,李商隱的衣食住行,包括後來去長安科考的費用都給他包圓了。令狐楚儼然是把李商隱當作自己家孩子對待。

六、李商隱的感恩之情

為了感謝令狐楚,李商隱寫了一首詩:

「何曾一夜空吟硯,奉龍韜自蒙半夜傳。一後不見王祥德佩刀。」

這短短的四句詩,他就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龍韜的典故,一個是王祥德佩刀的典故。龍韜是指【六韜】中的第三章【龍韜】,講的是周武王和姜太公講用兵打仗的方法。而王祥德佩刀的典故是晉朝的呂乾有一把寶刀,相傳只有將來能榮登三公高位的人才配得上這把刀。於是,呂乾便將這把刀贈給了王祥,並預言他將來會有非凡的成就。後來王祥的師徒果然通達位置三公,應驗了他的預言。如此際遇,誰人不羨慕呢?但李商隱認為,他能夠得到令狐楚的賞識,並傳授詩文兵法,遠比得到這把寶刀要幸運得多,他感到很滿足。

七、李商隱的仕途之路

公元837年,李商隱在經過長期刻苦學習和令狐楚的舉薦下,終於在落榜四次之後高中進士。然而,這一年年底,令狐楚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臨終之前,令狐楚還不忘提攜李商隱,讓他給自己起草遺表和撰寫墓誌銘。要知道,古代幫人寫墓誌銘都是請那些德高望重之人,更何況令狐楚曾經是宰相。什麽樣的人請不到,直到他對李商隱的用心良苦,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為李商隱的師徒鋪路。

八、李商隱的婚姻與黨爭

令狐楚的離世,也讓李商隱開啟了他艱苦的下半生。當時在處理完令狐楚的喪事後,李商隱收到了時任京元節度使王茂元的邀請,成了他麾下的幕僚。而且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還將女兒王晏媄嫁給了他。但他還不知道,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是要用後半生的悲哀與漂泊來換取的。

稍了解唐史的人,大概知道,晚唐當時的牛李黨爭愈演愈烈,這場明爭暗鬥一直持續了將近四十年,是壓倒大唐的最後一根稻草。令狐楚當時正是牛黨的中堅力量,而李商隱的嶽父王茂元則屬於李黨一派。因此,李商隱的行為就被認為是對剛剛去世的老師的背叛。新舊【唐書】都評價他德行有虧,腳踏兩只船。而且他也很快就為此付出了代價。

在唐代,如果取得進士資格,一般並不會立即授予官職,還需要再透過由吏部舉辦的考試。公元838年,新婚不久的李商隱去參加考試,結果因為人品行不端被除名。一年後,終於透過了考試,本來分配到首都公務員教書郎職位,沒想到又被改派為偏遠地區的縣尉。無辜的遭遇令李商隱十分惱怒,於是他寫下了那首【安定城樓】: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

我本想將來成就一番事業後,帶著滿頭白發歸隱江湖,沒想到卻被你們不停地猜忌。我想李商隱不會不知道朝廷之間的派系鬥爭,但是他自己的路再苦再難也要走下去。

九、李商隱的漂泊生涯

公元842年,李商隱的仕途終於有了轉機。此時的嶽父家所在的李黨勢力也正處於上升期。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李商隱的母親去世了,按照規定,他要回去守孝三年。在此期間,他的嶽父王茂元又突然病故,等他守孝結束後,李黨也失去了寵幸,他的求職之路再一次被擱淺了。

後來為了生計,李商隱去了桂林,投奔了被貶的李黨骨幹鄭亞,同時還留下了那個千古名句: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感嘆,雖然與妻子分處兩地不能相見,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很契合。他的妻子是理解他的。然而,在桂林不到一年,上司鄭亞再次被貶,李商隱又一次失去了工作。

十、李商隱的喪妻之痛

公元851年,與他相伴了短短十余年的妻子也去世了。當得知妻子病重時,他火速趕回長安,卻終究沒能見到妻子最後一面,迎接他的只有空蕩冰冷的房間。曾經的甜言蜜語猶在耳邊,現在卻已是陰陽兩隔。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李商隱都沈浸在喪妻之痛中無法自拔。但是為了膝下的孩子,生活依然還要繼續。

後來,李商隱受西川節度使柳仲郢的邀請,去四川做了參軍。在一個瀟瀟細雨的秋夜,李商隱又一次夢見了妻子。在夢中,妻子問他何時回家。寂寂長夜裏,李商隱從哭泣中醒來,然而斯人已去,唯有淚千行。於是,他淚眼朦朧中寫下了一首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問我何時才能回家,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結束這漂泊的生涯。窗外,秋雨如絲,悄然填滿了庭院的池塘。我期盼著能有那麽一天與你並肩坐在家中的西窗之下,手中撿著靈動的竹花傾訴。這雨夜中,我對你的無盡思念,可是再也不會有那一天了。

十一、李商隱的晚年

轉眼間到了858年,被思念抑郁纏結的這些歲月裏,李商隱老了很多。他的人生有太多的缺憾,太多的無能為力。最終,他留下了那首史上最朦朧無解,卻美到極致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千百年來,無數人想要探明這首詩的真意所在。有的認為是愛情說,有的認為是悼亡說,時至今日卻依舊茫然無解。然而為什麽非要苛求一個標準答案呢?如果你曾深愛過,卻最終逝去,那麽「此情可待成追憶」便是你心中那份無法忘懷的深情。如果你的人生歷經坎坷,那麽這首詩就像是歲月流轉中的一聲嘆息。他告訴你,年華似水,轉瞬即逝,那些過去的挫折都隨著時間的流逝遠去。

所以為什麽非要追求一個標準的答案呢?這首詩的魅力正在於它給予每個人深深的共鳴,讓我們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和情感。這就是它千百年來依舊能夠打動人心的原因。

各位讀者對李商隱的人生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