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還原藝術的張力——感受羅奇充滿生活的柔弱與靜美之魅的作品

2024-04-29國風

【我們應該去水的那邊種幾棵蔬菜】布上油畫 109cm×217cm 2015年

繪畫,尤其是當代中國的架上繪畫,已經很少見到像羅奇這般充滿生活的柔弱與靜美之魅的作品了。

【親愛的,我帶你去尋找那空谷回聲中開放的時間的玫瑰】布上油畫 166cm×380cm 2007年

很久以來,包括架上繪畫在內,當代藝術在面對矛盾分裂的生活現實之際,紛紛強調以拆解形象、突出分裂性的藝術話語來表達藝術家個人內在的生活不安與文化抵抗。無論是借助誇張的變形物體來貼近觀察矛盾的現實世界,還是以破壞完整性的拼貼方式來實作當下生活的再一次重構,抑或放棄架上繪畫傳統而轉向裝置或行為藝術的視覺直觀,可以說,當代繪畫以及絕大多數的當代藝術家,大都把表現藝術內在張力的可能性寄托於藝術語言的顛覆性及其具體手段上,透過精心破壞藝術與生活的現實性視覺關系,傳達藝術家的個人自覺及其極端性文化意圖。在此情況下,人和人的當下生活以及自然完整性開始脫離架上繪畫的視覺呈現傳統,生活的深厚與自然的深靜在遭受技術淪陷的同時,再一次被精神焦慮的藝術家們以自己的方式抽象化了。破碎、死寂、惶惑、恐懼、憤怒、絕望……當代繪畫,乃至於當代藝術進入一個獨異而自我的世界之中,在莫名所以中孤獨地宣泄著藝術家的文化情緒。

【趴在地上行走】布上油畫109cm×217cm布上油畫2010年

羅奇的作品有著不一樣的表達。

審視羅奇的繪畫,我們不由得跟隨他走進那個我們生命中似曾熟悉又仿佛陌生的境地。熟悉,是因為我們曾經在生命最深的地方無言地迷戀過這個靜美的世界!陌生,是我們現在生活世界已經太少這樣的沈靜!幹凈、清冷的畫面,沒有一點雜質地呈現著呼吸勻稱的生命—消失在草場上的小路、生機自然的野草、靜謐的水窪、飄浮的清風、靜止的黑夜,每每都在靜默中吐露生命的氣息,清晰地傳遞著生命完整的呼吸。沒有刻意的誇張,沒有精心設計的乖戾氣氛,也沒有遺世孤立的情緒張揚,卻始終有那一片漂浮在物象臨界點上的曼妙音律,誘發、引導了我們最深的感受—我們在以視覺方式輕觸著羅奇的內心感覺,同時也悄悄地,然而卻是如此撩人地觸動著我們潛在的生命情緒,復蘇了我們深心裏久已睡去的自然之心,重新嘗試在生命感受與當下現實間架設溝通的渠道。

【學林葉子——胡適】布上油畫245cmX80cm2010年

【學林葉子——胡適】局部

我們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藝術特有的那樣一種內在的張力。這種張力既源於羅奇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同時來自這種完整性所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它透過架上繪畫最基本的語言——色彩、筆觸、構圖,在自然生命情緒的沈毅安詳中,向我們悄然傳遞了真正屬於藝術本身的力量——在不事誇張的畫面呈現中,柔弱的光影裏隱藏了幾分生活的永續性力量,直達自然生命內核的沈靜思考彌漫線上條交錯之間而不動聲色:人與自然、生活與文明、文明與現實,現實語境中分裂破碎的種種關系,在色彩與線條的婉轉流動中重新回到它們原始的出發點,在沈靜中積聚,在積聚中迸發。

【回來!抑或永遠走開】布上油畫105cm×205cm2018年

於是,在羅奇的作品裏,沒有激烈抗爭的畫面,反倒生出另一種「反抗性的意味」。這種「意味」以架上繪畫的視覺傳達與感受方式,直接引導了我們的自然感受與生命體悟,帶著我們重新進入生命的流暢與燦爛。顯然,羅奇以其作品不動聲色地實作了對藝術自身張力的堅定還原——藝術的力量並非必然確立在批判性的文化攻擊之上,即便是最溫和的藝術語言,也同樣可以在當下生活語境中完成自然感受的傳達、生命體驗的重建、文化思考的深入。就像羅奇,在「親愛的」細語中,冷靜而帶著幾分迷離氣息的畫面空間毫不做作地表達了人與自然的生命交流、重合,空間構造的完整性不再僅僅滿足於形象本身,而是突破現實中人的生活想象力的有限性,內在完整地構建起一個新的、力量內蘊的自然意象。

【野草世界的陰影是清晰而纖細的】布上油畫 109cm×217cm 2010年

這就是羅奇的作品,一種具有獨特張力的藝術存在。

(文/王德勝)

【請讓我坐在你溫暖的身旁】布上油畫 91cm×178cm 2021年

(來源:畫廊雲媒)

畫家簡介

羅奇, 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廣州美術館館長)。1999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廣州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副院長、廣州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