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書壇巨匠,他的書法奇肆古雅

2024-02-08國風

台靜農(1902-1990),原名台傳嚴,字伯簡,號靜者。安徽霍邱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畢業。早年系"未名社"成員,與魯迅有過交往。台靜農先後任教於輔仁大學、廈門大學、青島大學,結識了胡適、啟功、老舍、傅斯年等名家,而這些名家無一不對他的人品學養高度評價。

1946年去到台灣,擔任台灣大學中文系主任長達二十年,期間亦擔任文學院院長。有【台靜農書藝集】及小說、散文等書出版。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書壇巨匠。台靜農早年主攻文學,一九四六年移居台灣後,書法精進而名聲大噪。河內利治認為四位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中,台靜農應是首位。

台靜農台靜農書法廣泛涉獵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跡,篆、隸、草、行、楷諸體皆精。亦擅篆刻、繪畫。台靜農的行草有自家面目。觀其行草,不難看出倪元璐的巨大影響。

台靜農因曾在輔仁大學時做過啟功的老師陳垣的秘書,所以與啟功交往頗多,相差十歲,但一直保持往來。啟功先生曾說:「台先生最不喜歡王文治的字,常說他‘側媚’,予小子功,也寫了幾十年的字,到現在也冒得了一名‘書家’的虛銜。回憶起來,也曾有過超越張照、王文治的妄想。

但最近在友人家看到一本王文治的自書詩冊,不覺嗒焉若喪,原來今天我連側媚的功力也有所不及。若幹年來,總想念這位老朋友,更盼望再得相見。若從我這薄劣的書藝看,又不免有些怕見他了。最後拿定主意,如果見到他,絕不我的字拿給他看。」此評雖能以謙和律己,但對台靜農又極盡推重。

台靜農嗜書,且善畫梅蘭,書法是他的業余雅趣,這在同代作家中是極為罕見的。他的書法宗漢魏諸碑、倪元璐及鄧石如,舉手投足間狂態盡斂。其行書主要建基於倪元璐,可見飛白,顧盼自得,有瀟散之致,晚年作品因學識滋養,有蒼勁古趣,而慷慨悲歌更能含融於字幅之間,書風奇肆古雅,而含清剛之氣。

張大千對台靜農的書法評價甚高。在他看來,台靜農是倪元璐真正的追隨者。1968年,他把倪元璐的書法【古盤吟】送給了台靜農,並說「頃檢出寄與吾靜農老弟寶玩之」。那麽,也就是說,台靜農臨習倪元璐,得真跡遺韻,展開自有不凡處。

台靜農十四五歲就研習書法,「初學隸書華山碑及鄧石如,楷行則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及【爭座位】」,苦練不輟。

1928年夏在北京參加「圓台印社」,專心從名家學治印。又大力協助魯迅搜集碑帖,見識日長。更值得一提的是,他1933年春結識溥心畬,1937年七七事變後結識張大千,與這兩位被譽為「南張北畬」的當代大畫家探討畫學,並結為終生好友。

他一方面從臨摹王覺斯改學倪元璐,這是受到了沈尹默的影響,因沈氏認為「王書‘爛熟傷雅’」,而台靜農在得見張大千所贈倪元璐書雙鉤本及真跡之後,「也翫其格調生新,為之心折」;

另一方面開始其書學研究,在【梁啟超學術簡表】中設「任公字學」節,引蔣百裏言,評論梁氏書法為「中國楷法線美之極軌」、「字為心畫」、「書道不能磨滅於天地間」。

台靜農以書法、舊詩、繪事、篆刻自遣,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他隸、行、草書俱精,隸書的開闊,行書的蒼勁,草書的頓挫,都是一時之絕。他更發展了倪元璐書法,在倪書中帶入漢隸的古拙筆意,以此追求「字外之字」的境界,寄托日益郁結的家國之思。

書法是藝術的一種,不孤立於其他藝術,尤其與繪畫有血緣。昔人說書畫同源,甚有道理,但一般人觀念,以為繪畫取資於書法,以畫的表現有賴於線條故,卻沒聽說書法也應取資於繪畫。其實書之點畫,即畫之筆墨,書之縱筆揮灑,與作畫之運奇布巧,兩者並無二致。

台靜農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