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這2首古詩詞,寫盡人間悲歡,蒼涼淒美,不愧是唐宋的壓軸之作!

2024-10-12國風

01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chán)潺,春意闌珊。

羅衾(qīn)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shǎng)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原名「李從嘉」,字重光,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是南唐末代君主、詞人。

他是皇室血脈的「千古詞帝」。

少年時,詞風以「男女歡樂」為主,詩詞深沈明朗。

淪為下人後,詩詞以「故國之思」為主,感情真摯,陰郁深邃,充滿淒涼、沈重之感。

這首【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記錄了詞人淪為下人的真實寫照。

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道出了「君王」與「下人」,這兩種「天上」與「人間」的落差,把亡國之君的悲與痛,故國的思與念,寫得哀婉動人,沈痛悲愴!

那一夜,珠簾外,雨聲潺潺,風雨飄飄,芬芳的春意,又在無情的夜裏,悄然雕落。

我躺在床上,涼意侵襲,轉輾反側,即使蓋著羅織的錦被,也受不住五更的淒寒,究竟是心太冷,還是春夜太寒,我也分不清了。

我貪念夢中紅塵,故鄉的梨花,花落滿院,琉璃燈瓦,芙蓉帳暖,美人如昔,春和景明,這是多麽美好歡愉啊!

可惜夢再長,也有碎去的時候,我從夢中醒來,冰冷的夜雨,涼涼的錦被,孤冷的床板,原來我已是他鄉客。

往事不可追憶,可我還是忍不住,倚靠冰冷的欄桿,望一眼,昔日的南唐河山,南唐易主,往昔不再,物是人非。

原來,一念之差,竟是天上人間,離開了故土,再也回不去了!

院裏的落花,隨江水而去,緩緩流淌,一去不復返,而我的時光,也像落花一樣,隨著江水獨自飄零。

過去種種,今夕何夕,一個天上,一個人間!

真是回不去了!

02

登金陵鳳凰台

唐·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是李白的一首登高之作。

與崔顥的【黃鶴樓】,並稱為「登臨懷古」雙璧。

這裏的「鳳凰台」是什麽地方呢?

大唐時期,「鳳凰台」是一個八卦聖地!

有神話傳說、君王故事、文人傳奇,男歡女愛…是一個令人津津樂道之地。

「鳳凰台」位於「金陵」鳳凰山。

這個「金陵」,山川靈秀,文化奇異,與長安、洛陽、燕京,並稱為四大古都。

詩人謝朓(南朝齊)曾言「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說「金陵」有君王氣,是六朝的古都。

「金陵」流傳一段神話,發生在「鳳凰山」上。

南朝劉宋時期,鳳凰台上,有鳳凰盤桓,仙氣縈繞,金碧輝煌,是六朝的聖地,是鳳凰仙境!

那麽,詩人登上「鳳凰台」,是否遇見鳳凰?

詩人說「鳳去台空」,只剩下江水,緩緩流去,晝夜不息。

是啊,鳳凰已去,六朝不再,如今的「鳳凰台」,又是一個什麽境況呢?

詩人說「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詩人站在「鳳凰台」上,仿佛穿越了時空.....

金陵,是「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這六朝的古都,繁華之盛,空前絕後!

你看,東吳殿宇的花草,花香四溢,草木繁盛,已淹沒了荒涼的小道。

放眼望去,荒涼破敗,昔日的宋、齊、梁、陳等的王族,都成一堆黃土,雜草叢生。

接下來,詩人的思緒,又回到了眼前,「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這裏的「三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半落青天外」指形容極遠,看不大清楚。

這裏的「二水」,指被白鷺洲分開的一條河,這條河從秦淮河出發,流經南京後,被白鷺洲一分為二了。

詩人說,「三山」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好像坐落在青天之外。

遠處的江水,被白鷺洲分成了兩條河流,緩緩而去。

面對這樣的壯闊之景,心中本該欣喜,而詩人卻是一片愁,為什麽呢?

大概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裏的「浮雲」,指小人,小人怎麽樣了呢?

詩人說「蔽日」!

這裏的「日」指太陽,古代把太陽當做君王的象征。

如今,小人「蔽日」了,這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

怎能不令人「愁」呢?

在回顧整首詩,氣勢恢宏,情調高遠,真是一首千古佳作,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