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蘇軾筆下的春天,微雨如酥,春江水暖,刻畫一個春意盎然的春天

2024-03-03國風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遠山漸綠的顏色,那是春的語言;

草長鶯飛,絲絳拂堤,看到枝頭重現的雀躍,那是春的呢喃;

向陽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有太多的面目。

在詩詞中,春天是詩人吟詠的物件,一個詩人寫春的詩詞,能達到幾十首之多。

那麽在蘇軾的筆下,春天是什麽樣子的呢?

1、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蘇軾和幾個朋友到黃岡城外的沙湖看新買的農田,返回的途中遇雨,攜帶雨具的仆人們先走了,他們只好冒雨趕路。同行的人都被淋得狼狽不堪,蘇軾卻渾然不覺,寫了這首詞,寫了他風雨中的淡定和從容。

全詞從風雨如晦的陰雨寫起,詞的境界卻異常清麗、澄澈,沒有絲毫的壓抑、消沈、陰郁。詞中蘇軾塑造出了一個履險如夷、憂樂兩忘、禍福不驚、任天而動的自我形象……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蘇軾走過坎坷不平的漫長人生。

2、

【蝶戀花·春景】

蘇軾〔宋代〕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王士禎【花草蒙拾】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同時指出這首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

詞的上闋寫春光易逝帶來的傷感,沒有拘泥於狀景寫物而融入自身深沈的慨嘆。下闋寫得遇佳人卻無緣一晤,自己多情卻遭到無情對待的悲哀。全詞詞意婉轉,詞情動人,於清新中蘊涵哀怨,於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

3、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蘇軾〔宋代〕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蘄水,今湖北浠水,在黃州東。蘄水的清泉寺,下臨蘭溪。蘭溪水出於箬竹山,溪旁多蘭花,故名曰:蘭溪。此詞是元豐五年三月,46歲的蘇軾貶官黃州期間所作。

詞的上闋寫遊清泉寺沿途的幽雅風光;下闋借景生情,激發一段坦蕩、樂觀、令人奮發的議論。此詞蘊含積極向上人生哲理,體現了作者在逆境中仍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4、

【望江南·超然台作】

蘇軾 〔宋代〕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作。

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透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5、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蘇軾〔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這兩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曉景】,現已無從考證。這首題圖詩,著意刻畫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這兩首題畫詩既保留了畫面的形象美,也發揮了詩的長處。詩人用他饒有風味、虛實相間的筆墨,將原畫所描繪的春色展現得那樣令人神往。詩中蘇軾又有新的構思,從而使得畫中的優美形象更富有詩的感情和引人入勝的意境。

6、

【東欄梨花】

蘇軾 〔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如雪般的梨花顏色淡淡,柳樹已長得郁郁蔥蔥,柳絮飄飛的時候梨花也已開滿城。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又有幾人能看透這紛雜的人生。

全詩淡雅自然、渾然天成、聲情搖曳,跌宕有致,用問句作結,更覺韻味悠長。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感情,讓人們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7、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蘇軾 〔宋代〕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

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黃鶯才剛剛懂得開口唱幾句春天的歌,這是一年當中春色最好的時候吧。天空下著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剛剛冒出地面,在微雨裏,眼前覺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遙遠望去,才發現有一層的綠鋪在地面。

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花是不經開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濃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時再觸目傷懷,你我顛倒唏噓、百般感慨在紅英雕零、綠苔如茵之間。

8、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蘇軾〔宋代〕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

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

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熙寧四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禦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元豐二年調往湖州任知州,這首詞在流放期間所寫。

這首詞是寫給東坡老友李公擇的送別詞,詞中蘇東坡一改往日豪邁驕狂之風,立詞於庭院花草枯榮,友人送別的淒哀之境,卻不流於俗艷。「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依然充滿著樂觀向上的精神。

9、

【如夢令·有寄】

蘇軾 〔宋代〕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

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請代我,向東坡舊鄰問候,就說我,羈絆在玉堂深處。問東坡:自從我走以後,又有誰來過?是否雪壓小橋,這斷了來路?我將歸去啊,我將歸去,徜徉東坡,沐浴催耕的春雨。

這首詞中有告慰,有詢問,有揣想,有向往,如面對老友,娓娓談來,親切自然。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在京中新舊兩黨夾擊下,意欲遠離政治漩渦、出知外任的心思。

10、

【江神子·恨別】

蘇軾 〔宋代〕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熙寧十年四月至元豐二年三月蘇軾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隨後調往湖州任知州。元豐二年三月,蘇軾由徐州至湖州途中寫下這首詞。

詞中化用李商隱【無題】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句意,將積郁的愁思註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發了作者對徐州風物人情無限留戀之情,並在離愁別緒中融入了深沈的身世之感。

【註】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