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容齋隨筆】之詩詞叢話,「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

2024-04-12國風

東坡和陶詩

陶淵明有詩:「 榮榮窗下蘭,密密塘前柳。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出門萬裏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當初與你分別,窗下蘭花正盛,堂前柳樹成蔭,並沒有告訴你我會長久地離開。如今客在他鄉,遇見彼此,還未交談,心已沈醉。醉人的從來不是杯中的酒啊。蘭花枯萎,柳樹衰敗,就如曾經說出口的話。

蘇軾和詩:「 有客扣我門,系馬庭前柳。庭空鳥雀噪,門閑客立久。主人枕書臥,夢我平生友。忽聞剝啄聲,驚散一杯酒。倒裳起謝客,夢覺兩愧負。 」有人把馬栓在庭院前的柳樹下,輕叩我院門。庭院空空,鳥雀鳴鳴,客人在門前站了很久。屋裏的我正枕著書做夢,夢見了自己的好友,不願醒來。突然聽到敲門聲,驚醒,夢裏的酒也灑了。趕緊提著衣裳出門迎客。真是愧對夢中沒來得及道別的好友。也愧對門前久候的好友啊。

這兩首詩如同金石合奏,又似出自一人之手,不僅僅是蘇轍所謂的「可以跟陶詩相比」啊。

【思潁】詩

士大夫發跡隴畝,貴為公卿,謂父祖舊廬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復以醫藥弗便,飲膳難得,自村疃遷於邑,自邑而遷於群者亦多矣。唯翩然委而去之,或遠在數千裏之外,自非有大不得已,則舉動不宜輕。若夫以為得計,又從而詠歌誇詡之,著於詩文,是其一時思慮,誠為不審,雖名公鉅人,未能或之免也。

起家於農村的公卿們,認為祖輩的舊屋已不宜再住,因而改造、修建的有很多。又因看病就醫多有不便,好的吃食難以得到,便有很多從村子遷移到了鄉鎮,或從鄉鎮遷移到郡城。只有少數人會輕易丟下父母、家鄉,或去到千裏之外,若不是有極大的不得已,那就不要如此。如果這樣做了,且認為是對的,還寫詩文誇耀,這就是他一時考慮不周到了。即使是大人物,也免不了如此啊。

歐陽修,吉州廬陵人,他的父親葬在鄉裏的瀧岡。歐陽修自己撰寫了父親的墓碑,上面記述了他父親的生平。但他中年時,卻想著前往潁州,並在【思潁詩序】中寫道:「我從廣陵能請求來到潁州,是喜歡那裏的民風淳樸,土厚,水甜,因此有終老於此的願望。近來思念潁州,從來沒有一點點的忘卻。而這種思念也時常記於筆端。開啟舊的詩稿,我在商丘之後的十多篇詩文,都是思念潁州的作品。從中可以看到我的心意。」

另,歐陽修在【續詩序】中說:「自從母親去世,服喪期滿,進翰林為學士,八年之中,辭官回潁州定居的想法雖沒有實作,但從未忘記過。如今,已六十四歲,在蔡州就任,蔡州與潁州接界,因此可作辭官告老的準備。」

這是熙寧三年,第二年歐陽公辭官,又過了一年去世。他在潁州逍遙自在,可惜從未提到過對葬在家鄉的父母的思念。歐陽公生有四子,而他的父親只有他一個兒子。他的四個兒子都成了潁州人,瀧岡之上不再有子孫去看望祭奠。

這是因一代人的顯貴通達,造成了與祖輩遠隔他鄉。每讀此兩篇序文,都為之嘆息。

蘇軾住在宜興,乃是因為免去了汝州地方官職而到那裏居住,這以後從海南回北方,無處可歸,又暫時到了常州,不久便去世了。蘇轍雖住在許昌潁州,但他清醒時立下的遺囑裏,叮囑子孫要把自己遷回家鄉眉山安葬。

黃魯直詩

徐陵有【鴛鴦賦】,「 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 」黃庭堅(黃魯直)對之加以變通,寫出了【題畫睡鴨】,「 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 」黃魯直的末句更為精工。

白居易有【寄行簡詩】,後四韻說:「 相去六千裏,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 」黃庭堅把此詩分為兩首:

「 相望六千裏,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達,何用一開顏? 」書信不通,還有什麽辦法能化解愁容呢?

「 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 」為何到了春天,我一閉上眼,就夢回了家鄉?

白居易的【歲晚】開頭幾句是:「 霜降雨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復本源。 」霜降之後,水退回了山谷,風吹樹葉落回林中。一年到底,萬物回復到它的本源。黃庭堅改動了後兩句,「 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年關將近,蟲子都躲藏了起來。

敕勒歌

黃庭堅在【題<陽關圖>詩】中說:「 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另,他在【書韋深道諸帖】中說:「斛律明月,胡人,不以文章著名。胡人用重兵圍困敕勒川,讓斛律明月作歌以排遣郁悶。臨時所作,卻奇特雄壯,大概是因為唱的是事實吧。」

【古樂府】中【敕勒歌】,是北齊高歡進攻北周的玉璧而失敗,羞憤得發了病,令斛律金唱【敕勒歌】,而高歡自己和唱。黃庭堅詩中所化用的正是此詩,但錯誤地把斛律金當作斛律光,斛律明月名光,是斛律金的兒子。高歡戰敗於玉璧,也不是被困於敕勒川。

白公詠史

蘇軾在【誌林】中說:」白居易曾被王涯所詆毀,被貶官為江州司馬。‘甘露之禍’,宦官作亂殺害了朝臣王涯等人,白居易有詩:‘ 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不明白的人定認為白居易是在幸災樂禍。他不是這樣的人。他是在悲悼王涯等人。」

【白樂天集】中有【詠史】,是他於太和九年所作,其中說:「 秦磨利刃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雲歌紫蘭。彼為葅醢機上盡,此作鸞凰天外飛。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為。 」秦磨刀殺了李斯,齊煮鼎烹了酈食其,而黃公和綺裏季遁入了商洛山中,閑臥在白雲下,唱著【紫芝歌】。有的人在案板上被剁成了肉醬,有人像鸞鳥鳳凰那樣在天外飛翔。離去的人逍遙自在,留下的人可能會被處死,可知禍福並不是上天決定的。

這正是白居易為「甘露之禍」所作,其中的悲嘆之意是很明顯的。

樂天【新居詩】

白居易從杭州刺史分派到東都任散官,有詩【題新居呈王尹兼簡府中三掾】:

「 敞宅須重葺,貧家乏羨財,橋憑州守造,樹倩府寮栽,朱板新猶濕,紅英暖漸開,仍期更攜酒,倚檻看花來。 」

舊宅需要修葺,而窮人家裏沒有多余的錢財。橋是州中太守建造,樹是府內同僚種植。紅色的橋板漆還未幹,樹上的紅花已緩緩開放,期待你帶著酒來,我們一起靠著欄桿賞花。

可見唐朝風俗的動人。若是現在的人居於閑職,修葺舊宅還需要太守和同僚的幫助,定會遭到譏笑和非議,哪裏還會在詩歌中訴說呢?

白用杜句

杜甫有詩:「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 」

白居易有詩:「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參照了杜詩。

詩讖不然

身處富貴,卻總感慨不如意;身強力壯,卻總擔心衰老有病。詩人們認為這些都是不吉利的預言。白居易十八歲時,病中作絕句:「 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少年已多病,此身豈堪老? 」但白居易活到了七十五歲。

青龍寺詩

白居易有詩【和錢員外青龍寺上方望舊山】:「 舊峰松雪舊溪雲,悵望今朝遙屬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動北山文。 」

東坡慕樂天

蘇軾被貶黃州,開始自稱東坡居士。大概是因為他仰慕白居易才如此稱呼自己。

白居易有【東坡種花】詩兩首,「 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 」,「 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又有【步東坡】一詩:「 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又有【別東坡花樹】一詩:「 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 」這些都是白居易在忠州為刺史時所作。

蘇軾在黃州,與白居易在忠州,處境是相似的。回憶蘇軾的詩:

在【贈寫真李道士】中說:「 他時要指集賢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

在【贈善相程潔】中說:「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

在【送程懿叔】中說:「 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 」我與白居易相似,只是沒有歌伎樊素和小蠻。

在【入侍邇英】中說:「 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像白居易一樣,與人世間的緣分終究是淺,而與佛家的緣分卻很深。

在跋語中說:「 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拜中書舍人。某雖不敢自此,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夏享晚節閑適之樂。 」我蘇某雖不敢自比於白居易,但貶居黃州,起用為登州知州,入朝為禮部郎中,忝列為侍從官。仕途的進退,我們是相似的,也都期待晚年能過上安靜閑適的生活。

在【去杭州】中說:「 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 這首詩的序言說: 「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 」

長歌之哀

嬉笑之怒,甚於裂貲,長歌之哀,過於慟哭 。嬉笑比瞪眼更顯得憤怒,長歌比慟哭更顯得悲哀。確實如此。

元稹在江陵病中,聽說白居易被貶到了江州,寫了一首絕句:「 殘燈無焰影憧憧,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起坐,暗風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說:「這詩句別人尚且不忍聽,何況我呢!」

蘇軾做彭城太守時,蘇轍來看他,留下住了一百多天。走時,蘇轍作詩兩首:

「 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

「 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閑臥北窗呼不醒,風吹松竹雨淒淒。 」

蘇軾認為這兩首詩讀了令人心中難受,就和了幾首詩以開解自己。今日讀來,仍覺淒涼。

李頎詩

歐陽修喜歡嚴維的「 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和楊衡的「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洪邁非常喜歡李頎的「 遠客坐長夜,雨聲孤寺秋。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 」。

正值深秋,遠在他鄉,夜晚投宿在孤僻的古寺中,睡不著,坐起來聽屋檐落雨聲。淒涼。此時惆悵的心情,用海水來比喻,並不過分。

詩中茱萸

劉禹錫提到詩中用「茱萸」的有三人,其中杜甫用得最好。杜甫有「 醉把茱萸看 」,王維有「 插遍茱萸少一人 」,朱放有「 學他年少插茱萸 」。

唐朝人的七言詩,用「茱萸」二字的有十多家。王昌齡有「 茱萸插鬢花宜壽 」,戴叔倫有「 插鬢茱萸來未盡 」,盧綸有「 茱萸一朵映筆簪 」,權德輿有「 酒泛茱萸晚易矄 」,白居易有「 舞鬟擺落茱萸房 」、「 茱萸色淺未經霜 」,楊衡有「 茱萸凡作幾年新 」,等等。比起杜甫的詩句,都不及。

張祜詩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繁榮昌盛,被記載的詩歌很多,而張祜寫作的尤其多。

【正月十五夜燈】:「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

【上巳樂】:「 猩猩血染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 」

【春鶯囀】:「 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歌舞來。 」

李益、盧綸詩

李益、盧綸都是唐代的傑出人物。盧綸是李益的表兄,二人曾在秋天的夜晚同住一處。

李益送盧綸的詩:「 世故中年別,余生此會同。卻將愁與病,獨對朗陵翁。 」世事變幻,中年分別。劫後余生,帶著一身的愁與病與你相逢。

盧綸和詩:「 戚戚一西東,十年今始同。可憐風雨夜,相問兩衰翁。 」一別十年,風雨飄搖的夜晚,我們兩個衰弱的老頭,互相問候著。

作詩新奇,且讀來令人心中淒然。

徐凝詩

因「瀑布界破青山」一句被蘇軾指責不好,所以徐凝不被詩人們所認可。然,讀他的其他篇章,也有精彩之處。

【漢宮曲】:「 水色簾前流玉露,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

【憶揚州】:「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相思林】:「 遠客遠遊新過嶺,每逢芳樹問芳名。長林遍是相思樹,爭遣愁人獨自行。 」

【玩花】:「 一樹梨花春向暮,雪枝殘處怨風來。明朝漸校無多去,看到黃昏不欲回。 」

【將歸江外辭韓侍郎】:「 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 」一生中,只有元稹、白居易賞識我。現在沒有人重視平民百姓。淚已流盡,告別朱門,沒有得到一官半職的白頭遊子獨自歸去。此詩寫得很有情致,無怪為元、白所賞識。但俗人錯誤地認為此詩是白居易所作,荒謬地加以贊賞,以致於引起了蘇軾的譏誚。

司空表聖詩

蘇軾誇贊司空閣的詩文高雅,曾列舉他的詩篇中有作為文字法則的二十四韻四十八句,遺憾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其中的妙處。

「 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 」綠樹連線著幽暗中的村子,黃花紛紛飛進了麥田裏。

「 棋聲花院閉,幡影石壇高。 」清脆的落棋聲,院門緊閉,石壇高高,地上鋪著的是幡的影子。蘇軾曾獨自到白鶴觀中,看見滿地的松樹影子,不見一人,才明白了司空閣這句話的精妙之處,只是遺憾其中有出家人的意味。

「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時天。 」

「 雨微吟足思,花落夢元憀。 」

「 坡暖冬生筍,松涼夏健人。 」

「 川明虹照雨,樹密鳥沖人。 」

「 夜短猿悲減,風和鵲喜靈。 」

「 馬色經寒慘,雕聲帶晚饑。 」

「 客來當意愜,花發遇歌成。 」

「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

「 五更惆悵回孤枕,由自殘燈照落花。 」

楊虞卿

劉禹錫的【寄毗陵楊給事】說:「 曾主魚書輕刺史,今朝自請左魚來。青雲直上無多地,卻要斜飛取勢回。 」青雲直上的路已經被擠滿,要想改變,就要從旁飛騰取勢而回。

此處的楊給事就是楊虞卿。當時李德裕為宰相,楊虞卿和蕭瀚等人依附有權有勢的人,上擾朝政,下阻官員,被皇帝所厭惡,於是把楊虞卿等人外放。因此,楊出任毗陵刺史,乃是被朝廷所趕出來,並不是劉禹錫詩中所說的是自請而來。詩人的話,豈可全新。

唐詩戲語

士人下棋、飲酒之時,喜歡參照一些玩笑話。

「 公道世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公道啊,即使再富貴的人,也逃不掉滿頭的白發。這是參照杜牧的【送隱者】詩。

「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是參照李涉的詩。

「 只恐為僧僧不了,為僧得了盡輸僧。 」只怕做了和尚還不能了悟啊。「 啼得血流無歇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這是杜荀鶴的詩。

「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這是鄭谷的詩。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 明年更有新條再,撓亂春風卒未休。 」這是羅隱的詩。

高駢在西川時,建城墻以抵禦外敵,被朝廷懷疑有異心,遷移取鎮守荊南,他寫詩【風箏】表達自己的心誌:

「 昨夜箏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吹將別調中。 」空中傳來的古箏聲斷斷續續,是因為風向的不定。剛聽出什麽曲子想好好欣賞的時候,風又改變了傳來曲子的音調。

俞似詩

英州城北有座金山寺,佛堂後的墻上題有兩首絕句,傳俞似所作,詩句灑脫,字跡遒勁。

「 莫遣韝鷹飽一呼,將軍誰誌滅匈奴?年來萬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燥。 」

「 傳食膠膠擾擾間,林泉高步未容攀。興來尚有平生屐,管領東南到處山。 」繁華中接受令人不安的供養,不允許我追求山林之間的悠閑。但是,興致上來的時候,也會穿著登山的木屐,把身處的山水當作自己的領地。

東坡【羅浮】詩

蘇軾到羅浮山遊玩,寫了一首詩給蘇過,末尾是:「 負書從我盍歸去,群仙正草【新宮銘】。汝應奴隸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 」你不如背著書跟我回到天上,仙人們正草擬著【新宮銘】。你把蔡少霞當作奴仆,我把山玄卿當作兄弟。

蘇軾自己作註說:「唐朝有人在夢中書寫【新宮銘】,並說是由紫陽真人山玄卿所撰寫。又有一人名蔡少霞,夢見有人派他書寫碑銘。」

絕唱不可和

韋應物在滁州,寄酒給全椒山中的道士,並寫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樽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清晨,官舍寒冷,忽然想念身處山中的友人。也許他正在捆綁荊條,準備回去煮仙人食用的白石呢。想舉杯慰問風雨中遠方的他,落葉堆滿空山,又哪裏去尋他的足跡?

蘇軾在惠州,按韋應物這首詩的韻腳寫詩寄給羅浮山的鄧道士:「 一杯羅浮春,遠餉采薇客。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庵中人,空飛本無跡。 」一杯羅浮春酒,送給遠方的采薇人。想著他剛獨自喝完酒,醉臥在松樹下的石頭上。幽居深山的人不容易見著,月光下,只聽到他那清亮的聲音在山谷中回響。這只是在戲弄居住在庵中的人罷了。

劉禹錫有詩句「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為白居易所稱贊。蘇軾摹仿這兩句,寫道:「 山圍故國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蘇軾的才華世人皆知,惟獨這兩首摹仿的詩不能和韋應物、劉禹錫的原作相比。這大概是因為絕唱很少能有和作吧。

張文潛哦蘇、杜詩

杜甫有詩【玉華宮】:「 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不知何王殿,遺締絕壁下。陰房鬼火青,壞道哀端瀉。萬籟真笙竽,秋色正瀟灑。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假!當時侍金輿,故物獨石馬。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冉冉征途間,誰是長年者。 」人在旅途,沒有誰是青春常在的啊。

張文潛晚年,何大圭前去拜見,見他三天裏不停在吟詠這首詩,問其緣故。張文潛說:「這是一首文章教化的詩詞,不容易說清楚。我一輩子在極力摹仿,只有一篇【離黃州】稍微相近,但不能與之相比。」【離黃州】:「 扁舟發孤城,揮手謝送者。山回地勢卷,天豁江西瀉。中流望赤壁,石腳插水下。昏昏煙霧嶺,歷歷漁樵舍。居夷實三載,鄰裏通假借。別之豈無情,老淚為一灑。篙工起鳴鼓,輕櫓健幹馬。聊為過江宿,寂寂樊山夜。 」

張文潛也喜吟誦蘇軾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蘇子由詩

蘇轍有詩【南窗】:「 京城三日雪,雪盡泥方深。閉門謝還往,不聞車馬音。西齋書帙亂,南窗朝日升。展轉守床榻,欲起復不能。開戶失瓊玉,滿階松竹陰。故人遠方來,疑我何苦心。疏拙自當爾,有酒聊共斟。 」

這是蘇轍年少時所寫,蘇軾很喜歡這首,認為它淡然、簡遠,有著詩詞之外的意境。

連昌宮詞

元稹、白居易二人,在唐元和、長慶年間名聲差不多。他們針對天寶年間的事所寫的【連昌宮詞】、【長恨歌】都為人稱道。

然而,【長恨歌】只記述唐明皇回憶楊貴妃的感傷,沒有【連昌宮詞】的鑒戒規勸的意義。

「 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長官清貧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至。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裏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記得楊與李。廟謨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 」很有詩人諷諫的意思,不是【長恨歌】所能及的。

和詩當和意

古人應酬唱和的詩,必須要回答對方所作詩詞的用意,不像如今的和詩局限於對方詩詞的韻。

高適寄詩給杜甫:「 愧爾東西南北人。 」愧對像你這樣四處漂泊的人。

杜甫回:「 東西南北更堪論。 」我哪裏談得上是四處漂泊。

高適又有詩:「 草【玄】今已畢,此外更何言。 」你的【太玄經】已經寫好,此外還有什麽可說的。

杜甫回:「 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 」我哪敢寫【太玄經】呢,不過是寫的賦相似於司馬相如。

嚴武寄詩給杜甫:「 興發會能馳駿馬,終須重到使君灘。 」興致來了能騎駿馬飛馳,終久重新回到使君灘。

杜甫回:「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 」枉在您的旌旗之下,離開城中府邸,路上長滿了茅草。

杜甫寄詩給嚴武:「 何路出巴山」、「重巖細菊斑,遙知簇鞍馬,回首白雲間」 。

嚴武回:「 臥向巴山月落時」、「籬外黃在菊對誰,跂馬望君非一度。 」

杜甫寄詩給韋迢:「 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

韋迢回:「 相憶無南雁,何時有報章? 」

杜甫又有詩:「 雖無南去雁,看取北來魚。 」

往來反復,其間有不盡的味道。

唐藩鎮幕府

唐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大都把藩鎮府的征召入幕看得很重。看韓愈送石洪、溫造二人赴河陽擔任幕職的兩篇序文,就可以知道入幕府的禮儀和規矩。然,幕職十分幸苦,因此也有人不屑。

杜甫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下為參謀時,寫過一首詩【遣悶】呈現給嚴武:「 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束縛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周防期稍稍,太簡遂匆匆。曉入朱扉啟,昏歸畫角終。不成尋別業,未敢息微躬。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 」為什麽要入幕,應該在船上漂泊啊。約束自己是為了報答知己,蹉跎歲月是為了表示忠誠。處處提防只盼能緩緩身退,無奈生性過簡而終將被逐。一早開門辦公,晚上回去天色已晚。根本沒有辦法找個地方稍微休息一下。希望能保全自己,體面地出幕府,可以逍遙自適地生活。

韓愈入張建封幕下為推官時,曾上書張公說:「接受聘書的第二天,府內小吏拿來十多件有關幕府的制度條例,其中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自九月至來年二月,都必須晨入夜歸,若不是因病和有事情便不能出府。這樣的規定我難以做到。若寬容一些,方能使人不失本性。寅時(淩晨三點至五點)辦公,至辰時(上午九點)結束,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再進去辦公,至酉時(下午七點)再結束,以此為常規,也不至於荒廢公務。若能如此,我累死在您府中也不後悔。」

存歿絕句

杜甫有兩首絕句,每首寫一生一死:

「 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玉局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 」最近沒看見席謙下棋,而畢曜舊日寫的小詩仍在流傳。期待席謙再來下棋娛樂,可憐畢曜墓地上的白楊已經蕭蕭。

「 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 」善畫山水的鄭虔已隨風而逝,精於畫馬的曹霸也是滿頭白發。

黃庭堅也有一首:「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陳師道閉門寫詩,秦少遊對客揮毫。不知陳師道現在生活如何,只聽說秦少遊已死在滕州。

唐詩無諱避

唐朝人寫詩,對於前代和當代之事,不避諱和隱瞞,直接描寫和寄托情感。甚至宮廷內的事情也被反復去寫,然而帝王並不認為這有罪。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連昌宮詞】。杜甫這樣的詩篇尤其多,如【兵車行】、【新安吏】、【石壕吏】、【垂老別】、【無家別】、【哀王孫】、【麗人行】等等,都寫明皇時事。李商隱的【華清宮】、【馬嵬】、【龍池】等詩也是如此。現在的詩人是不敢如此的。

【栽松】

白居易有詩【栽松】:「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如何過四十,種此樹寸枝?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

親手移栽來高不足一尺的小松樹。此時的我已處晚年,而松樹生長緩慢。人生七十古來稀,我還能看到它長大成蔭的樣子嗎?

玉川子

韓愈有詩【寄盧仝】:「 玉川先生洛城裏,破屋數間而已矣。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昨晚長須來下狀,隔墻惡少惡難似。每騎屋山下窺瞰,渾舍驚怕走折趾。立召賊曹呼五百,盡取鼠輩屍諸市。 」住在洛陽城的盧仝,只有破屋幾間,長須的男仆和老掉牙的奴仆。男仆去縣衙告狀,說隔壁惡少常騎墻頭偷看,嚇得院裏的人跑折了腳趾。官員抓捕了惡少,並殺了示眾。

盧仝如此貧窮,家中又無女色可圖,隔墻的人哪裏會不知道呢?若惡少為了偷看沒牙的老仆而喪命,可以說是白死了。故,每讀此詩,都不覺失笑。

【盧仝集】中有篇【有所思】:「 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妖如花。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夢中醉臥巫山雲,覺來淚滴湘江水。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

如此來看,韓愈的那首詩應該也有疾風之意吧。

五十弦瑟

「 錦瑟無端五十弦 」,有人認為「錦瑟」二字是令狐丞相侍兒的小名。李商隱這首詩的內容是寓言,但不知「五十弦」的說法起源哪裏。

劉熙【釋名】中解說「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樂,蓋空國之侯所作也。」

段安節【樂府錄】中說:「箜篌是鄭、衛之音,因為它是亡國的樂聲,所以稱之為空國之侯,也稱坎侯。」

吳兢說:「漢武帝依琴的聲調另造了坎侯,是因它每一撥弄都合乎節拍。後被訛傳為箜篌。」

【史記.封禪書】說:「漢朝公孫卿對武帝說:‘伏羲讓素女彈五十弦的瑟,音調悲切,伏羲叫停而素女不停,所以劈破了瑟成為二十五弦。’於是,漢武帝召集樂工制作二十五弦的瑟和箜篌。」

應劭也說:「漢武帝令樂工開始制造器皿。箜篌瑟從這時開始。」

所以,「空」並不是國名。【莊子】說:「魯遽調整瑟的音調,二十五根弦都動了。」就是根據此言。【續漢書】中說漢靈帝穿著胡服制作箜篌,是不對的。

昔昔鹽

薛道衡有詩【昔昔鹽】:「 垂柳覆蓋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織錦竇氏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常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鳳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一去無訊息,那能惜馬蹄。 」采桑子的秦氏女,織錦的竇家妻,她們和丈夫遠隔關山,虛度歲月,獨守空閨。女子的魂魄像夜間的喜鵲飛向了遠方,無法入睡,靜靜地等著天明。昏暗的窗上落了蛛網,空屋的梁上有燕子築巢的泥土。前年,丈夫們經過了代北,今年又去了遼西,至今杳無音訊。難道他們只是因為愛惜馬蹄才不趕著回家嗎?

唐朝的趙嘏在此基礎上作詩二十首,其中一首【燕泥】:「 春至今朝燕,花時伴獨啼。飛斜珠箔隔,語近畫梁低。帷卷閑窺戶,床空暗落泥。誰能長對此,雙去復雙棲。 」

「媚賴吳娘唱是鹽」,「鹽」指的是歌詩,如稱「吟」、「行」、「曲」、「引」一樣。

緇塵素衣

陳與義有絕句:「 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相逢京洛渾依舊,只恨緇塵染素衣。 」江南的萬株梅花,又盛開了。我們相遇在京城洛陽,一切依舊,只是遺憾被塵土玷汙的白色衣服。

晉陸機有詩【為顧榮贈婦詩】:「 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 」南朝齊謝元暉有詩【酬王晉安】:「 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 」都用的這個典故。

詩詞改字

王安石有絕句:「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吳地有人家中藏有他的草稿,最初是「又到江南岸」,「到」被圈掉,註明「不好」,又改為「過」、「入」、「滿」等,改了十多次,最後才定為「綠」。

黃庭堅有詩:「 歸燕略無三月事,高蟬正用一枝鳴。 」其中的「用」字也改多次,「抱」,「占」,「在」,「帶」,「要」。

元勛家裏有黃庭堅手寫的蘇軾的【念奴嬌】,其中有幾處與現在傳唱的不同,如「浪淘盡」作「浪聲沈」,「周郎赤壁」作「孫吳赤壁」,「亂石穿空」作「崩雲」,「驚濤拍岸」作「掠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作「多情應是笑我生華發」,「人生如夢」作「如寄」。

李長吉詩

李長吉(李賀)有詩【羅浮山人詩】:「 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想剪開瀟湘之地的一尺天空,吳地的女子不要說吳刀已經生銹。杜甫【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 寫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李賀不是襲用別人詩句的人,應是偶然相似。

澗松、山苗

寫詩、作文都應該有所依據,參照古意時,若能別出心裁且通暢,自然能傳於後世。

左思有詩【詠史】:「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沈下停。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澗底的松木郁郁蔥蔥,山上的小樹整整齊齊。直徑一寸的樹身遮住了松樹的百尺枝條。世家子弟居於高位,英俊的人才屈居下停。這是地勢的高低造就的局面,而地勢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

白居易有詩【續古】:「 雨露長纖草,山苗高入雲。風雪折勁木,澗松摧為新。風吹此何意,雨長彼何因?百尺澗底死,寸莖山上春。 」雨露滋潤山上的小草,澗底的樹苗長得高聳入雲。風雪吹折了高大的樹木,折斷的青松成了柴火。為什麽呢?百尺青松在澗底死去,一寸小草卻在山上欣欣向榮。

白居易的【續古】用意來源於左思的【詠史】,但在含蓄頓挫上面則比不上了。

題詠絕唱

錢紳大夫在錫山所居住的漆塘村建造了四座亭子,取名「遂心」、「望雲」、「芳美」、「通惠」。他的舅舅蔡天任題詩四首:

【遂初亭】

結廬傍林泉,偶與初心期。佳處時自領,未應魚鳥知。

【望雲亭】

白雲來何時?英英冠山椒。西風莫吹去,使我心搖搖。

【芳美亭】

高人不惜地,自種無邊春。莫隨流水去,恐汙世間塵。

【通惠亭】

水行天地間,萬派同一指。胡為穿石來?要洗巢由耳。

油汙衣詩

洪邁十歲時,經過衢州的白沙渡,在岸邊破敗的酒店墻壁上,看見兩首絕句,【犬落水】與【油汙衣】。【犬落水】寫得世俗,不足以被傳抄。【油汙衣】寫得很有意思:」一點清油汙白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饒洗遍千江水,爭似當初不汙時。 「

一滴清油弄臟了白衣,留下的斑點令人生疑。任憑你如何清洗,都無法再回到當初潔白之時。

洪邁寫道:」甚愛其語,今六十余年,尚歷歷不忘,漫誌於此。 「

ps:碼字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