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屬於秋天的湛藍

2024-09-03國風

作者:黎荔

每到秋天,就會想到一個「湛」字。

湛,從水,甚聲。本義指清澈透明,為深沈及水深貌。組詞比如:湛明(清瑩明亮);湛冽(清冽);湛波(清波);湛清(清澈);湛然(清澈的樣子);湛湛(清明澄澈的樣子)。翻開中國古詩詞,發現古人也很喜歡用「湛」字。如屈原【楚辭·招魂】:「湛湛江水溪上有楓,目極千裏兮傷春心。」東晉詩人謝混【遊西池】:「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宋代蘇軾【行香子·過七裏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清代詩人謝芳連【孟夏山中晚坐】:「石林湛雨氣,山月連陽暉。」這些詩詞中,有的是寫遠邃無邊的晴空天色,有的是寫天光水影的湛藍色。歸屬於傳統青色系列的湛藍為大自然的色彩,色調明靜氣清,色感賦予人們愉快舒暢的感覺,所以深得詩人們喜愛。

要呈現出「湛」這種澄淡的顏色,既需要明亮剔透的陽光,又需要清明平靜的水色。有時,「湛」也可以是清澄的月色。比如李白【姑孰十詠】之【桓公井】中提到「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就是描寫秋天冷泉倒映清湛的月色。石壁上積出冷冷的蒼苔,井中的寒泉中沈著一片孤月,不用一「湛」字,何以融匯同樣至清至徹的寒泉和冷月?湛藍又象征暗夜裏無限深邃的虛色,如陶淵明【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圖中詩】:「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詩人揮手告別岸邊的友人,舉棹西行。這時,新秋月上,涼風乍起,夜中景象澄澈空明,天宇空闊無垠,平靜的江波上閃映著月影。詩人如此著力描寫這秋江夜景,正是為了展現自己役事在身、中宵孤行之苦,面對著夜景的明凈清虛,陶公表達了一種厭棄仕途、欲投冠還鄉、歸返自然的感受。

為什麽每到秋天,會想到一個「湛」字?因為,我總感到「湛」有一種澄澈清冷的寒意,浸、漬、沈沒於碧波之中,所生出的無盡的深沈和盈滿。古人對色彩大都敏感,他們感受到湛藍是屬於清冷的色調。如古典名著【西遊記】第十五回中的「涓涓寒脈穿雲過,湛湛清波映日紅」,是作者施耐庵描述臘月寒天裏,朔風凜凜下,蛇盤山鷹愁澗中滑凍河水的顏色。此處,懸崖峭壁崎嶇路,叠嶺層巒險峻山。此時,臘月寒天,朔風凜凜,滑凍淩淩。為何叫鷹愁澗?皆因溪澗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以為水中倒影是同類,紛紛擲水身亡,因此喚作鷹愁澗........鷹愁澗,不是世間有的東西,只有開悟的人才會來到這裏。被貶下凡的西海三太子小白龍,被觀音菩薩救後,在此處等待取經人。而唐僧一行要過此澗,也必須收服神龍,才能做得到。

龍是水中精,道家謂水中真金,也即坎卦中的一點真陽。小白龍燒了玉帝賞賜的殿上明珠,就是遺失了自己的真陽,所以三太子犯了死罪,幸虧觀音菩薩的啟示,明白有不死之路,因而在鷹愁澗潛養性靈,等待取經人的到來。鷹愁澗清澈無比,纖塵不染,就是由於龍子在這裏的緣故。因此,人只有心裏清凈了,道理透徹了,才能見到「鷹愁澗」。到了鷹愁澗,就可以見到龍子。道家修煉金丹,最重視水中金,取得水中金,人就能做到清心寡欲。唐僧的馬是凡馬,凡馬到不了西天,因而被龍子吃掉。龍馬可不是凡馬,龍雖然在水中,但它是水中真陽,是坎卦中間一陽爻,乃是乾卦中爻,是水中真陽。唐僧得到白龍馬,鷹愁澗的水神就把唐僧師徒度過河去了。你很難想象,如果鷹愁澗不是一泓幽谷澗水,涓涓寒脈,湛湛清波,世間罕見的徹底澄清,這裏怎麽可能點化白龍、意馬收韁,成為龍子歸真化馬形之處?

鷹愁澗收服心猿意馬的,豈不是這天光水色的清徹湛然嗎?就像一到秋天,混濁的雲、燥熱的氣,一日一日消解,天空漸漸湛藍,變得透明、清澈、深邃,大地逐漸冷肅,人也不再汗淋淋,氣喘喘,欲望無窮,心神不寧了。

秋天,經常是這樣的天氣,雲如雪白絮棉,變幻著柔軟的形狀,天如水洗般湛藍。擡頭望,一架飛機從頭頂上飛過,那一道閃亮的銀色的軌跡,輕盈地劃過湛藍的長空。走在那樣的天空底下,人仿佛平白長高了幾厘米,肺變闊了,擡擡腳就可以平地彈起一般。在秋天的水岸邊,水光瀲灩,水色湛明。坐在樹蔭下,陽光從枝葉縫隙裏灑到眼皮上,點點金光閃爍。只聽見林濤在大風中起伏,如同潮水此起彼伏。那一刻時間和天地似乎停頓,靜止了,卻又格外寂靜空明。

秋天深了,享受秋風幽幽的撫摸,將身體從腳到脖子都浸在那無比透明的秋之湛藍中,你好像也有一匹白龍馬,從心湖中翻浪躍出。得到了白龍馬,就找回了自己的本心真意。不在於是否最終抵達靈山,而在於,要踏上屬於自己的取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