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歷史的天空莊子、荀子、韓非子、陰陽家以及「外儒內法」

2024-03-15國風

以前我們介紹了孔子的反對者墨子和不同於儒家之道的楊朱,以及老子的道家學說,還有孔子的繼承者孟子的哲學理念。

那麽在老子以後, 莊子 對道家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呢?儒家在孟子以外的地方有什麽樣的變化呢?我們先來談一談道家第三階段的代表人物莊子及其思想。莊子的名字叫做莊周,戰國時期宋國人,坐落在如今山東和河南交界處的一個小國。除此之外,我們對莊子的生平其實並不大了解,莊子與孟子的時代大致相同。眾所周知,莊子是個深居簡出的人,不過那個時候他的理論還是很有名的。

莊子

據史記記載,楚威王對莊子很是欣賞,所以特意送了一份賀禮,讓莊子去當楚國的宰相。莊子對使臣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死去了3000年的龜,供奉在祠堂之中。使者說,是的。莊子開口問道,據說這只烏龜被一顆金色的蛋包裹著,用一個精美的盒子裝著,看起來很是高貴。使者說,是,很尊貴。莊子又問道,你告訴我,這只神龜生前成天在淤泥中遊來遊去,是不是太低賤了?使者回答,的確如此。莊子又問,你覺得這只烏龜會不會甘心被殺死?他是希望被供奉在高貴的祠堂,還是甘願在骯臟的淤泥中遊來遊去的?使者答。他當然更喜歡活著。莊子哈哈大笑,那就對了,我寧願當個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想去當什麽宰相。這則故事就反映了莊子所渴望的人生境界,那就是逍遙。

【莊子】一書的開篇就是【 逍遙遊 】,他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他的理論也非常的豐富。在這篇文章中,莊子喜歡給人講故事,告訴人們怎樣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快樂。從莊子的角度來說,如果是一只烏龜,那就讓他好好的遊吧,如果是一只鳥兒,那就隨他自由自在的飛。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天性,服從他們,各司其職。

我們人類要想得到快樂,就必須服從並行展自己的天性,如果強迫統一,削足適履,只能帶來苦難和不幸。雖然說逍遙遊的生活理想很好,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畢竟一個人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之中,不可避免的會被一些外在的因素所左右,人的快樂總是被很多因素所限制。

莊子很清楚這一點,最重要的是一種完全的自由,一種真正的快樂。但到底要 怎麽做才能實作這種真正的逍遙遊,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安寧呢?這就是莊子哲學的精髓,也是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莊子把他叫做齊物論。 在【逍遙遊】的總論當中,莊子把兩種幸福和自由區別開來,一種是相對的自由與幸福,一種是絕對的自由與幸福。

他用【列子】的故事來解釋這個問題,據說有一位列子能夠駕馭風行15天,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不過這還是需要風才能飛行,因此莊子認為他的幸福還是有一定的前提和條件的,是相對的。在列子之上還有一種人,他能夠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變,以遊無窮。這樣的人在莊子看來,就是他心中的至人、神人、聖人。他可以掌控天地間的一切規則,可以掌控六氣的變化,可以在無限的空間中遨遊,它不需要任何憑借,他才是絕對的自由,絕對的幸福。

不過,難道真的有莊子所說的這種人嗎?在莊子的論辯邏輯中是存在的。我們普通人不能想象也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是因為我們受到了限制,不能從更高的維度去看問題。正如小鳥不能想象一只大鳥能飛多高那樣。不過,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麽一個人要如何成為一個超越了局限的人,成為至人、神人、聖人呢?

莊子對這一點的看法是,我們必須超越狹隘的視野,達到無限的觀點。那麽怎樣才能有有限的認知提升為無限的認知呢?莊子用人籟、地籟、天籟三種不同的概念來解釋這種認知的不斷發展。人賴是指人為制造的聲音,地籟是指風吹動萬物的聲音,兩者都是在特定的外在環境下發生的,而天籟之音則是人籟與地籟得以發生的原因以及造化之音。

莊子的看法是,人們每天所持有的看法都是單方面的、相對的,就像風從不同的方向穿過巖石的裂縫時所發出的不同的響聲。意見不一的人難免會產生分歧。在這種狹隘的視野中,我們的爭論很明顯的不能理解事物本質。

莊子的觀點是,只有站在更高的起點,才能真正的超越,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打破彼此的二元對立認知模式。根據 齊物論 ,彼與此相對的比,彼有自己的是非,此也有自己的是非,彼此互換位置還有各自的是非,這樣的迴圈就像是一個輪回。而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就是不能故意的反對,也不能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場,而是要走到道的核心。進入道的核心,就像是站在一個圓的正中央,可以看到這個圓的每一個點,而他自己卻不受這個圓的影響。

就拿坐一張桌子來說,從桌子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制作的行為。但是從樹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淪陷性的行為。說制作和毀壞都是從事物的局限觀出發的,從道的觀點來講建築和淪陷都是相對的,沒有什麽是絕對的。因此我們才會明白,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意義,而沒有一種事物是沒有價值的。微小與巨大,美麗與醜陋都是一體的。

莊子說,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這種境界不但解決了道家早期提出的問題,也解決了如何避免傷害、超脫凡塵的痛苦。這是因為, 人生之苦莫過於對死亡的恐懼。莊子的哲學雖不能讓人永生,但卻能讓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人生,人在失去的時候一定會有收獲。 據說莊子在他的妻子死後曾經鼓盆而歌。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誇張,但卻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來減輕情緒,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安寧。

我們對孔子、孟子等儒學思想進行了梳理。先秦時期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除了孔子、孟子,就是荀子。 荀子 是戰國末期趙國人。荀子批判的接受並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思想和理論。我們之前提到過, 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的典型代表,他主張王道與德治,對人類抱有積極的期望。 至於 荀子 和孟子正好相反,也代表著儒家思想的另一種發展,那就 是現實主義的儒家學說

首先, 荀子 與孟子所說的性善論觀點不同,他 主張人性惡, 他在【性惡篇】中說,人若要想成為一個美善的人,就需要人為的改造。許多人都在批判荀子說他是在貶損人性善。荀子的學說也有他的優點,這是一種文化哲學,一種教養哲學。他把 人類所有的善良和寶貴的事物都歸於人類的勞動和創造。 荀子以此為基礎,確立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就是人要在天與地之間 用後天的行動來定義自己

荀子在【天論篇】中說,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奇誌,夫是之謂能參。 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人與天地是一樣的重要。這一點與孟子所說的 盡心知性、知性知天 的觀點相違背。

荀子認為天、地、人是宇宙中有三大勢力,他們必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需要去講和探究什麽天,因為那是對天的職責的冒犯。雖然荀子的人性論和孟子的觀點不同,但也贊同他,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的觀點,然而他們的立論依據卻截然不同。

孟子相信人的 仁、義、禮、智 是與生俱來的,只要把這四個部份都開發出來,就能夠成為聖人。但對荀子來說,人不但出身不具備善端,而且還具有十足的惡端,比如說不斷謀求自己的利益和快樂。但是,荀子對人類的認知能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相信只要知道了 仁、義、法、正 的本質和含義,就可以成為和禹一樣的人,這是人向善的奇跡。

孟子的觀點來說,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是因為他的人性是善良的,而荀子認為,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是因為人的智 。孟子、荀子為何如此費力地談論人性呢?這是因為人性理論常常是社會學的基石,必須明確,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在性惡論的基礎上,荀子說,人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社會,能夠有道德,就是因為人類必須團結在一起,才能征服其他的生物,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因為一個社會組織必然要有某種行為準則來運作。這也是荀子特別重視禮節的原因。

一方面, 理智的目的在於節制人的欲望,劃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是一種實用主義的辯解。這一點與墨子很像 。而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是因為它有後天的理智,雖然禽獸有父子,有牝牡,但那是自然規律,人有父子之親,男女之別,但這是一種社會關系。

荀子也相信在人類社會中最主要的是禮樂文化,就拿文化來說,喪禮是其中之一。荀子對死亡的理解是 視死如視生 ,喪禮可以讓人在緬懷死者的情感中體會到忠信、愛敬之道。然而,荀子不相信禮節能起到感化諸神、產生風雨、預測未來的作用,相反,他覺得這是在表達一種慎重和憂慮之情。

至於樂,荀子將其視為德育的一種手段,相信音樂節拍與曲調都能打動人心,凈化心靈。荀子的禮樂曲奇,迷信色彩,具有實用主義的特征。荀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這種寫實的心態對後世法家大師韓非子的影響很大。 荀子的關門弟子有兩個,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 。前者在軍事和政治思想上幫助秦始皇實作了中國的統一,而後者則是法家的領軍人物。這為統一的政治意識形態奠定了理論基礎。

說到這裏,又遇到一個問題,荀子的學生何以能成為法家之代表?這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社會環境劇烈變化的時代。

西周【禮記】中說,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這個體系的存在是因為西周的封建社會相對簡單,靠著血脈和人脈的力量才能維系社會。每一個分封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地盤,那些貴族的家族其實都是半獨立的,他們在處理社會和對外問題時,通常都是按照不成文的君子協定,也就是禮來行事。

然而到了周朝晚期,封建制度逐漸瓦解,一些貴族失去了土地,失了爵位,一些普通的百姓則是從政治和社會中走到了更高的位置,而在這個時候,國家間的戰爭也在不斷的升級,國家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政府來對付戰爭。

在那個時代,有些傑出的人對政治有了很深的了解,他們都是諸侯謀士,有些人更是做了宰相,而他們的本職大部份都是法術之士。隨著法術之士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他們的學說也漸漸的形成了法家思想。因此,法家並非一位法律學家,而是一位具有組織與領導力的專家。凡是想要成為領袖的人都會意識到法家思想非常有利於組織民眾,但也有很大的專制傾向。

韓非子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南韓的公子,是荀子的弟子,著有【韓非子】55篇。這位才華橫溢的法家大師最終卻是死在了在他的思想指導下完成統一的秦國,這恐怕出乎了他的意料。

比韓非還早,法家有三大流派,一派是慎到的勢派, 重視強調以強權知識來治國。另一派以申不害的術派 ,最重視術,主張用權術來治理國家,第三派是商鞅的法派 ,最重視法,主張 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韓非子覺得這三者缺一不可,他認為明主應當公正無私,依法行事,用人時又要像鬼一樣讓人捉摸不透。當然了,這也需要利用勢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此三者皆帝王之具也

韓非子主張在治國之道上,先要以法來教育民眾,使他們知道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事不應該做的。當法律頒布以後,皇帝要對人民的所做所為進行監督,因為他們可以對犯法的人進行處罰,對遵紀守法的人進行獎勵。君王不一定要用自己的品德去影響別人,也不需要有什麽特別的天賦和道德,只要運用一套法家的誠信就能治國

從用人上看,韓非子的學說是荀子論證思想的一種套用,他強調 循名而責實 ,也就是說,一個君王的職責就是把一定的頭銜和職位交給一個合適的人,而不是為他的工作方式而煩惱。只要完成了任務的就獎賞,否則就懲罰。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一個資質平平的君王,也可以做到 無為而無不為。 從這一點上來說,道家和法家是一樣的。

然而在政治上,法道兩家卻是最大分歧的兩家。 道家提倡社會的絕對自由,而法家提倡的是絕對的社會控制 ,所以說都希望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然而, 道家的無為政治仍然依靠聖人,而法家則更多地依靠程式和體制 。相比之下,儒家在對國家的管理上更接近於法家,但是二者的不同之處是,孔子提倡以仁、義為道德感化,以禮樂來教育人們, 儒家致力於把傳統的貴族禮儀套用於民間,以提升民眾的道德水準,而法家則是將平民的刑罰擴充套件到了貴族,從而降低了貴族的道德水準。從這一點上講,他們都是當時的革命家。只不過儒學更註重理想主義,而法家更註重現實主義。

從漢朝到清朝,大部份國家政權都采取了一種 外儒內法 的統治方式。可見,法家思想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歷朝歷代都是外儒內法。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實際上依賴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結合、儒法互濟。事功與倫理,是歷代帝王的兩大手段,也是構成外儒內法的重要成因。

一般而言,儒學重仁政,講究倫理勸導,而法家講法制,重在事功,彼此糅雜,早已難分彼此。從這一點上來說, 道門和佛門是一樣的道理,就如佛門之觀音菩薩是道門之慈航真人,普賢菩薩是普賢真人,文殊菩薩是文殊廣法天尊,三清四禦五老,佛祖和觀世音菩薩便在五老之列,早已是難分彼此,是故,佛本是道。 當年心學聖人曾經提出過三教合一的說法,追根溯源,佛門在傳入中原後首先被附於道門,後則依附於儒門。直到數百年後,佛門才逐步自成一家。佛門弟子借儒道兩家之學闡發佛學,當初佛門內部出現的‘六家七宗’的爭論便是由此而來。

我們在之前已經提到過許多關於實際政治和生活的思想家的學說,但是先秦的哲學家們除了老子、莊子之外,幾乎沒有提到過形而上的問題。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會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去探索和思考這個世界的本質,而宇宙理論雖然看起來很抽象,但實際上卻和最實際的政治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國古代關於宇宙構造與起源的理論有兩種基本思路,一條是關於陰陽家的,一條是由不知名的儒家作者們所撰寫的【易傳】。陰陽家主要講五行。陰陽家的術數思想分為六種:第一種是天文,如有28宿的吉兇,第二種是歷譜,如一年四季等,第三種是五行,是組成世界的五種基本物質內容,叫五德,第四種是蓍龜,是預測占蔔吉兇的方法,第五種是雜占,第六種是形法,如後來的風水命理等。

這裏我們主要講一講易經和易傳。我們知道,古代的先民們習慣於把宇宙中的各種現象的相互作用聯系起來。

易經最初也是一種占蔔之術,其中最重要的八卦和64卦大概是在周代初期被創造的,其模擬的最有可能是蓍草占卦。最初,人們用蓍草的數目推斷奇數和偶數,而現在則是以八卦和64卦中的連線和斷線來表示占蔔,其步驟與方法是先用奇偶的組合得出各爻,然後再對照易經讀出卦辭和爻辭,就可以判定吉兇了。

易經是一本很古老的經書。而易傳是儒家學者不斷對易經進行新的詮釋,有些新的詮釋涉及到了倫理層面,有些則涉及到了形而上學。在形而上學方面,易傳中最重要的就是道的觀念,但是這個道與老子的道不一樣,老子的道是無法言語的。而易傳的道是可描述,可形狀和把握的,更準確的說,易傳所講的道,一方面是宇宙中所有的東西都有自己的原理,諸如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指萬物作為整體的那種道。

系辭下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這是宇宙的最大成就,其中生出萬物的事物在形而上學中稱為陽,被創造出來的事物叫做陰,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對宇宙誕生的直接描述。易傳還對用以描述宇宙的話語進行了闡述,比如易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種觀點成為了儒家的形而上學和宇宙理論的依據。易傳所代表的儒家形而上學看似是在探討更多的抽象問題,卻在實際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首先,易的概念是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化,事物要想達到完美,就得在合適的位置、合適的時間、合適的程度上執行,這就是易傳裏所謂的 致中和 。這種致中和的觀念在中庸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一般人看來,所謂的中庸之道,就是指什麽都要取中間,做事不徹底,這是大錯特錯的。

真正的中就如黃金分割一般恰到好處。因此,在中庸裏有這麽一句話,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他的所有的願望和情緒都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那麽他的內在就會和諧,他的靈魂也會健康。這同樣適用於一個社會。這是因為一個社會的和諧與秩序取決個人能否被適當的滿足,而且中庸的庸指的是平凡,如同衣食住行哪樣,人倫和道德也是日常的一部份,是普通恒常不變的道理。

由此可見,儒家的形而上學和道家是有區別的,他沒有從日常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道家的形而上學更多的是一種自然之道,而儒家的形而上學則是一種社會之道,盡管在這個社會之道的後面還有一個更為抽象的宇宙理論。由於時間的關系,就解讀到這裏。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先秦諸子學說的晚期發展,包括莊子、荀子、韓非子、陰陽家,還有儒家的形而上學, 所有的理論都在試圖拯救周朝末年的亂局 ,這就是他們的理論所具有的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些富有生命力的思想資源記錄了秦朝在統一中國以及漢朝不斷鞏固統一的歷史行程中,並與新時代的學術思潮融為一體,這就是新社會運作的理論依據。那麽新帝國的哲學是怎樣的呢?先秦諸子的學說在漢朝是如何呈現的呢?

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秦朝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濃厚的一筆。

首先是秦始皇造就了中國的大一統,這種大一統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也許有人會說,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時期,但人們在思想上已形成了一種統一的思維,習慣了有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人們普遍的相信分裂是錯誤的。與此相對應的是大秦帝國一統天下之前,其哲學思想已顯示出一種面向世界和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那個時候所謂的天下就是整個世界。

孟子早就說過一統天下的方法了 。梁襄王曾向孟子請教,怎樣才能使天下安定呢?孟子說,定於一,統一的時候就安定了。梁襄王又問,孰能一之,誰能完成這種統一呢?孟子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可是從歷史上看,孟子說錯了,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就是一個喜歡殺戮的人。孟子和梁襄王之間的對話折射出中國哲學的世界性,在儒家的理論中,這就是 治國平天下 。這種觀點在四書之一的【大學】中體現的最為明顯。大學這篇經典作品傳說是孔子的徒弟曾子寫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這篇文章的內容後來被簡化 成三綱領八條目 。這裏面三綱領的中心思想就是 明明德 ,傳播光明的美德, 親民 ,使人棄舊圖新, 去惡從善 ,這是明明德的方法,止於至善,也就是達到完美的境界,這是明明德的目的。八條目的核心則是 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呢,這些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 齊家、治國、平天下 是修身的目的,這是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社會上盡忠職守,他的人格才能得到最後的圓滿。

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這一點。要盡到治國平天下的重任,人不一定要成為一國之君,只要是作為國家的一份子,盡忠職守就可以了,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他是以一種天下的哲學高度來看待世界的。當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在【大學】裏的表述卻是最有條理的,在這種治國平天下的大一統思想的主導之下,秦朝之後再也沒有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不過各種學說在新形勢下依然不斷發展融合,這一點首先體現在漢朝各時期的意識形態模式上。這一觀念的形成與董仲舒有關。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說過,不嗜殺的人能一統天下。從秦國一統來看,他好像說的不對,不過從秦朝短命來看,孟子說的似乎又有些道理,一個完全依靠暴力和殘酷思想的國家是不可能持久的,但是要是一個王朝或一個國家長久的存在下去,就必須有一種立國和治理的學說。

大秦以後,漢朝又恢復了統一,董仲舒的思想就是漢朝的國家制度。先秦末期,各家學說都有一種妥協與融合的傾向,董仲舒的理論也是如此,他把陰陽的形而上學與儒家的社會政治相結合,以證明人的所有行為這一切都能從尚德的行為中找到基礎。他認為首先要構建一種關於天人交感的宇宙理論,然後再從人的本質出發,形成自己的社會和政治理論。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董仲舒關於宇宙的觀點。董仲舒的思想中特別突出了陰陽五行相結合的思想,他認為宇宙由天、地、人、陰、陽和五行這十種成分組成,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董仲舒與陰陽家的觀點相同。認為木主管東方和春季,火主管南方與夏季,金主管西方與秋季,水主管北方與冬季,土主管中央並扶助木、火、金、水。而陰陽的盛衰遵循著一定的軌跡,這軌跡繞著四方迴圈,形成了春夏秋冬。

關於天、地、人、四季和陰陽之間的關系。董仲舒說, 天道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 是故天之道以三時成生,以一時喪死。意思是說,天是好德仁慈的,一年中有三個季節是最適合活下去的,只有冬天是殘酷的。

就像人一樣,老天也是有情緒的,人和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人都是天的復制品,所以人比宇宙中的其它動物更高。 天地人萬物之本 也, 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 只有人類所創造的文明與文化才能使整個世界得以實作, 天地有陰陽之分,而人的心也有兩種元素,一種是性,一種是情。 從狹義的角度來看,性和情是對立的,一個是陽,一個是陰。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性也是包含情得。董仲舒就人性問題提出了反對孟子性善論的觀點,他強調人為和教化,這和荀子很像,但是他並不贊同荀子的性惡論,認為教化是性的衍生。換言之,性本身也有善的一面。因此,無論是孟子還是荀子,都只是強調了某種本性。

董仲舒又是怎樣以宇宙與人性來建構倫理說的,董仲舒用的是類比的手法,他認為天地執行都是有規律的,社會也是一樣。

在古代,人們將不變的社會關系叫做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董仲舒挑出前三個作為三綱。除此之外,他還將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與五行,金木水火土對應起來,認為人類五德所遵循的倫理法則與五行四時的運轉規律是一致的。

當一個人的道德操守發生問題時,他該如何處理?董仲舒認為這就需要借助外力來調整了,這意味著人類應該被教育。政府的功能是協助發展人性,王者以慶賞罰刑為四政,這四政對應春夏秋冬四季,當一個社會政治犯下嚴重的錯誤時,就必然伴隨著自然的意象,例如地震、日食、月食、旱災、洪水等等,這些都表明了人與神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所以站在王座上的人都是受上天的命令。

當你發現大自然中出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你就得馬上糾正,不然的話,你可能會丟掉整個天下。我們在之前談到了鄒衍的歷史哲學,也就是五德終始得學說,董仲舒對此作了修正,主張王朝並非以武德以三統,即黑統、白統、赤統。從這個角度來看,夏朝就是正黑統,商朝是正白統,周朝則是正赤統。然而董仲舒卻提出了一個貌似古怪的理論,他主張周王朝並非由秦漢兩代直接繼承,而是由孔子所繼承。董仲舒認為孔子並非真正的君王,但他是一個合法的王,他用【春秋】書寫君權,這是天道運轉的一部份,這為後世孔夫子地位的不斷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格局,從而為漢王朝的一統天下提供了理論依據。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現在就來詳細的討論一下,漢代的思想理論發展,他的發端源於反對法家的思潮。從先秦末年開始,統一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代采取了法家的戰略,透過強力的手段強化了意識形態的統一性,從而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不過他們很快就被消滅了。

漢朝吸取了先秦覆滅的經驗,沒有采取什麽過激的手段,但是思想統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漢武帝最後采納董仲舒的意見,將儒學作為正式的理論。與秦朝相比,漢朝的政策更加的積極和溫和,並沒有禁止任何的教義,而是要求所有想要成為官員的人都要學習儒家和六經。

有意思的是從民間的私學變成了官方挑選官員的理論。孔子也是從中國第一個私人老師成為了第一位國學老師。盡管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但在漢代儒家內部已經分裂為兩大陣營。一種是文學派,他們宣稱自己掌握了秦王朝焚書以前的典籍。還有一種是董仲舒代表得經文學派,他們所使用的經書是用漢朝字型寫成。孟子等先秦儒學就是這樣說的,孔子作春秋就是在行使天子的權利。

漢朝經文學派董仲舒對此進行了擴充套件,他們相信孔子實際上是被任命為天子的,這可以說是漢朝的儒家理想主義延續。孔子就是受此一派的影響,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儒家裏有理智的人就對這種說法提出了異議,他們把孔子看作是一位既非神又非王的聖人,因為他繼承了偉大的文化遺產,而且還給他帶來了新的精神,就是這種觀點的學者,在孔子這裏就形成了古文學派。

古文學派在西漢後期得到了劉歆的大力擁護,後來楊雄、王沖等人也提出了類似於荀子、道家的自然宇宙觀。古文學派的這些學者以一種令人震驚的科學精神與經文學派的偶像崇拜、天人感應理論相抗衡。

而與此同時,道教也在崛起。在獨尊儒術之前,漢代的治國理念始終是道家的黃老學及無為而治。這是因為經過了這麽多年的戰爭,民眾們都需要休養生息,但是當一個民族重新開始生產和經營的時候,道家的哲學就被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