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最美春日詩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024-03-16國風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是初唐詩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張若虛詩作傳世的並不多,【全唐詩】僅存兩首,但質素奇高,其中的一篇【春江花月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美譽,聞一多評價【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詩篇題目便情景交融,引人入境。春、江、花、月、夜,這五種意象,逐一鋪開,又緊密相連,勾勒出最動人的良辰美景,令人神往。【春江花月夜】又宛如一幅清新古典的水墨畫,無處不散發出清雅壯麗的意境。

詩人開篇即擒題,描寫江潮連海,月共潮生的景色。春日的江潮聲勢浩蕩,洶湧的碧波蕩漾著奔向大海,江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靜靜地從海的邊際慢慢升起,好像要與潮水一起湧出來。在壯觀的景象、宏偉的氣勢中他將這潮水寫得與眾不同,有明月潮水活潑輕快的動態美和鮮活的生命形象。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緩緩流淌,寂靜的夜色中,月光照射在鮮花、綠樹上,好似撒上一層潔白無瑕的雪花,而點點白雪閃爍著皎潔的光。詩人輕揮一筆,便將春江月夜中的奇妙之「花」點染開來。妙筆生花,月光恬淡,詩人洞悉月光的唯美和變幻:月光似薄紗籠罩這世上的一切,皎潔的明月光使春江月夜顯得分外恬靜幽美。

詩人將筆墨凝註於孤月,不禁讓人想起張九齡的那首【望月懷遠】,因月光灑落憶起遠方佳人而情不自禁地感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古人總是舉頭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創作出流芳百世的詩詞佳句,用以寄托對天邊戀人、親人的思念。

詩人兩次寫月,初生月的朦朧,高懸月的皎潔,並由此引發思古之情。「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面對這一輪江月沈思,心中感慨萬千又充滿了迷惘。江邊上是什麽人最初看見的這輪月亮,而江岸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開始照耀著人?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又叫人無法解答。

生命到底起源於何時?詩句中充滿了哲思,更充滿一種超前的宇宙意識。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一代一代沒有盡頭,不斷地繁衍,此時的江月和彼時的江月一樣,亙古不變。而這與劉希夷的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如出一轍,年年歲歲繁花依舊綻放,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各不相同。張若虛感嘆人生匆匆而過,而只有江月長存於世;劉希夷感慨事物依舊,而人生易老。這裏的代代,年年,疊用了兩次,更突出了詩文的音節韻律美,給人一種清峻真切之感。

孤月懸在夜空中,不知等待著什麽人,清淺的月光下,只見長江湍急的水流不停地奔騰遠去。隨著月色的濃厚思緒的變遷,詩篇縱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為深遠寬廣的境界。

江月等人不得,江水無情東流去,詩人由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景象,引出下半篇人物之間的離愁情思。人事變遷而江水依舊東流,這茫然的自然景象,渺小的人類又如何控制呢?也只是徒留感傷而已。

繼而,詩人描繪了月夜中思婦與遊子分隔兩地的情形。遊子如白雲般飄然離去,思婦站在離別的地方憂愁等候,一邊是遊子的漂泊,一邊是思婦的相思,詩人用設問描寫出了一種充滿相思離愁的情景。

畫面開啟,兩個鏡頭、兩個空間、兩種相思離愁,重合在一首詩裏,將離愁別恨寫到極致。在此明月之夜,是哪家的遊子坐著一葉扁舟在漂泊之中?又是誰獨自在那月明如水的小樓上深深思念?

樓上不停遊移的月光,照耀著早已因良人離去而懶得再用的梳妝台。月光照進門簾,離愁別緒更加縈繞於心懷,明月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躲不開這離愁苦思。這時遠行的人互相望著月亮,但是有再多的情懷對方也聽不到,真想隨著月光去照耀著他。可是,即使能像鴻雁那樣飛翔萬裏,也無法帶走思婦的思念之情;明月下,春江裏,魚兒在水中不斷地跳躍,激起陣陣波紋又有何用。

寥寥數語,離愁別恨抒發得情真意切。昨天夜裏夢見落花飄零,可惜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是身在他鄉不能回家。江水奔流不息,仿佛要把春光流盡,水潭上倒映出思念的月光。不知不覺月已西斜,月兒慢慢下沈,隱入海霧裏,碣石與瀟湘的遊子隔著千山萬水。夢裏花落,江水奔流,青山綠水,月兒西沈,這思念的月光又何嘗不殘忍呢?

不知有幾人在這輪月光下回家,而我只有望著那西落的月亮,讓思念灑滿了江邊的樹林。人間離情萬種都在那月夜花樹上搖曳,在這樣激蕩的情思裏結束全篇,情筆生花,景生情,余音旋繞,勾人心魄,讓人深感惆悵,不舍得詩的完結,更不舍那一抹空靈而幽美的月光。

詩篇中江與月出現數次,每次皆不相同,兩個景象被反復拓展,不斷深化昇華。月之變幻,神秘,皎潔,明媚,輕柔,縹緲,嘆惋……盡在其中。試問世間誰能把一輪江月寫到如此清雅迷離,不經意間卻奪人心魄的地步?

唯有「詩真艷詩,才真艷才」的張若虛一人而已。

「山月不知心裏事」,而張若虛卻知道這月亮的心事、月下的故事。一輪明月千古未變,月光下變化的人一直在演繹著不同的歲月,有的對著月亮發表誓言,有的在月光下相思,有的舉杯邀請,有的對著月影流連……

【春江花月夜】,就如同那輪光耀古今的江月一般,不朽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