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影響人生命運的一首詩,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2024-08-29國風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是一首有故事的詩,直接影響了孟浩然的人生命運。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園詩人,一輩子沒有步入仕途。他難道真的一心想要隱居山林嗎?不是的,起碼他在40多歲的時候還想著科舉入仕,或者有人推薦他走入官場。

史書記載,孟浩然在不惑之年的時候前往長安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在考試中落敗,他的詩句卻在長安受到了認可。孟浩然在長安結識了很多熱愛詩歌創作的人,其中就有大詩人王維。他們二人一見如故,常常在一起討論創作問題。

接下來的一段故事只存在於野史之中,其真實性有待考證。有意思的是,如果這件事真實存在,恰好可以說明孟浩然為何堅定地選擇隱逸生活。據說,有一次王維私下裏邀請孟浩然去翰林院陪他聊天。翰林院是官署衙門,孟浩然作為布衣之身進去,還是要遮掩避諱一番的。正當孟浩然和王維在翰林院私聊的時候,唐玄宗到了翰林院。匆忙之間孟浩然躲到了床底下,眼看著誤會就要鬧大了。

王維不敢欺君,就說出了實情。恰好孟浩然的詩名滿長安,唐玄宗就讓孟浩然賦詩一首,看看他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文思敏捷。於是就有了這首【歲暮歸南山】,至於為何影響了孟浩然的人生命運,讀這首詩就知道了。

詩中寫道,科舉失敗後情緒低落,曾經想過直接在宮門前上書,展露才華。想了又想,還是沒有這樣做。回終南山吧,那裏有一間草屋可以居住。科舉落榜並非是朝廷識人不明,而是他本人才華有限沒有達到朝廷錄用的標準。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和很多朋友開始漸漸疏離了。白頭發越來越多,年紀越來越大。時值歲暮,新春將至,本該高興的時候,心中充滿矛盾糾結,常常夜不能寐。睡不著的時候,看著松樹影子和月光投射在窗戶上,四下裏一片寂靜。

這首詩很好啊,拍了唐玄宗的馬屁。說唐玄宗是聖明天子,他聽了應該龍顏大悅啊。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唐玄宗在他的詩中只聽到了懷才不遇、空虛落寞。這一點讓唐玄宗受不了,他始終覺得全天下有才華的人都已經走入朝堂。他開創了一個盛世,怎麽可能埋沒人才呢!唐玄宗對孟浩然說,你誌在山林不在官場。想要隱居是吧,以後別想著科舉入仕了。

就這樣,孟浩然回到終南山,到老也沒有重返繁華長安。他被皇帝攆走,從此與仕途無緣。雖然無法證明確有其事,不過憑唐玄宗那種驕傲自信的性格,像是他能幹出來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