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閣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書法集帖,編刻於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一般認為,【淳化閣帖】以編次於淳化年間而得名,因刻版深藏禁宮秘室,故亦稱【淳化秘閣法帖】,簡稱【閣帖】,被譽為「法帖之祖」。全書收入歷代帝王、名臣和書法家一百多人,墨跡約420件。
【淳化閣帖】是流傳至今年代最久遠的一部叢帖,被譽為中國書法史上的「聖經」。所謂法帖,就是傳統法式,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
【淳化閣帖】共十卷。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二、三、四卷為歷代名臣書,第五卷是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為王羲之書,九、十卷為王獻之書。
淳化閣帖(明肅府本)卷六
王羲之書一
王著-宋
法帖第六。王羲之書一。適得書。知足下問。吾欲中冷。甚憒(憒)。向宅上靜佳眠。都不知足下
來門。甚無意,恨不暫面。王羲之。知欲東,先期共至謝吳處。雲何欲行?想忘
耳。過此如命。差涼,君可不?今日實顧不?遲面,力知問。王羲(之)。
比奉對,對兄以釋。豈一。汝不可言,未知集聚日,但有
慨嘆。各慎護。前與嫂試求屏風,遂不得答為也。
奄至此禍,情願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
日月如馳,嫂棄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兄靈柩垂至。永惟崩慕。痛貫心膂。痛當奈何計。慈顏幽翳垂卅年。而吾勿(勿)。不知堪臨。始終
不發言。哽絕。當復奈何。吾頃至,勿勿。比加下。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
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恒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旦夕都邑。動靜清和。想足下使還。具時州將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數使命也。謝無奕外任。數書問。無他。仁祖日往。言
尋悲酸。如何可言。伏想嫂安和。自下悉佳。松上下至。乖隔十八年。復得一集。且悲且慰。何物
喻嫂疾至篤。憂懷甚深。穆松難為情地。自慰。猶小差。然故勿(勿)。冀得
涼漸和耳。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
下所雲。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具。此諸賢粗可。時見省。甚為簡闊。遠頃異。多小患。而吾
疾篤。不得數為嘆耳。宰相安和。殷生無恙。時面兄。當宣兄懷。
啖豆鼠傷如佳。今送。能啖不。得足下旃罽。胡桃藥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
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誌。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秋中感懷,異雨冷,足下各可
耳。胛風遂欲成患。甚憂之。力知問。王羲之頓(首)。又不能不痛熙薦亡。政爾復何於求之。度政當求之內事。余理不
絕。求之一條。當有冀不。信罔然。前塗願具(--)誨之。以悟其心。疾不退。潛損亦當日深。豈可以常理待之。此豈常
憂。不審食復何如。雲肌色可可。所堪轉勝。復以此慰。馳竦耳。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
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
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
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
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嚴君平。司馬相如。揚子雲。皆有後不。夫人遂善平康也。足下各可不。冀行復
面。王羲之頓(首)。想小大悉佳。蔡家賓至。君情感益深。唯當撥遣之耳。知足下散勢小差。此慰
無以為喻。雲氣力故爾。復以悒怛。想散患得差。余當以漸訊息耳。吾頃無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
所啖。而猶有勞務。甚劣劣。昨得熙廿六日書。雲患氣。懸情。知足下連不快。何爾耿耿。善將
適。吾積羸困。而下積日不斷。情慮尚深。殊乏自力。不能悉。小佳。更致問一一。適修載書。平安。
羲之白。奉告慰。反側。伏想比安和。伯熊過。見之悲酸。大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白以具。羲之白。送此鯉魚。征與
敬。耶不在不。乃邑邑不。月半哀悼兼至。奈何(奈何)。得告承復下。懸耿。至勿(勿)。願不具。王羲之再拜。今遣鄉裏人往口具也。
行成旅,以從是月也。景風司至,星火殷宵。伯趙鳴而載陰,爽鳩習而揚武。時可以升高遠望,禮可以出宿餞行。有
詔具寮,爰開祖。廿二日羲之報。近得書。即日又得永興書。甚慰。想在道可耳。吾疾故爾沈滯。憂悴解日。面
近。不具。羲之報。四月廿三日羲之頓首。昨書不悉。君可不。腫劇憂之。力遣。不。羲(之)頓(首)。闊別稍久。眷與
時長。寒嚴。足下何如。想清豫耳。披懷之暇。復何致樂。諸賢從就。理當不疏。吾之朽疾。日就羸頓。加復風勞。諸無意賴。促膝未近。東望慨然。
所冀日月易得。還期非遠耳。深敬宜音問。在數遇信匆遽。萬不一陳。旦極寒。得示。承夫人復小欬。不善得眠。助反側。想小爾。復
進何藥。念足下猶悚息。卿可不。吾昨暮復大吐。小啖物便爾。旦來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頓(首)。卿與虞休意。書有所
問。足下旨。為致誠答。令旨意致來。勿忘此意自決。今以資嚴。知小大疾。連念勞心。四月五日羲之報。建安靈柩
至。慈蔭幽絕。垂卅年。永惟慕。痛徹五內。永酷奈何。無由言昔。臨紙摧哽。羲之報。吾昨得一日一起。腹中極調適。無所為憂。但顧
情不可言耳。侍中書。徐侯遂危篤。恐無復冀。深令人反側。敬豫乃成委頓。令
人深憂。適知十五日問。清和為慰。復得南後問。不想二庾速至。雲始興奴長就。令人邑邑。想無所至耳。
還具示問。追尋傷悼。但有痛心。當奈何(奈何)。得告慰之。吾昨頻哀感。便欲不自勝舉。旦復服散行之。益頓乏。推
理皆如足下所誨。然吾老矣。余願未盡。唯在子輩耳。一旦哭之。垂盡之年。將無復理。此當何益。冀小卻漸消散耳。省卿書。
但有酸塞。足下念顧言散。所豁多也。王羲之頓(首)。不得臨川問。懸心不可言。子嵩之子來。數有使。冀因得問。示之。
得袁。二謝書。具為慰。袁生暫至都。已還未?此生至到之懷。吾所也。想小大皆佳。知賓猶爾。耿(耿)。想得夏節佳也。念君
勞心。賢姊大都轉差。然故有時嘔食不已。至足言年衰疾久。亦非可倉卒。大都轉差為慰。以大近不復服散。常將陟厘也。此
藥為益。如君告。適太常。司州。領軍諸人廿五六書。皆佳。司州以為平復。此慶慶可言。余親親皆佳。大奴以還吳也。
冀或見之。司州供給寥落。去無期也。不果者。公私之望無理。或復是福。得大等書。慰心。今因書也。野
數言疏。平安定。太宰中郎。近因得裏人書。想至。知故面腫。耿(耿)。今差不。吾比日食意如差。而髀中故
不差。以此為至患。至不可勞。力數碼。令弟知問耳。疾患差也。念憂勞。王羲(之)頓(首)。
想弟必有過理。得暫寫懷。若此不果。役期欲難冀。臨書多嘆。吾不復堪事。比成此書。便大頓。
廿日羲之頓(首)。節日感嘆。深念君增傷。災雨。君可也。仆可耳。力數碼。王羲(之)頓(首)。
定聽他母子哀此。遂不還。可令未也。適重熙書。如此果爾。乃甚可憂。張平不立勢向河南者。不知諸侯何以當
之。熙表故未出。不說(說)。荀侯疾患。想當轉佳耳。若熙得勉此一役。當可言。淺見。實不見今時兵。任可
處理。二謝在此近終日。不同與此。嘆恨不得方回。知爽後問。令人怛(怛)。
淳化三年壬辰歲十一月六日奉聖旨模勒上石。萬歷四十三年乙卯歲秋八月九日。草莽臣溫如玉,張應召奉肅藩令旨重摹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