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郭嘉講透【孫子兵法】33:人生的幹法,就是不斷埋伏筆!

2024-04-01國風

13人生的幹法,就是不斷埋伏筆

原文:

以虞待不虞者勝。

譯文:

隨時有作戰準備而對付沒有準備的軍隊,就能勝利。

郭嘉講解:

「虞」,有預判、有預備、有準備,未雨綢繆的意思。

有句俗話是這麽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戰場上,敵人不但防你,而且要挖空心思害你,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加害於你。

三國時期,魏國討伐吳國,先鋒滿寵率領先頭部隊到達積湖這個地方,與吳軍隔水相望。

滿寵對部下將領說:「今天這麽猛的風,賊軍一定偷襲,火燒我軍大營,我們要做好防備。」於是部隊時刻警惕,做好防偷襲的各項準備。

夜半時分,吳軍果然拍了一支部隊來燒營,滿寵給吳軍來了個反偷襲,打得吳軍敗了也沒緩過神來。

一名優秀的將領帶兵打仗,做到常備不懈是基本素養。

戰國時期的著名將領吳起,有句名言,叫作「出門如見敵」。出了家門就如臨大敵,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刻也不放松警惕。

孫老師說:」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能寄希望於敵人不來打,我先做好準備,萬一他來也打不敗我。

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換個角度看,不抓訓練、不能準備的軍隊,即便機會來了,也抓不住,也沒辦法取勝。

我們經常聽到、自己也經常說的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孫老師的第二個意思。

打仗也好,經營公司和人生也罷,這一條都是樸素的真理。

小說創作中有一種手法,叫作「草蛇灰線,伏脈千裏」,不斷埋伏筆,不斷吸引讀者往下讀,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曹雪芹先生寫【紅樓夢】,把這種手法用到了極致,經典的偵探小說,比如【福爾摩斯探案】也是如此。

人生的幹法,就是不斷埋下伏筆。

一個階段為下一階段埋伏筆,然後辛勤耕耘,等機會來了,時機成熟了,摘下桃子。

這一點很關鍵,咱們需要用心體會。

14和老板多溝通、勤匯報

原文:

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譯文:

將帥有才能而國君幹預的,就能勝利。這就是五條預知勝利的辦法。

郭嘉講解:

預見勝利的五條辦法,這是最後一條,也就是那句俗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馬法曰:「進退惟時,無曰寡人。」根據形勢來決定進退,不要管國君說什麽——這是不是太單純了?!

在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家是君王的,他有所有權,而戰爭情況再特殊,也沒有特殊到連君王也不能過問戰事了。

孫老師開篇說,兵者,國之大事,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君王對關系自己生死存亡的事情,全權委托給將帥,自己不發表意見、不幹預,一點可操作性也沒有。

更何況,君王還有一群文臣、奸臣。將帥根據戰場形勢做決定,即便是正確的,但如果和君王、朝臣的看法不一,事後也會被彈劾、清算。

漢宣帝時,七十多歲的趙充國受命出征西羌。

西羌人在四川、雲南一帶活動,而且和匈奴等部落勾結,為患中國。

趙充國率部「擒賊先擒王」,滅掉了帶頭鬧事的先零部落及其首領,戰事進入一個新階段。

百聞不如一見,出自趙充國出征前和漢宣帝的談話。

宣帝問平亂之策,趙將軍說,臣需要到達戰場後深入了解情況後,才能制定相應的對策。

平定先零部落後,趙充國認為,對於作亂的部落,不能光打,應采取剿撫並重的策略,寫了報告,命人快馬呈報給宣帝。

於是趙充國和漢宣帝、朝廷的辯論開始了,可忙壞了傳遞書信的騎兵,因為漢宣帝有很多問題要問趙將軍,來來回回一萬裏是有了。

趙充國在前線、一線,而漢宣帝和朝臣在長安,在後方,相隔千裏,他並沒有君命有所不受,而是有問必答,最終漢宣帝和朝臣都認可了他的方針。

曾國藩率湘軍和太平軍幹,鹹豐皇帝經常問戰況,曾國藩也是有問必答,而且經常上折子主動匯報戰況。

所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理想情況,這條路行不通。

而可行之道是,匯報、匯報、解釋、解釋,像毛主席評價趙充國的那樣,敢於堅持真理,能說服皇上采納自己的意見。

這叫做向上管理。

商場如戰場,職場也像戰場。

咱們誰沒做過職場人,在職場,在公司,作為管理者,特別是高管,要多往老板辦公室跑,多溝通,勤匯報。

充分了解老板的想法、意圖,充分解釋自己的建議、意見、行動方案,中間溝通問題、溝通進度,這樣才能一條心,做事一條心。

這一點,咱們也要用心體會。

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或者分享一下吧!也請關註「長睫毛郭嘉」,多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