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中國人更看重統一,與西方文明相反,從春秋戰國起就刻在國人心裏

2024-01-25國風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深刻影響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統一為什麽是人心所向】

「認可統一、看重統一、追求統一」,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組成部份。為什麽我們會有這種民族精神?它有多方面的原因。

我們之前說過,有經濟方面的原因——治水;有安全方面的考量——抵禦外敵;最後還有價值觀方面的原因。這種價值觀我把它概括成,對「一」的看重,對「多」的質疑。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他的文化是各有特色的,他的價值偏好也不一樣。

(古希臘城市雅典的復原圖)

比如說西方文化或者叫做西方文明,他們在「一」和「多」的關系上,對「多」是比較看重,對「一」是比較排斥的。這樣一個偏好源遠流長,在奠定了西方文明基調,所謂的古希臘時期,這種偏好就產生了。

古希臘有個哲學家叫赫拉克利特,他就說過這個話,叫「不同產生和諧」,不同就是「多」,「多」才和諧,反過來「一」就是單調,就是不和諧。

西方當代的一位哲學大家——羅素,他也有類似的表達,叫「參差多型,乃是幸福的源泉」。什麽叫參差多型?就是豐富。豐富以後,我們各種的需要就能得到滿足,就幸福。

所以從這種對「多」的一種價值偏好出發,整個西方社會它就發展成了現在的多元社會。

(無論是地中海還是整個歐洲,並未能實作真正的統一)

相比之下我們中國,就對「一」是比較看重,比較推崇。這樣一種價值偏好,在奠定我們中國文化基調的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我們春秋時期叫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家各派雖然有不同的見解,但是也有相同點其中一個相同就是對「一」的推崇,對「多」的質疑。

比如說墨家,墨子就說過這句話叫「尚同」,意思是崇尚相同、崇尚一樣。

到了儒家,這方面孔子也講過很多類似的觀點。比如孔子說過,大同;定於一;天人合一;平天下;大一統,等等,說明他也是看重這個「一」。

而在這方面闡述的最多、最完整的是道家。在道德經裏邊,老子寫的這句話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春秋戰果時期百家爭鳴)

莊子也講了類似的觀點: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他也說過,萬物一府、萬物一齊,萬物與我為一。

在我們整個中國春秋時期,即便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他們都認可「一」。

從文化偏好「一」出發,落地到政治生活裏邊,法家就把他跟統一,這樣一種政治的結構聯系起來了。

李斯就說過類似的話,叫「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秦朝完成了中國的第一次統一)

前面「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就是一種統一的狀態。後面幾句話「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是講統一這種狀態的價值,也就是統一好,不統一不好。

這種觀念到今天,對我們每個中國人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說我們一講「統一」,它的反面叫什麽?我們取一個詞叫做「分裂」,這裏邊就有玄機。

要從文字的角度上來講,統一的反義詞它不應該是分裂,應該是「分立」,這才是比較對應的一個詞語。那為什麽我們不叫分立,要用分裂呢?因為分立是個中性詞,各個東西組合成一個整體叫統一,他們沒有成為一個整體,各自待在那裏就叫分立。它只是一種實證性的客觀描述,沒有價值判斷的內容在裏面。

(分裂與分立,詞語意義不同)

但是把分立拿掉,換成分裂,價值判斷就出來了。什麽叫分裂?舉個例子,我手裏拿著一個杯子,沒拿穩掉到地上打碎了,裂了、壞了,各部份處於正常來說不該在的位置,這叫分裂。所以在我們中國人意識裏邊,我們根深蒂固的東西,都跟我們源遠流長文化是相聯系的。我們普遍認為 「一」是好的,所以「統一」是好的,「多」是有問題的。

我們從「多」出發,落實到國家意識形態裏面。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實作統一,我們認為是不好的,這叫分裂,有著敗壞的意思。

最後整個收攏起來看,我們中國對統一的認可,它的原因多方面、源遠流長,也深刻的影響了我們整個中國人的一種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