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從茲雲月裔,漂泊生江湖」,淺談南宋遺民詞雲意象的家國意蘊

2024-07-11國風

引言

「雲」和「遺民」心理雖屬兩種不同的物件,有著本質的差別,但「雲」的物理力與詩人心理力之間存在同形關系 ,能傳遞遺民的心理情感,這並非簡單的「審美移情」,而是詞人將抽象的、難以描述的情感借助「雲」意象表達。

意象一旦進入詩歌,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必然帶上詩人的主觀色彩「雲」早已超越它本身的物性特征成為了一種情感符號, 凝聚著一個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審美寄托,反映著南宋遺民詞人濃烈的情感意蘊。

一、國破家亡的悲慟

元蒙入侵,南宋遺民詞人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南宋遺民詞人縱有豪情萬丈,縱有澄清天下之誌, 縱使理想滿懷,但所要面臨的現實是殘酷的。宋亡前的酣歌醉舞,置淪陷區於不顧。

【全宋詞】記載:「越石暮年扶風賦,猶解聞雞起舞。恨不減當年。」

宋亡後,勤王之舉也以失敗告終,山河異變。繁華的京都在蠻夷之族的蹂躪下煙消雲散,呈現一片荒蕪, 山河的破碎使得南宋遺民詞人內心激憤不己,宮闕萬間皆成塵土,面對此情此景,南宋遺民詞人內心的悲慟可見一斑。

大自然的風雲變幻詭譎預示著時光的流轉,光陰的消逝,生命的消亡。自然之「雲」轉瞬即逝, 無跡可尋,也象征著時移事變,從而引申為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國家的興亡盛衰。

在南宋遺民詞人心中,輪雲多變,世事無常,內心有著深深的家國隱憂。他們欲兼濟天下,而今天下己失。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攻入南宋都城臨安, 恭帝趙黒投降。一二七九年,崖山兵變,陸秀夫負帝趙翯投海自殺,南宋宣告徹底覆滅。

南宋遺民詞人不再是亭台樓榭裏歌舞遊玩的紈絝子弟,他們被迫走到廣闊的天地,在大自然的觸發下, 以「雲」的變幻消逝表明時局的動亂、美好生活遭受到的破壞。

文天祥曾用「彩雲散,香塵滅」暗指南宋的百年基業似風雲一般轉瞬即逝,寫盡時局動蕩,當初辛苦打拼來的一切毀於一旦,宋朝就此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異族的統治,委婉地表達了國破家亡的悲慟和保持清白節操的堅定信心。

宋亡之際,王氏被擄北上,途中在驛館留下【滿江紅】,其結句雲:「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將被擄北上的無奈寫得淒婉動人,後傳誦至中原,文天祥聞之,不認同這首詞結尾處的隨遇而安, 遂代而寫下【滿江紅】,表明不屈從的英雄氣概和捐軀赴國難的愛國情操。

「風起雲滅」本是自然界極常見的現象,文天的【滿江紅】卻以「彩雲散」表明當時的政治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雲」便成了含情之物,細細品讀,「雲」的消散隱喻南宋朝廷似「雲」般短暫, 忽而消散無跡可尋。由此可見,詞人對故國的深深思念和悲慟。

二、漂泊無依的孤苦

雲,由水汽組成,在風速的作用下,在空中四處繾綣浮遊,始終沒有方向,也無法自主選擇去向,這與無家可歸、無國可依、飽受亂離之苦的南宋遺民詞人的現實境遇, 有著共通之處。「雲」無所依托正如漂泊遊蕩的南宋遺民詞人無依無靠,所以他們筆下的雲意象往往熔鑄了遺民詞人內心漂泊不定的孤寂淒苦之情和失意落魄之感。

【憶舊遊寄王聖與】雲:「對婉娩年芳,漂零身世,酒趁愁消。」

南宋遺民在山河破碎、家園雕敝的特殊時代環境下,過著四處流離、孤獨淒涼、漂泊不定的生活, 「數十年南北,西湖倦客,曲江行旅。」他們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反復吟詠飄零之感,可看出遺民詞人群體性的飄零落拓。

而雲意象的飄合離散極易觸發詞人流離失所的情緒。於是在南宋遺民詞人筆下,飄蕩無依的「雲」便成了羈旅他鄉、孤苦無依的遺民詞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他們喜歡用「孤雲」表現自我的孤寂苦悶,融入遺民詞人形單影只的孤寂情感。

南宋遺民詞人漂泊異鄉的舉動是一種被動無奈的行為,而不是他們主動自覺的選擇,像被迫出使北朝的流寓人士庾信。 所以他們的詞中隨處可見庾信的影子,往往借庚信【愁賦】訴說自己的羈旅之愁。

相比庾信,南宋遺民的漂泊孤苦之情更甚。庾信尚可家國可依,也可憑借北朝君臣的賞識而生活富足,廣結友人, 而南宋遺民詞人徹底淪為為亡國奴,還在為衣食而憂,生活困頓,有的甚至淪為「文丐」,以賣蔔為生。他們漂零跌宕,與摯友天各一方,不斷吟詠「暮雲堪共誰倚」的孤淒落寞,這也為他們羈旅漂泊蒙上一層痛苦悲戚的色彩。

張炎曾「三十年汗漫南北數千裏。」以「片雲」表明遺民詞人漂泊時的形單影只。其曾寫【滿江紅澄江會復初李尹】, 記錄了與故人李尹倉促相逢又匆匆話別,似夢境一般難以置信。

漂泊流離的歲月太久,琴瑟弦斷知音少,無友作伴的孤單漂遊使詞人滋生無限愁苦寂寞,如今窮苦困頓的生活, 滿頭縱橫的白發,使得詞人內心充滿淒悵,此時的漂泊流浪不似以往宦遊他鄉以求取功名利祿的必經之路,而是家國破滅的走投無路,所以敦促友人莫問前程。

遺民詞人用「片雲」自比,再次強調自身漂泊在異族統治下的孤寂苦楚,也代表著廣大飄零流亡在異地的遺民詞人,只有「片雲」相伴的寂寞與失落。 詞人與友人不見己有十年之久,側面反映飄零之久。遺民詞人借慷慨悲歌驚得詞人落淚表現遺民的恐懼與膽戰心驚,在古今對比中更加凸顯遺民詞人飄零寂寞的心緒。

三、歸思難收的鄉愁

在經歷過國破家亡的慘烈後,在歷經顛沛流離的羈旅生活後,南宋遺民詞人渴望重回故鄉的情緒更加強烈。 再則,他們早已淪為地位低下的南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士族,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相比南渡詞人而言,他們的這種思鄉更別有一番淒涼。南渡詞人尚南宋朝廷可為依托,負隅頑抗。 而南宋遺民詞人寸土無依,所到之處皆異國他鄉,這也使得南宋遺民詞人的思鄉情味更為淒涼無奈。

元蒙野蠻的政權第一次完全取代漢族政權,他們廢除科舉,歧視、壓迫漢民族,將人列為十等,儒者排在第九, 視「儒者皆隸役」,文人地位之低下從中可窺得一斑。南宋遺民詞人迫於政治因素的影響,過著漂泊流離、無家可歸的淒慘生活。

顛沛流離的生活使得南宋遺民詞人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而中國古代是以家國為一體的管理體系,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人的家,懷鄉思歸的情緒表現的愈加濃厚,家國情懷也愈加明顯。

他們懷念故鄉,寄希望從故鄉那攫取安慰、獲得力量,同時,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傳統又使得南宋遺民詞人歸思難收的鄉愁難以遏制 ,遺民詞人在抒發鄉愁的同時,融詞於家國天下的興亡之感。

【全宋詞】記載:「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自然之「雲」飄蕩空中,來去自由、舒展自如。在南宋遺民詞人眼中,雲意象不受約束,可以飄向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從而引發旅居在外、客居他鄉的遺民詞人綿綿不盡、欲歸不得的鄉愁。

結語

宋元易代,社會動蕩不堪,宋室淪陷,民族矛盾尖銳。生活於這一時期的南宋詞人飽受家國破滅、飄零落拓、親離友散的痛苦。而雲意象以其沿襲而來的內蘊及自身的特點吸引了南宋遺民詞人的註意,至南宋時期得到大大發展。南宋遺民詞人在創作的時候,將豐富的情感賦予雲意象之中,曲折地反映時代特征與遺民心態。

參考文獻:

[1]【全宋詞】

[2]【憶舊遊寄王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