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遼寧一清貧寺廟:廟中全是女性,日睡4小時吃一餐,禁止香客捐錢

2024-08-28國風

在大家的印象中,寺廟中幾乎都是和尚,而尼姑自然都是在尼姑庵中。

然而,道源寺卻並不是這樣,它雖然被稱為寺廟, 但裏面住的可都是女性修行者。

不止如此,這個寺廟也和眾多接受香火的寺廟不一樣。

那裏面沒有功德箱,也不收香火,更沒有任何金錢的交易。

另外,這座寺廟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其清貧的生活方式,更在於它嚴格的戒律和獨特的修行方式。

正是因為這種種,道源寺也格外的神秘,那麽,這個寺廟究竟有多少獨特之處呢?

苛刻的修行生活

在道源寺,每天淩晨兩點鐘,女尼們就已經起床開始做早課了。

她們靜靜打坐著,也閉著眼睛完全進入了冥想狀態。

而這樣的打坐, 她們每天都要進行五個小時。

更準確的來說,是要堅持五炷香的時間,一炷香為一個小時。

對她們來說,長時間的打坐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心靈的凈化。

清晨結束靜坐後,她們就會開始準備午餐,值得一提的是, 每天,她們只吃一頓飯。

而這唯一的一頓飯,得為她們提供每日的能量與營養來源。

她們通常也都是自給自足 ,寺廟的每一片菜葉、每一塊豆腐,都是她們親手栽種、精心制作的。

吃午餐時,她們會安靜地圍坐在一起。

飯菜中,自然沒有葷腥也沒有任何點心,一切都是以素食和簡單為主。

飯後,她們收拾好一切,便結束了當天的飲食, 直到第二天中午,她們不會再吃任何東西,連水果和茶水也不可以吃。

午餐結束後,她們有時會在寺廟中勞作,種植蔬菜,或是修繕寺廟的房屋,亦或是安靜地翻閱佛經,繼續著修行。

直到晚上十點,女尼們才可以就寢

但她們的一天只有短短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因為第二天淩晨兩點就得起來。

其實,這種作息時間遠非普通人能夠承受。

但她們卻以平靜的心態接受著,甚至覺得這種生活,對修行才是最好的。

拒絕金錢的清規

除了這些以外,在道源寺中, 金錢也被她們視為是修行路上的絆腳石。

因此,她們立下了嚴格的戒律,與金錢直接劃清了界限。

她們不僅讓寺中沒有任何財物交易的痕跡,更讓金錢在寺廟中成為了「禁忌」。

而道源寺的每一位修行者,更是都必須嚴格遵守一條最為重要的戒律—— 不碰金錢

這樣的規矩下,道源寺中沒有功德箱,也沒有設立任何接受捐贈的渠道。

即便是前來參拜的香客,想要主動進行捐贈,也會被告知: 這裏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贈行為。

或許有人會好奇,那寺廟的日常開銷她們如何維持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自給自足。

裏面的女尼們,永遠是透過自己的雙手解決問題,她們日常的事情中,包含了種植蔬菜、打水、修繕寺廟等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她們逐漸形成了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這不僅滿足了她們的基本需求,更強化了她們對修行的專註與執著。

不止如此,每年的秋天,寺廟會舉行一次「行腳」活動,這也是女尼們修行的重要組成部份。

行腳修行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之後,道源寺的女尼們都會迎來一項極為重要的修行活動——「行腳」。

這個傳統的修行方式,不僅是她們修行的一部份,更是對她們身體與心靈的一次全面考驗。

在這個為期十五天的過程中,她們遠離寺廟,完全依靠自己的雙腳和對佛法的信念,去面對一路的挑戰。

行腳開始時,她們身著簡單的灰色僧衣,背著錫杖和香爐,隊伍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向著前方前行。

她們的目的地並不固定,行程也沒有明確的規劃,所到之處,全憑緣分。

這種不確定性,正是行腳的核心—— 放下所有的執著,讓心靈在無常中得到昇華。

在行腳的路上,女尼們遵守著嚴格的戒律,她們不住旅館,不進寺廟,也不打擾他人,唯一的棲身之處是大自然。

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橋洞之下,都可能成為她們夜晚的宿營地。

秋天的東北,氣溫已經開始下降,但她們仍舊只在薄薄的睡袋中休息。

另外,行腳的晚上,女尼們還會席地而坐繼續修行,也可以說,修行其實是她們無論何時都要做的一件事。

不止如此,行腳的過程中,女尼們不能帶任何食物,她們必須沿途乞食。

每到一個村莊,她們都會敲開幾戶人家的門,乞討當天的食物。

乞食時,她們只接受食物,不收取任何物品與錢。

她們認為,修行就是要放下對物質的執念, 而乞食則是放下自尊的一種修煉

而且,在她們眼中,每一口乞來的飯菜,都是大家給予的恩惠,都應該心懷感激地接受。

在獲得食物後,女尼們會將所有的食物匯聚到一起,由「凈士」統一分配。

分到食物後,她們還會先留出一部份,餵養路上的動物等。

在女尼們的心中,任何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況且,修行不僅是對自己心靈的凈化,也是對整個世界的一種關懷。

在行腳的路途中,女尼們不僅要面對身體的疲憊和饑餓,還要經受住來自外界的種種誘惑和考驗。

有時,她們會遇到好心的路人,試圖給她們錢財或其他物質幫助,但她們始終堅持不受外物幹擾,堅決拒絕任何形式的金錢援助。

因此,行腳活動對她們來說,也不僅僅是一種身體的苦行,更是一種精神的修煉。

尋找本我

正是因為這樣,道源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性去修行。

她們中,有的曾是商界精英、有的曾是家庭主婦,有的是對世界失去希望的痛苦者。

在快節奏的生活下,事業壓力,家庭瑣碎,都讓眾多女性加重了心中的焦慮和不安。

同時,她們也開始不斷自我提問, 財富和地位就一定能帶來幸福嗎?

總之,無論什麽樣的身份,她們最後的想法是一樣的,那就是放下一切,去尋找一種能夠讓她們回歸內心的生活方式。

而道源寺,這座與世隔絕的寺廟,最後,就成為了最佳選擇。

那裏面沒有大城市的繁華,也沒有名利的催化,有的只是絕佳的安靜和純粹。

因此,在這個遠離塵世的地方,她們每天都遵循著嚴格的戒律,進行著一日又一日的修行。

她們透過修身養性,逐漸擺脫了對物質的依賴,找回了內心的平糊與寧靜。

當然,當她們決定進入道源寺時,就做好了與過去的生活徹底告別的打算。

她們放棄了舒適和享樂,選擇了過一種簡樸而清苦的生活,每天淩晨兩點,就會跟著寺廟中的老人開始修行,打坐、誦經。

對她們而言,每天的修行不僅僅是對精神的凈化,也是對身體的考驗。

還有,既然去了,女尼們就必須遵守嚴格的作息時間,一天只吃一頓飯,只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而這種極為簡樸的生活方式,迫使她們拋開所有的世俗欲望,專註於內心的修行。

時間長了,她們逐漸發現,真正的自由不是來自物質的擁有,而是來自內心的解放。

同樣的,在道源寺,女尼們沒有個人的財產,也沒有任何外在的身份標簽。

她們不再是某個公司的高管,某個家庭的主婦,或是某個社會身份的代表。

在這裏,她們唯一的身份是修行者。

她們透過放下對外在身份的執著,逐漸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這種回歸自我的過程,是她們修行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她們心靈獲得解放的關鍵。

還有一點難得的是,生活在道源寺的女尼們,盡管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卻展現出一種難得的滿足與安詳。

結語

因此,道源寺與其說是一片遠離塵世的凈土,不如說是她們心靈的避風港。

她們不再追求世俗的榮譽,也不再為物質的得失而煩惱

她們每天用心誦經、靜坐冥想,用心體會每一刻的寧靜與安寧。

透過這種生活方式,她們的內心變得愈發平糊,不再受外界的動蕩所影響。

總之,在那裏,她們找回了自我、也實作了心靈凈化。

百度百科 關於道源寺的相關資訊

光明網 2014年11月15日 關於【直擊遼寧海城道源寺女性苦行僧漫漫行腳路:只乞食物 終身不摸錢】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