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奏響民族樂器之古箏

2024-06-15國風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白居易的這首【夜箏】僅用短短的28個字,便將一位全神投入古箏彈奏的女子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

古箏,源遠流長的華夏樂器,以獨特的音色和魅力,承載了無數人的情感與思緒。它的聲音穿越時空,流傳千古。

古箏(圖自圖蟲網)

源於秦地

古箏,又稱秦箏,大約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的秦國(現陜西一帶),是中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

有關古箏的記載,最早見於秦相李斯的【諫逐客書】:「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讀作「bì」,意為大腿),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由此可見,古箏是當時流行於秦國民間的樂器,且村夫們常常在彈奏的同時,敲擊瓦罐,拍打大腿,唱著俚歌。

到了漢代,古箏逐漸從鄉間民俗樂器登上大雅之堂,得到社會的廣泛推崇。「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東漢著名文學家侯瑾在其所著的【箏賦】中的這段記載,表明古箏已經發展到透過移動箏柱達到轉調的效果。

三國時期,曹丕和曹植十分喜愛古箏,留下了「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的詩句。東吳的周瑜也善於賞箏,後人化用其形象,寫下名句「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由於指法變化多端,彈奏時可增強樂器的表現力。所以,唐朝時期的人彈奏古箏時放棄撥子,直接用自己的手指甲演奏,並將之叫做「搊箏」(讀作「chōu」,今人叫做「抓箏」),豐富了演奏技法。

最初,古箏是一種竹制的五弦樂器,後逐漸發展為秦漢時代的十二弦,唐宋時代的十三弦,元明時代的十四弦和清代的十六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演奏家們對箏的形制與弦質進行了改革,成功研制出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這種箏由於共鳴體加大,弦數增加,豐富了演奏的音響效果和發音的厚度,成為普遍流行的常用箏。

古箏是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圖自圖蟲網)

1965年,古箏演奏家王昌元創作出古箏曲【戰台風】,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等用來制造台風效果的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此後,古箏迎來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天。伴隨著現代音樂、西洋音樂和民族音樂的發展,古箏的演奏技法呈現多樣化,【山魅】【幻想曲】【箜篌引】等新作品層出不窮,進一步完善了古箏的藝術發展。

九大流派

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古箏不斷得到推廣、普及與創新,與全國各地的戲曲、音樂、說唱藝術相結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格流派。秦箏理論家、教育家曹正曾借用詩句「茫茫九派流中國」,描述了陜西箏派、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潮州箏派、客家箏派、浙江箏派、福建箏派、蒙古箏派、北韓箏派等古箏九大流派的盛況。

陜西箏派,音樂悲愴激昂,抒情性強,被稱為「真秦之聲」,代表作品有【秦桑曲】【姜女淚】【香山射鼓】【三秦歡歌】【繡金匾】等。

河南箏派,左手揉弦多「小顫」「遊搖」(彈奏招法)。曲調樸實渾厚,清新中不失激昂,又稱「中州古調」或「鄭衛之音」,代表作品有【哭周瑜】【嘆顏回】【蘇武思鄉】。

山東箏派,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風格古樸典雅,與河南箏派較為類似,也稱「齊魯大板」,代表作有【漢宮秋月】【鴻雁捎書】【鳳翔歌】。

潮州箏派,重視左手按滑音變化,強調「以韻補聲」。音樂華麗柔和,也稱「韓江絲竹」,代表作有【柳青娘】【寒鴉戲水】【月兒高】。

客家箏派,一般被認為是永嘉南渡(西晉時期人口南遷事件)之後傳到廣東地區的中原音樂與當地文化結合的產物。客家箏曲以典雅大方為特色,也稱「漢臯古韻」,【出水蓮】是其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浙江箏派,是現在較為流行的派別,「搖指」的運用和現代流行的演奏法較為一致。樂曲溫柔優雅,也被稱為「武林遺韻」,代表作有【月兒高】【將軍令】【海青拿天鵝】等。

古箏九大流派各具特色(圖自圖蟲網)

福建箏派,突出以古箏為主奏樂器的「古樂合奏」,有時還加入曲笛、隨唱昆腔以豐富音樂內容。

蒙古箏也稱「雅托葛」,有十弦和十二弦兩種形制,多用於牧歌伴奏。

北韓箏又稱「伽倻琴」,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和漢箏基本一致,既能獨奏、重奏、合奏,也可以夠彈唱。

本文部份圖文收集於網絡,如有侵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在24小時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