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真正得道的人是什麽樣的?(深度好文)

2024-03-17國風

黃帝之書雲:至人居若死,動若械。亦不知所以居,亦不知所以不居。亦不知所以動,亦不知所以不動。亦不以眾人之觀,易其情貌。亦不以眾人之不觀,不易其情貌。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

這是【列子】裏的一段文字,我們總說要修心,修道,修行,真正得道的人是什麽樣的?列子說:「黃帝之書雲:至人居若死,動若械。」

黃帝之書就是道家黃老思想,黃老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是傳統文化中最的重要的部份,後世所謂修仙、修道也都以它為宗。

得道之人應該是什麽樣子?

「黃帝之書」說: 至人是「居若死,動若械」 。(古人稱得了道的人叫「至人」。) 得道的人靜下來就像沒有生命一樣,動起來就像機械的木偶一樣。

這是怎樣一種狀態呢?我想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身若槁木,心如止水,心念、情欲都不動了,心境非常寧靜。當你心若止水,身體動作就是機械的,做完、說完、講完,心中就無事了,就過去了。

兩宋時,宋朝北方被金國占領,當時全真教的始祖王重陽不願做亡國奴,於是就給自己修了個墳,住在裏面修道。他的門口掛了個招牌,名字家喻戶曉,就叫:「活死人」。

當然王重陽一定有調侃的成分在裏頭的,但不妨礙其中道理的精髓。

莊子說:人心不死,道心不生;物情已成,而道心始生。

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礙。我們很難從世俗的我執中抽離出來,不可避免會陷入是非對錯的偏狹之中。一起心,萬念動。

所以佛教有句話叫:修行容易死心難。

只是,如果此心不死,想修道是不可能的,那只能叫玩玩宗教而已。現在很多網紅就是跑跑廟宇,像做戲一樣到處皈依,那不是真的修道。

真要修道,就要先死掉心。鳳凰涅槃,向死而生,心只有大死之後,才會有一番大活。

緊接著,【列子】引申了三個觀點:

「亦不知所以居,亦不知所以不居。亦不知所以動,亦不知所以不動。亦不以眾人之觀,易其情貌。亦不以眾人之不觀,不易其情貌。」

居也好,不居也好,動也好,不動也好,對得道之人來說,都是沒有分別的。我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喜好,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容貌和情緒。

南懷瑾先生曾說:每次有人去世,自己總會前去殯儀館送別。朋友就會勸說,喪事最好不要去,因為去了碰到老朋友,這個人說自己心臟不好,那個人說自己眼睛不好,聽多了自己也就快跟著走了,心裏壓力會很大。這叫什麽?這就叫有分別心,說明你本身就有活的觀念,有衰老的觀念,這就不對了。

活著沒有覺得自己活著,離開也不覺得自己要離開,讓一切自然而然的發生,讓一切歸於平常。

想起一個故事,說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遠行,在河邊遇到一位美女想要過河又不敢過,老和尚便背著她走到了河對岸,然後放下拜別。

又走了好一陣,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問,說師傅不是教我們要戒欲戒色麽,您為什麽背美女呢?老和尚說:我在過完河之後就已經把她放下了,可你走到現在卻還沒有放下。

真正修道的人在做事的時候,行如無事,做了就做了,過了馬上就空了,事來了就來了,做完就放下了。

想化妝就化,但不是為了取悅別人,想素顏就素顏,但不是因為別人看不到才素顏。我想做個什麽樣的人,我自己說了算,與他人無關。

永遠不因為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和心性。

這就叫: 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

世界上的事真的很玄妙。

你看佛教裏講的釋迦摩尼佛,生下來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了一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道家說:做到至人的境界,你就會獨來獨往,獨出獨入,孰能礙之?

要知道,列子所在的春秋戰國,佛法還沒有進入中國,但是核心思想卻能殊途同歸。是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呢。

修道修到最後,其實無所謂出家,無所謂在家,無所謂出世,無所謂入世,不出不入,不空不有。

對人生了解到這個程度,能做到這個地步,才叫真正的解脫。真正的解脫,就沒有了障礙,自由自在,還我本來面目,因為,我就是我,道就在人心中。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如果喜歡,點個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