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道家智慧下的治國之道:從休養生息到高度幹預

2024-08-30國風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帝的高度幹預,國家大政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是不是違背了道家哲學呢?其實並不違背。為什麽這樣說呢?

因為【老子】有這樣的名言:「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涵義可以一言以蔽之:反其道而行才是達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這是最有【老子】特色的話,在那個時代足以顛覆普通人的三觀。

其實古代的普通百姓也有同樣的智慧,只是表達方式太市井氣,重要的是沒能舉一反三地把規律抽象出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句民諺:「棒打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想讓孩子好,就要下得去狠手,否則「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如果對孩子百般疼愛,千依百順,孩子的性格就毀了,前途也就跟著毀了。

帝王將相治理天下也是同樣的道理,想為老百姓好,就要對他們狠。比如【竇娥冤】裏邊錯判竇娥的那位太守,他的座右銘是「人是賤蟲,不打不中」,斷案全靠刑訊逼供。

其實把治理百姓當做父母管教小孩子,這是古人的共識,標榜仁愛的儒家也不例外。理想型的地方官要「愛民如子」,怎麽愛呢,當然不排除「棒打出孝子」。這就叫剛柔並濟、文武之道。我們不要拿現代社會的公民意識去想象古人。

「愛民如子」其實在道理上很難成立,因為「民」有千千萬萬,一個人的愛不可能分給那麽多人。柏拉圖的【理想國】設計理想國家的藍圖,其中有一個驚世駭俗的共產共妻計劃:廢除家庭,婚配和育兒交給公職機構管理,讓孩子和親生父母互不相識,於是所有長輩是所有晚輩的父親,所有晚輩是所有長輩的兒子,大家親如一家,這有多好。後來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裏反駁柏拉圖,說這太違背人之常情了,人們寧願是某人的嫡親堂兄弟,也不願意成為柏拉圖意義上的兒子。

柏拉圖畢竟生活在城邦時代,人口規模不大。而在廣土眾民的大漢帝國,要讓皇帝「愛民如子」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漢朝初年的幾位皇帝,接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天下,那麽,哪怕不是出於對千千萬萬不知名的百姓的愛,而僅僅出於管理家業的心,休養生息無論如何都是正確的選擇。等到幾十年過去,民生復蘇了,經濟繁榮了,這些民生與經濟又何嘗不是帝王的產業呢?所以到了漢武帝時代,家產已經足夠豐富了,皇帝也是時候「後天下之樂而樂」了。「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連養豬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要想過年吃上肥肉,總要花上很長時間和很多飼料來把豬養肥。休養生息的代價比養豬更低,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最容易釋放出來。所以,治大國不是養肥豬,而是——用【老子】的話說——「若烹小鮮」。

我們今天讀歷史,往往不自覺地就會套用現代國家的概念來理解古代國家,事實上,當我們把皇帝「治國」理解為「齊家」,或者「打理家業」,對許多問題就更容易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