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2024新年特展丨潘魯生:走進田野的藝術

2024-01-01國風

【編者按】 由深圳市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承辦,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支持的 「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 於2023年12月31日--2024年2月25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展覽分為「 田野文獻」「藝術作品」 「衍生設計」三個單元 ,展示藝術創作、文化實踐、文脈傳承不同緯度,透過文化與藝術的跨空間對話,展現藝術與生活的交織。 本文為潘魯生為展覽撰寫的自序。

走進田野的藝術

「走進田野」深圳特展,是國家博物館「到民間去」展覽的姊妹篇。在延續民間、田野與藝術、設計主題的同時,進一步充實了藝術作品、豐富了田野文獻、增加了衍生設計。從國家博物館宏大的文化空間到深圳充滿活力的全新場域,展覽是一種回顧與訴說,更是對話和交流。個體的藝術創作、文化實踐與時代的發展腳步、民族的文脈演進交織共鳴,不同空間的展覽對話又使之進一步豐富,並得到新的闡釋。

一、民藝調研四十年

2018年1月,考察廣西昭平竹編工藝產業。

現代中國學人倡導走出書齋,走向田野,將書桌搬到田野大地中,做面向中國現實的學問,尤其成就了社會學等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田野」與「文獻」也往往是一組相對的範疇,「田野」意味著生活的現場,動態、多元,包含復雜的因素,也時刻發生著變化;「文獻」則是凝固的,文字的記載或物品的留存,它們是文化真實的載體,帶來特定時空的資訊。我所從事的民間文藝研究就是這樣一個藝術與社會、作品物品與社會人生交匯的領域,我們往往需要深入田野,長期地、反復地、深入地投身於鄉村生活之中,去觀察、傾聽、體驗民間文藝孕育生成的過程,去采集、記錄、留存民間文藝的作品和經驗檔案,因此形成了種種來自田野的文獻。它們是樸素的、真實的,甚至在社會變遷、生活方式演進中已經成為記憶中的存在,但是透過它們我們能夠得到不同於文字記載、語言資訊的直觀體驗,就像一把鑰匙,開啟記憶的大門或由此回溯一種生動的生活歷史。這些田野的文獻,是中國當代日常生活史的文獻,是生活之「物」的體系,它們不僅面向專業的研究者具有學術的價值,更面向每一個普通觀者,即使是網絡時代城市生活的孩子們,總有一種共通的維系,一種喚醒,讓我們生活得更紮實,在全球化、資訊化、虛擬化的洪流中,讓人不孤獨、不飄零、不迷茫。

這些來自田野的文獻,就像一部時代的日記。作為日記的記錄者,我和我的團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四十年來走遍了大江南北平原山村,訪談記錄,采集整理,搶救保護。我不是民藝的拾荒者,而是民間文化的淘金人。那些在工業化、商品化的浪潮沖擊下被遺棄的老手藝、老物件何其寶貴,它們不只是一種文化的遺留物,而是生活歷史、造物智慧、人生詩學的一種訴說。我將它們捐贈給博物館美術館,建立民藝的博物館,編纂成圖書出版物,撰寫成研究心得和理論著述,用以文化傳播、研討和交流。正如此次展覽再次進行系統地展示,因為這些田野文獻將帶我們走進一個深沈而廣闊的天地,重新感知生活與生活的美。

2024年1月,「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田野文獻」單元。

2024年1月,「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田野文獻」單元。

二、隨心畫畫的創作

2015年7月,創作敦煌系列作品。

自小習畫,如今已過甲子。數十載歲月滄桑,一路走來,求學、工作,教學、調研,人生的步履總是匆匆,有一些堅持源自事業的責任和使命,有一些探索源於內心的熱情和渴望,還有一些作為收獲或稱作成果的存在積澱著歲月的綿長的力量,但繪畫不同。

畫畫於我而言,不是一種目標的追求,沒有可衡量的高度,也不能稱作堅守或踐行,它不是責任般的存在,對我來說,甚至是一種休憩的方式。畫畫就是日常,是繁忙的工作間隙裏遙望遠山、凝視草木、感知風露、傾聽鳥鳴似的最平常的過程,是生活裏難免煩憂時一個平靜、自如的所在,是差旅行程中一閃而過的感悟、會心一笑的瞬間被記錄和表達的可能。畫畫哪裏需要堅持?也難以想象沒有畫的日子。畫畫就是生活,兒時昏黃的燈光下,母親做活兒,我習畫;求學時采風的漁村裏,同學少年一起寫生,畫的是風物還有感動;工作中視野漸廣,心境愈醇,畫畫是寫意,經歷和體驗新的境界。畫畫怎麽會有目標?它是隨心的,從容的,動情的,像泉源自然湧現,像草木自然生長,滋潤著每一個尋常的日子,記錄每一段奔波的行程。

畫畫是愜意而自如、自在的,不拘於一定的主題、材料、技法和風格,眼中的風景、景中的故事、心中的感動、最契合彼時情感和意趣的表達等等,都可入畫成為作品,它們是悄然相遇又在畫的世界中得以顯現。回想這些年,異域的風景、敦煌的造像、雲岡的紋飾、大灣區的模組屋、民俗的影像,還有種種看似意象的表現、抽象的符號或完全具象的景象等,成為不同階段傾心表現的題材;水墨、繩墨、彩墨、大漆、陶瓷、纖維都是信手取用的材料,不為了求新和突破,只是材料和主題、意象和韻味,總有一種相互契合的吸重力,從中發現並加以表達;還有那看似玄妙的「個人風格」,往往是藝術家們桀驁不羈的追求吧,其實恰恰是水到渠成的銘印,當傳統的符號、民間的話語、生活的景象、古老文明中歲月蝕刻出的紋飾銘印等等,因感動、體悟和再創作的沖動得到新的闡釋時,就會自然而然成為自己作品的面貌,在觀者的共鳴中成為最獨特、鮮明的風格。或許這也是藝術創作的一種原動力。

畫畫是一種對話,會見自己,觀照生活,探究思想,在大大小小的展覽中也面向觀者展開心靈的交流。若幹年前,在意大利著名策展人桑弗先生的動議下,我曾遠赴歐洲諸國舉辦了系列名為「與畢加索對話」的展覽,收獲滿滿。藝術是奇妙的,超越時空,帶來共鳴和感動。如今,再次在深圳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呈現我的作品,透過畫的凝視,展開屬於田野、來自生活、帶著民間和久遠文明律動的又一次對話。

2024年1月,「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藝術作品」單元。

三、回歸生活的設計

2018年5月,指導「上合青島峰會」視覺設計方案。

設計不是無根的浮萍,僅隨技術或市場的潮流湧動;設計不是刺激消費的工具,而要承擔更廣更深的社會責任;設計也不只是審美裝飾的途徑,需要在形式的表象之外通達更恒久的意義。因此,設計需要回溯文脈,植根生活,實作其於當代社會民生的價值。可以說,從傳統文化、民間藝術以及自身藝術創作中衍生的設計,是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使傳統的、人文的、藝術的存在經由設計融入今天的生活,使設計的根紮在文化與生活的深處。

藝術可以衍生出新的創意,傳統可以在傳承中更新,我們因此需要報以開放的視野和胸懷,不斷探索更多交織融會、碰撞發展的可能。傳統生活中積澱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縱然生活習俗變遷,物質形態變化,那些生活之中美的形象、美的理念、美的精神仍然可以在新的載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代際人群中傳續,這是設計衍生的必要,也是衍生設計的淵源和意義。

維特根斯坦曾言:「事物對我們最重要的方面由於其簡單和熟悉而被隱藏起來。」衍生設計是一次新的發現和創造,發現生活日用與藝術的聯系,發現那些被熟悉感隱藏的意義和美。這些從傳統的影像、從民藝的田野、從藝術創作中衍生的設計,就像一個個文化的觸點,說明對過去的傳承,宣告在當下的存在,寓示在未來的潛能。雖然今天的生活不斷呈現出碎片化、同質化、階層化的特點,我們仍希望透過藝術和設計實作一種文化意義上的突圍,不斷拓展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正如此次展覽中呈現的衍生設計產品,它們是設計之「物」,更是探索之「路」,通向最廣闊的、充滿生機的——生活的田野。

【走進田野】深圳特展即將舉辦之際,是以記之。( 潘魯生 /癸卯大雪於大灣區)

2024年1月,「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衍生設計」單元。

2024年1月,「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衍生設計」單元。

(圖文來源:潘魯生民藝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