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年寢室夜話,同寢的舍友們談論到年級上的一位同學。頓時大家眾說紛紜,各種各樣的批評與指責接踵而至。這時一位室友站出來打斷了這場紛爭,她說:
「人從來不是平面,而是立體的多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對這個人某一方面的印象就來評判他的所有。「
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這句話,人不是平面,而是多面,不要用心中的尺子來隨意衡量他人。
放下心中的尺子,不評價
清代詩人金纓在【格言聯壁】裏說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除非對事情有了全面的了解,否則不要隨意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議論和評價。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是啊,人有方方面面,事有前因後果,切勿以你看到的冰山一角,聽到的只言片語,再加之自己的主觀臆斷就對別人妄加評判。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 「三顧茅廬」 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
然而,兩次請教,諸葛亮兩次不見,等到第三次劉備去隆中拜訪諸葛亮的時候,劉備手下的兩員猛將關羽和張飛明顯不耐煩了,開始對諸葛亮這種避而不見的行為大肆批評指責。
關羽認為諸葛亮或許只是空有名聲,卻無實學的草包。張飛評價諸葛亮就更過分,直接大罵諸葛亮是個再平凡不過的鄉野匹夫,還揚言要用一條麻繩將人家綁了。
而在之後與諸葛亮共事時,他們也逐漸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所折服,而諸葛亮之所以「三顧茅廬而不見「只是在考驗劉備的品性、毅力等,想確認劉備是否值得他出山輔佐。
在完完全全了解先生後,關張二人才認識到自己之前的言論是多麽的荒謬可笑,自己明明與先生素不相識,怎能憑借自己粗短的見識與胸襟對先生妄加非議,辱沒一代英傑。
不憑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
在面對他人和事物時,不要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去評判,而是要保持開放的思維和謙遜的態度,避免過度自信和固執。
靜思己過,不論人非,管好自己的嘴,專註自己,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放下心中的尺子,不幹涉
春秋時期,孔子遊歷到衛國,恰逢衛國發生了蒯聵與兒子衛輒的爭位內亂。
衛靈公就如何克敵制勝向孔子請教,但孔子卻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教之事,未之學也。」
以自己只知道一些禮儀方面的事情,對於打仗是一竅不通而婉拒了衛靈公的救助。孔子是真的不懂制衡之道嗎?
其實不然,孔子只是秉持著不隨意參與他國政事尤其是這種家族內部紛爭的態度,堅守自己的立場,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命運。
狄更斯說:「最好的禮貌,就是不多管閑事。」
人與人相處時應有邊界感,不要過度幹涉他人的生活,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良好的品德修養。
的確,人各有誌,人各有行。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麽絕對正確的道路,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正確的。
所以,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幹涉別人的選擇,也不要因為別人不理解的目光就動搖心之所想。
少幹涉別人的生活,精神內斂,能量內收,才能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放下心中的尺子,不比較
叔本華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我們總是過於關註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從而容易與他人進行比較。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獨屬於自身的價值,不應該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是要專註於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必要的比較。
桓溫和殷浩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成年後都選擇從政,各有發展,名聲也旗鼓相當。
不同的是,桓溫由於懂得軍事,很快升為大將軍,地位跟權力都超過了殷浩。桓溫調侃殷浩 「老兄比不過我嘍。」
沒想到殷浩淡淡地說:「我只做我自己,我已經和自己來往很久了。」
不因自己和他人地位、權力的差距而自我否定,甚至盲目攀比,而是堅定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專註於自身能力的提升,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行穩致遠,默默發著自己的光。雖相隔千年,殷浩這種人生態度依舊值得我們學習。
記得一位博主說過:「我們在前往不同的人生終點時,總會在途中的每一小段遇見不同的人,但請記住,別一味的與他人比較來幻想你們一較高下的場面。
這只是上帝給你們相遇的緣分,而不是讓你們賽跑的機會。」
所以,切莫透過與他人的比較來彰顯自身的價值,也不要一味沈溺在比較中,喪失對自己的信心。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無形的尺子。
不測天地高遠,不測生命廣度。
我們用它衡量內心良知,識人斷事,但萬不可把自我成見附之於尺上,一味與他人作比,肆意評價幹涉他人選擇。
莊子雲:「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
合而不同才是大,行為與眾不同是寬容,心中能容納萬物就是富有。永遠不要以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和比較不同的事物。
物有萬象,人有千面,生命因不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