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馬躍華先生的竹

2024-06-17國風

馬躍華先生的竹

蘇斌原創

馬躍華先生擅寫意花鳥,尤擅墨竹。墨竹喜作粗幹大葉,沖天新筍,他吸收古代、現代畫竹名家之長,以書法用筆寫出,格調狂放清新,大氣磅礴,水墨淋漓,酣暢痛快。其靜竹亭亭凈植,出塵脫俗,一派天然野趣的超然神態。雨竹中那天地蒼茫、渾沌初開,宇宙間的種種跡象,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激越情調,又不期然流露出幾分人生的滄桑感。雪竹中那冰天雪地?裏的悲壯蒼涼,讓人感到某種生生不息的激情,又油然生出一些基於生命象征的永恒惆悵。他的作品重「韻」重「勢」,氣脈暢通。講究含蓄之美,筆中蘊籍著心靈的痕跡。「誌在天地間」,「寫胸中之竹」,始終是他矢誌不渝的追求。

馬躍華先生作品的最顯著風格與特色是「苦澀」和「騷動」。

「苦澀」不僅呈現於他那作品用語言說不清的情調上,也體現在他的用筆用墨上。他用墨有杏花春雨之潤,但更有幹裂秋風之燥、之堅。他的竹的粗幹大多是用大筆迅速掃出,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粗幹上「飛白」斑駁;還有就是他墨竹的久經風霜殘破的老葉,就更顯其苦澀滄桑。也體現在他墨竹的濃淡幹濕,錯落有致營造的風風雨雨的氛圍中,更蘊含在其深邃的思想中。

「騷動」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沖天的新筍,那是新生命沖出厚土石塊重圍的利劍,那是黎明前沖破黑暗的號角。其實,馬躍華先生最愛畫的是風竹、雨竹、風雨竹、雪竹、風雪竹。而這些物象傳達給人的不正是一種騷動不安的意境嗎?

實際上,「苦澀」與「騷動」是一對矛盾,是一種「兩難」境地。「兩難」是藝術的至境。正是這個問題困擾著古今中外多少仁人誌士,上下求索,矢誌不渝;也困擾著多少藝術的殉道者,歷盡磨難,探求藝術的永恒和不朽。馬躍華先生的墨竹正是表現了這種「兩難」,才給人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和思想的余地,同時也顯示了其墨竹藝術的不朽的生命力之所在。

1998年10月20日於聽風樓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