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祝勇:在文字裏重造一座紫禁城

2024-08-16國風

中國的王朝史裏,夾雜著一部浩瀚的宮殿史。但留到今天完整如初的只有一座明清紫禁城。近日,作家祝勇攜新作【故宮建築之美】,與清史專家蔔鍵一同做客首都圖書館,遴選故宮中有代表性的建築,現場講述其歷史淵源、建築形制和審美功能,並細述與之相關的人物、故事、歷史變遷,以及由此圍繞生命、家國等主題展開思考。

8月4日,【故宮建築之美】新書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故宮建築之美】一書中,祝勇說:「我試圖在文字裏將這座早已建成的城重造一遍,材料不再是磚石、楠木、琉璃瓦,而是文字……在重建裏,我還動用了無數次的尋覓、追思與想象,因此這重述不只是借助文字完成的,還要借助情感、生命與血肉。」在他眼中,在他筆下,有故宮的四季輪轉、日月星移和世事滄桑。祝勇長期工作於此,曾在春天的清晨駐足於文華殿的海棠花樹下,聽小鳥啾啾,曾在夏日的黃昏看落日下殿宇的飛檐,也曾在下班行走於故宮途中,遙想曾國藩一日散朝後所作的一首詩。

透過建築來感受歷史的溫度

活動現場,祝勇講述了自己的這段過往經歷。在他看來,他與蔔鍵,一個透過建築來感受歷史的溫度,一個從字裏行間去撫摸歷史的溫度。祝勇表示,紫禁城是一個歷史現場,建築不僅僅是固態的文化遺產,它是歷史現場,有很多人在這兒生生死死、愛恨情愁,在這裏經過,「每次走過我都會想到,曾經有很多前人在這裏留下的溫度。這個想法揮之不去。紫禁城裏明清兩代,很多在裏面出現的人都會想到這個場域有前人的出現,這是很神奇的一個地方也不同於其他的地方。」

祝勇說,不久前,已經82歲高齡的劉心武希望可以看看胤礽被廢了以後待的鹹安宮。故宮有兩個鹹安宮,一個明朝,一個清朝,明朝的是圖書館在用,包括明朝的客氏都曾在這裏居住過。清朝的鹹安宮是今天的廣運樓,原來的宮殿已經沒有了。「我帶著劉心武老師到廣運樓,他非常激動。胤礽是雍正的哥哥,這些東西有歷史的文字留下來。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追蹤者,在紫禁城追蹤消失的身影,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蒼穹下的王者之城,【故宮建築之美】插圖。

而蔔鍵去過故宮最多的地方是已經搬離紫禁城的國家歷史檔案館。有的歷史研究要求客觀,不帶感情,這在蔔鍵看來是不可以理解的,「我不知道怎麽客觀,一個人的研究能不帶感情嗎?」他很認同錢穆的說法,一個學者,要對自己祖國的歷史充滿溫情,「房子是給人住的,古代的房子也是給人住的。如果把故宮、把紫禁城的人抽離出來,我們好多故宮建築的書都是這樣寫的。如果抽離出來,橫多少步、長多少步,梁高多少、鬥拱幾層,那只是很小眾的人來讀。更多人是想讀紫禁城的建築發生了什麽樣的故事。」

而在【故宮建築之美】這本書中,祝勇記述了他所感受到的故宮的鮮活:「有一天,我去冰窖餐廳參加晚宴。從廚師那裏得知,他們每年冬天還在內金水河上采冰,存入冰窖,在夏季用於冰鎮餐飲。此後,每當我在凜冽的寒風中走過太和門廣場,聽到冰鎬的聲音在浩大的廣場上發出空曠的回聲,都會清晰地意識到,內金水河是一條歷史的河,但它不是死掉的河、只能用來瞻仰和憑吊的河,它也是一條現實的、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河。它仍然有它的生命律動,仍然以一種秘而不宣的方式介入我們的生活。」

【故宮建築之美】,祝勇 著,李少白 攝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年7月。

李自成打進北京後為何選擇武英殿?

歷史上,李自成進北京後為什麽會選擇紫禁城的武英殿這樣一個偏殿作為居留之所和辦朝政的地方,而沒有選擇正中軸的太和殿。這究竟是為什麽呢?祝勇說,武英殿很有名,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辦了石渠寶笈特展就是在這裏,那時候武英殿是書畫館,後來搬到文華殿,武英殿就變成了陶瓷館。為什麽李自成沒有選擇太和殿選擇了武英殿,祝勇表示自己並沒有看到最直接的歷史記錄。

在祝勇看來,紫禁城氣勢宏偉、氣象龐大,「非壯麗無以重威」——宮殿必須特別雄偉壯麗才可以體現帝王的威嚴。只有在巨型的建築中才可以把身份托舉起來,「所以紫禁城有這樣的功能可以說是一個政治功能。」從這個角度而言,祝勇認為,紫禁城是一個宏偉的場域。作為農民起義領袖的李自成,可能在進入紫禁城一瞬間,未必有把握駕馭這樣一個場域,所以他選擇了一個相對體量小一點的建築,到紫禁城的武英殿居住。

從門外看武英殿,【故宮建築之美】插圖。

那麽,李自成選擇武英殿作為進京以後落腳的地方有史料記載嗎?蔔鍵表示,按天記載的【明季北略】對此有詳細的記載。但李自成為什麽選擇武英殿大家都只能推測。蔔鍵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李自成當時準備逃跑,已經在開始布置燒殿,「一邊安排人燒殿,一邊登基。對李自成登基細節有描述,非常倉促。不光他的大臣、將士們心不在焉,他自己也心不在焉。理論上他不可能到乾清宮太和殿登基。」在蔔鍵看來,武英殿離西華門很近,「所以我個人的看法,他的心理是為了逃跑,也為了燒殿。」

軍機處,【故宮建築之美】插圖。

歷史中人物的命運與生命體驗

作為中軸線上最核心的建築,故宮最為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中正之美、宏大之美、凜然正氣之美,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從太和殿的雄偉壯麗,到養心殿的靜謐淡遠,每一處建築都是時間的沈澱,每一塊磚瓦都記載著歷史的篇章。在武英殿中,李自成曾縱情聲色,最終不得不倉皇敗退;在昭仁殿中,康熙皇帝曾縱橫捭闔、調兵遣將,與吳三桂鏖戰八年。相較於歷史學家嚴謹的歷史敘事,祝勇所關心的,毋寧是歷史中人物的命運與生命體驗。在這座宮殿中,明清共有24位元帝王,唯有乾隆皇帝,為這座宮殿打上了最鮮明的個人標記。比如【四庫全書】,就編修於乾隆時期。

武英殿的另一個功能體現在四庫全書館。「四庫全書館是兩個:一個是翰林院,一個是武英殿,武英殿成了四庫全書編輯部辦公室。」祝勇說,「武英殿就是修書編書的地方,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準確。【古今圖書整合】這些重要的皇家書籍也都在武英殿完成。」蔔鍵這些年來一直在梳理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武英殿是編纂四庫全書的一個重要的殿,還有另外一個殿就是翰林院,翰林院也有一個殿。」

文淵閣,【故宮建築之美】插圖。

蔔鍵說,武英殿是皇家修書、印書的地方,也是皇家書的倉庫。在編【四庫全書】前就長期配備編纂人員,這些人員都是從翰林院調過來的。開四庫全書館以後,重要的在翰林院,比如四庫全書纂修官戴震就在翰林院工作。修【四庫全書】的第一階段主要是在抄【永樂大典】。安徽學政朱筠建議乾隆皇帝可以抄錄【永樂大典】補缺失的書,這一建議得到了采納。這也是【四庫全書】特別有價值的地方。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永樂大典】在八國聯軍時期已被焚毀,而在修【四庫全書】時期,只缺了一千多冊。但現在,【永樂大典】只余數百冊。「【永樂大典】到底是什麽時候到了翰林院?推測是康熙編書的時候。」

書中,祝勇在歷史的長河中打撈出一個個標誌性的片段,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讓歷史變得可觸可感。祝勇表示,自己經常會遙想故宮宮殿中那些非同尋常的主人,講述宮殿中上演過的無數與皇權、與生命息息相關的故事,「太和殿和它前面的巨型廣場, 從空中俯瞰,酷似一個放大的寶座——雕花彩繪的太和殿是龍椅的靠背;三大殿的漢白玉大台基是它的坐墊;兩側的廊廡則是它的扶手。也就是說,整個宮殿、整座城池,乃至整個天下,都是太和殿中間須彌座台上那把金漆寶座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