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李二康 | 山水作品賞析

2024-04-07國風

李二康

藝術簡介

李二康, 山東人,生於1987年,現居北京宋莊,獨立藝術家。

一竅不通說二康瞎畫

文/李一通

評論別人是最難的,說不準,瞎說一通;說準了,泄密了,把人家看家的家夥給倒了出來。傳男不傳女,傳裏不傳外,到你這給大白話講出來了,罪過。這個不敢當,還是瞎說的好。幸鄙人不在某圈內,亦不在什麽高位上,說了也似白說,瞎說,沒了顧慮,倒也敢說。

畫面是要有語言的,而語言的背後一定是思想並情感。若是沒有這個語境,二康的畫,純屬瞎畫。瞎畫就不見上品,這也未必。

二康的畫是在中西古今間找尋自己,其在熟悉的畫面裏用了不熟悉的語言,但好像也不需要解釋什麽,他在表達自己亦將看到別人,因為每個觀者也即自己。

南山北意系列-1-紙本水墨-140×140㎝-2023

二康用熟悉的色彩、畫面、氣息,講了一個不熟悉的故事。就如徐冰的天書,用我們熟悉的宋版書形式裝進了不可識的偽漢字,引人入境。二康的畫,亦如此。他用熟悉的宣紙筆墨、青綠畫面、朱紅印鑒將觀者帶入,然入者細品卻不見熟知之處,熟悉會不自覺的被牽制,陌生繼而刺激好奇,入之無去處,悵然有所失,竟也得一絲空。寂寂然,寂中生有,有的是什麽,是無所得,有的是觀者自己,是熟悉的陌生。

中國藝術的美,承載了太多負擔,幾千年的積澱,不得不形成一種固有的語言,這種語言是以漢字為根系的傳統。我是學古文字的,經常給學生說,甲骨、金文、小篆、隸楷等之演變,就如殷商、兩周、秦漢、隋唐、明清等不同朝代人著不同的衣飾,若毛皮樹葉、周衣、漢服、唐裝、清代人的大辮子等等,但無論怎麽變,中華服飾仍有自己的符號。就如中國的漢字一樣,雖歷代字型有別,然從未中斷,一脈相承。李澤厚先生語:「華夏美學都強調形式的規律,註重傳統的慣例和模本,追求程式化、類別化,著意形式結構的井然有序和反復鞏固。」如山如何畫、水如何畫、人如何畫,書法、繪畫對線條的輕重緩急、筆墨的濃淡枯濕等等之程式。

南山北意系列-2-紙本水墨-140×140㎝-2023

這段看似說遠了,實際上是要給個背景,二康的畫直觀來是奪人眼球的,雖不似一般所見,實則其在走「老路」,先前者徐悲鴻,林風眠是也。當然不是說走老路,就一定沒有新面目,二康的畫面,線條是多是中鋒,墨色多塊色,大面一色,無有漸緩之處,塊面相繼突兀,無有過渡,這與傳統大不相類,此或謂某之所言「瞎畫」,是則非。換言之,其語言是線和色塊的分割,這多是油畫的元素,但整體觀來熟悉的青綠勾人攝魄,國畫氣息撲面而至,是其絕妙所在。其同前輩一致,兼收並蓄,東西融合,學為所用。但凡交融出新必然是要另類的,就如曾經的八大、白石老人,一個怪兮兮的、一個野孤禪,但歷史反復驗證了,革新者從來是把獨木橋走成了參天道。

魯國堯先生在語言學界提倡一個治學方法叫「二不方針」,即「不崇洋、不排外」,放在藝術領域裏亦然,二康既是踐行者。魯先生還有一個著名的「文化學術發後論」,大意是凡盛世皆是政治、經濟「先發」,而學術、文化「後發」。先生還悉心統計了漢代、唐代、宋代、清代開國至文化繁榮期之時間距離:66年、94年、73年、92年,平均81年,如此算來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2周年,歷史若然,繁榮將近,或文藝創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亦將改觀。這裏不是說二康一定就成為什麽大家之類,只是說「高峰」來之前,是要尊重異樣,尊重多元,二康的畫僅是萬千創新聲音之一種,像一個星星火苗,我們要讓他成長,要讓有思想的「新」成長。安可知,哪一縷東風起,火燎原,風饒百年。

南山北意系列-3-紙本水墨-140×140㎝-2023

二康的畫總歸在青綠色系,本在百色中就歸清雅一流,何談黑之厚重壓抑、紅之火熱血腥,灰之抑郁寡淡,選擇性的回避,未免不是智慧。能在少中做出大,方寸亦世界。少了就是限制嗎,也不盡然,自由就可以狂肆嗎,亦不盡然。二康選擇了少數色系,也不見其局促在轅;其就自由了,我看其選擇色系時就決定了其之載負。其心可以掙紮、仿徨、糾結,其畫面則是一種沈靜地表達,即便是君喜繪之仕女圖,亦未引誘沖動,也不見莽撞,我想這才是真實的二康,非「魯人」「直人」之言。外皮總是唬人的,內裏也掩飾不住,其畫總以「文靜」可釋,【樂記】曰:「樂曲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是作屬淡淡的竹葉青,總不是普洱,更不是烈酒,最多從芽尖裏品出些丁點醉意罷了。

再說些建議,年輕就有風格也是壞事,有了就死了,這是一個爭議的話題。若是就一種語言走下去,未免太單調,亦在「程式」裏了。形式還可以變,筆墨語言還要從傳統裏找。今年講究「三牛精神」,搞藝術的更像牛,試問那頭牛不固執。固執的是精神靈魂追求,不在形式。我想二康仍需要一次次地跳進傳統的長河裏,去汲取適時的那一瓢,戴著鐐銬變。

南山北意系列-4-紙本水墨-140×140㎝-2023

老子雲:「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藝術作品之所以可以長生,是源其有根,其根之初乃作者之感,是感可外其身,或無其身,說白了即是無所形縛而神合。後感眾人者,亦由於此。我們觀古畫,自不見作者身,亦不見其所摹之形,然安可對畫入境,感懷涕零?即存無身者,可久視。二康之畫,本就在畫心中之象,再創新亦要從心中觀,從畫外找,神思中得見已不易,再能付諸於筆墨,即是再現;而此再現之過程,已將作者融了進去,既為安好。成不成,只管走,但有路,清涼境,驀然回首。

本文作者系博士,伊犁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研究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域印社秘書長

作品賞析

南山北意系列-5-紙本水墨-140×70㎝-2023

南山北意系列-6-紙本水墨-140×70㎝-2023

南山北意系列-7-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8-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9-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10-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11-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12-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13-紙本水墨-140×140㎝-2023

南山北意系列-14-紙本水墨-140×140㎝-2023

北京墨軒臻品藝術 | 傳承文脈·印藝互聯

主攻學術·挖掘新人·引領收藏

圖文|李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