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姚启圣以全家性命担保力荐施琅,最终为何又成武统台湾的反对者?

2024-06-12台海

客观讲,李光地之所以向康熙智荐施琅成功,一多半的功劳还应归功于姚启圣。

首先,早在姚启圣上任伊始,就建议加强福建水师,启用施琅。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朝廷与郑氏集团谈判失败后,姚启圣又再次感到,加强福建水师建设已刻不容缓,并且不避嫌疑地再次推荐施琅,且说:「臣(姚启圣自己)任藩司(布政使)时,闻知原水师施(琅)威名,郑锦(即郑经)畏之如虎」,且福建各界人士,「万口同声,皆知其堪任水师提督也」。

甚至,为解除朝廷的疑虑,他又直接指出,施琅有一子落入郑军之后,但还有六子及全家数百口在京城,岂有为一子而舍弃全家的道理。

随后,即便是听说朝廷已任方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他仍坚持认为施琅是水师提督的最佳人选,于七月再次上疏提议,任施琅为靖海将军,总统福建水师事务。并毫不客气建议将方正色调往广东。

后来,更是在姚启圣的一再强烈建议下,康熙也才最终下了启用施琅的决心。

那么,话说到此,问题来了。既坚决以武力攻台的施琅上任后,为何姚启圣又很快成为武统台湾的反对者呢?

先说康熙

康熙作为满清皇帝,在攻台作战中虽然不得不用清一色的汉将,尤其是南方汉将,但对这些汉将,尤其是像施琅这种先抗清,后降清的汉将,他其实是一直怀有戒心的。他安排施、姚「同征」,就是要使二人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但康熙也明白,攻台之事能否成功,主要还是要看施琅的作用发挥如何。但若以施琅为主将,姚启圣为副手,但姚是总督,二人的上下级关系便很难理顺。若反过来,施琅的作用必然要大打折扣。所以不如大而化之,故意不明确二人的主、次关系。

但是,也正是康熙的这一「精心」安排,才恰恰造成了施、姚二人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也正是在这种复杂关系中,至康熙二十一年七月,致使施琅三次上疏,并向朝廷要求给予「专征」权,甚至立下「事若不成,治臣之罪」的军令状。

但是,康熙却一直不表态,到最后,才不得已交给议政王大臣讨论。议政王大臣讨论的结果,却是同意给施琅「专征」权。

康熙授予施琅「专征」大权后,身为总督,姚启圣自是失去了统兵征台的机会,内心很是失望。

或者进一步讲,自己为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出了这么大力气,甚至不惜以全家百口的性命作担保,岂料施琅上任伊始,便过河拆桥,排挤自己,实在是令他万分伤心,以致「不禁心中如焚如溺而不能自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姚启圣极力保荐施琅,其实也并非完全出于公心。而是想「特以其为(郑)成功故将,欲借为先驱」。攻台之际,「欲其相辅成功」。

说白了,其目的就是想借助施琅的才能和特殊身份,帮助自己成就统兵平定台湾郑氏的不世伟业。一来可报效朝廷的沐浴之恩,二来也可使自己建功扬名。所以,他也屡次上疏,坚决反对施琅「专征」,要求与施琅「同征」。

只是令他万没想到的是,一心想武统台湾的施琅,因为有过三次统台失败的教训,此时最担心的就是互相牵制,彼此掣肘,使自己的既定方略无法实施,妨碍攻台行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极力向朝廷争取「专征」权。

而姚启圣呢,一见「同征」无望,态度也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主战变成主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