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他是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至今也不知道是谁击毙的

2024-04-05台海

回顾解放前,国共两党都出现了很多优秀将领。

虽然我军有很多众所周知的名将,在百姓中口耳相传。

但国民党的一些出色将领却鲜少有人了解。

胡若愚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经的两段「风光岁月」难以掩盖。

只是这样一位名将。

为何会成为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

甚至连被谁击毙的也不知道呢?

……

解放战争,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

彼时,广东尚未完全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发表【告广东人民书】,号召全省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全力支援人民解放军!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长驱南下,14天后,就解放了广州,长堤东亚大酒店升起广州解放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作为解放军部队当时最大的对手,国民党第11兵团开战以来,便一路溃败。先是被我军赶到衡阳,后又逃窜到广西,最终在11月26号,陈赓率领大部队追上第11兵团的残军。

一场生死较量就此展开,作为解放军第四兵团的领导者,陈赓不畏敌人的密集攻势,带领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展开浴血之战。他们顶住了敌军密集的炮火,最终通过不断缩小包围圈彻底歼灭了敌人。

但是,当陈赓带着部队打扫战场时,除了看到满地的尸体与敌人丢下的武器装备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发现,那就是胡若愚的尸体!要知道胡若愚可是国民党军的上将兵团司令!更曾经在抗日战争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如今被击毙无疑是我军解放战争中的又一个重要功绩!

只是,作为如此一位有名的军事将领,胡若愚到底是被谁所击毙?至今无人得知。有人说他是被同侪出卖,借机击毙。也有人说,他是在战场上,被密集的子弹击中,导致死亡。可是众说纷纭,一直到现在也无法验证。

不过,虽然因为胡若愚没有选择正确的立场,导致年仅55岁就战死在这场战役之中,但并不代表他仅仅是泛泛之辈,甚至可以说他的军事水平可圈可点,之所以失败,更多是由于国民党站在了错误的位置,没有站在人民的一方。而纵观胡若愚短暂的一生之中,龙「胡」之争和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他最为高光的时刻了……

胡若愚,字子嘉,出生于云南罗平。早在清光绪二十年就已经呱呱落地,其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地主,家底丰厚,这也造就了他从小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胡若愚从7岁开始就读私塾,后到16岁考入了云南陆军学校,接触到【警世钟】等进步书刊。并于次年参加了「重九起义」

正是这场起义,让胡若愚接触到了影响他近半生的人物滇军将领唐继尧。从此次起义开始,胡若愚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数次辗转于云南与外地,并不断地精进自己的实战技巧与理论知识。

要说起他的军事才能,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展露无疑,1918年时他已经升任旅长,那时他才24岁。1924年时黄埔军校建立,正当很多后来的名将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时,胡若愚就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军事指挥官了,足见他的天赋所在。

回顾历史,胡若愚虽然天赋高,但并没有因此恃才傲物,反而一步一脚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譬如他曾经跟随唐继尧平定云南,出征四川得到了不少的实战经验;也曾在陆军讲武学堂将校班学习,潜心提升理论知识。

这样天赋与努力并行的情况下,胡若愚的地位亦是不断的水涨船高,他学会了战争,更学会了「忠诚」,这些优势合在一起,让他成为了唐继尧的两个心腹爱将之一,也拉开了龙「胡」之争的序幕。

其时,唐继尧的两个心腹爱将,一是胡若愚,另一个人便是龙云,可为什么为同为滇军将领心腹的二人会反目成仇?一切还得从唐继尧的野心说起……

龙「胡」之争,胡若愚败走云南

随着胡若愚在平乱广西中立下功绩,被提升为步兵第11团团长,以及护国运动后,率团奉令入川打败了川军刘存厚后。民国九年时,胡若愚已经首次兼任司令的职务,几近走上人生巅峰。

只是这时候,唐继尧的野心更甚了,也为后来胡若愚的败走埋下了引子,由于云南政权相对稳固,唐继尧预备把触手伸向了四川与广西等地,好扩大自己的战果。

可是如果成功,那么自己真正该扶持的人是谁?唐继尧几经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就在这段期间内,作为心腹爱将的胡若愚和龙云为唐继尧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但帮助他第二次主政云南并保住地位。还在对川军和广西军的多次战役里取得了胜利!

正是这样的情况,让第一代「云南王」唐继尧彻底决定效仿「祖上」,开始了历史上多个朝代都有过的行为。那就是担心心腹功高盖主,决定狡兔死走狗烹!

所以,当胡若愚和龙云回到云南后,唐继尧一面对二人都进行了嘉奖,另一面却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亲信和嫡系,让自己的堂弟唐继虞编练新兵。

同时唐继尧还以栽汰为名削弱胡、龙的势力,并挑拨二者之间的关系,他龙云留在昆明驻守,却把胡若愚调到蒙自去驻防,使得二人虽然都对唐继尧有所不满,却无法联合起来,如此一来二人更会因为上位问题产生嫌隙!

只可惜这样的操作,唐继尧搞出来却不精。一方面他操之过急,把一切搞的太过明显,譬如他从法国人那里新买了7000支新枪,只给了胡、龙给一百只,其余全部给了他自己新编练的近卫军。

如此一来,但凡是个人就能看出来唐继尧铲除异己鸟尽弓藏的意味,哪怕龙胡二人确实已经产生嫌隙,但在他们之间正式开始全面冲突之前,就决定先暂时摒弃前嫌,并联合云南其他两镇的镇守使达成了反唐协议,这就是著名的「二·六」政变。

政变之后,唐继尧再一次倒台,胡若愚暂时成为了云南的一把手,本就实力相当的龙胡二人更加想要铲除对方了。

而随着唐继尧的病逝,胡若愚率先联合了其他两镇对驻守昆明的龙云发难,史称「六·一四」事变。至此胡、龙展开了长达三年多的「云南王」之争,也是云南的至暗三年。

1927年6月14日前夕,胡若愚于这一天深夜突袭了位于昆明北教场的龙云所在。与此同时,胡若愚还分兵包围了龙云及龙云手下多名高官的住宅,在龙公馆处,胡若愚部遇到了些许抵抗,但龙云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被胡若愚俘虏了。

却没有想到,龙云以外的其余高官逃了出去,并且汇合了滇西势力,并重编了三个师准备反攻昆明。双方在大理祥云县的清华洞遭遇并发生了激战,在激烈的战斗过后,胡若愚部不敌败退,只能于是放弃昆明,率部带着龙云向东撤走。走到大板桥时,为了摆脱追兵,胡若愚与龙军签订了【板桥协定】,并把龙云放回了昆明。

这个时候看似胡若愚大势已去,实则不然,由于当时胡若愚的主力在蒙自一带驻防,可以说这时候的失利并没有伤筋动骨,所以尚且存在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而作为曾经的队友,如今的对手,龙云哪可能不知道胡若愚的情况?一时之间双方都在丰富着自己的武装力量。

直到1928年12月,龙云调集重兵对胡若愚发起了进攻,最终将胡若愚围困在了曲靖城中,双方在曲靖相持了40多天,最终胡若愚虽然从曲靖突围成功,但已经溃不成军,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在云南立足的根本。

回归这段历史,虽然胡若愚落败,但是并非因为他的才能不行,而是因为早在唐继尧分化二人的时候,就把胡若愚的势力弄到了滇南一带驻守,而龙云所属的势力则是负责驻守昆明、大理、昭通一带,从地理和交通的因素来看,明显龙云更具有优势。

其次由于双方在扩充武装力量的时候,龙云属于收编旧部,而胡若愚是联合云南其他两镇势力,后来甚至还有四川的刘文辉和贵州的周西成,纵然他的指挥水平再强,也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

所以,虽然龙胡之争胡若愚失败,但是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得到了认可,甚至因为这点,在此后的抗战中与我军高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表现的可圈可点!

成也李宗仁,败也李宗仁

在胡若愚失败后,蒋介石和李宗仁的矛盾日益加深。而胡若愚也由于坚定的反蒋理念,一步步走向了李宗仁的队伍之中。

他一度在国内被蒋介石的势力压缩的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只能取道远赴香港反蒋,并在后来接受了李宗仁所给出国费,于1933年赴德国留学,致力研究军事学,后又随「中国欧洲军事考察团」,远度法国、比利时、荷兰、捷克、波黑、苏联、英国等国考察。

这段期间他一方面在军事知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著有【现代大军统帅】、【现代战争理论】、【现代战略之根本】等书,另一方面,也愈发因为李宗仁的照顾下定衷心。

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胡若愚回到中国,此刻他已经是李宗仁的重要心腹,并在国民党任高级参谋。

在抗日战争时期,胡若愚可以说是抗战有力,台儿庄战役期间,他协助第三集团军司令孙连仲指挥作战,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娘子关战役时期,他还和朱德有过愉快的合作。抗日战争后期,他还转任军事委员会第二、三校阅主任,代表蒋介石检阅了西南诸省军队。

这段时间内,胡若愚表现出出色的指挥作战能力,还经常亲自到前线指挥,分析日军的战术。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案,不论夜袭还是伏击,都在他的手中运用自如屡屡给予日军重创,足以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抗日名将。

按理说,胡若愚本可以走完平静的后半生,而一开始他也是如此打算的,就在抗战胜利后,胡若愚随即宣布退役,想要颐养天年。如果这样,他其实根本不会遭到我军的清算。

只可惜,成也李宗仁,败也李宗仁,正是因为感谢李宗仁的知遇之恩,他成为了一个愚忠的将领。胡若愚做出复出这个错误决定的时候,就是为了要给李宗仁争取总统的位置,只可惜这时候国民党已经是日落西山。

胡若愚所谓一厢情愿的「扶李」只不过是负隅顽抗,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胡若愚不但成为了解放战争中唯一一个在战场上被击毙的国军上将,甚至连击毙他的人都不知道是谁。

尾声

时至今日,回顾这段历史,与其说胡若愚因为不明智葬送了后半生,不若说他成为了蒋桂之间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若论军事才能,胡若愚绝对算得上一把好手,可若论看清局势的眼光,胡若愚却差之远矣。

他的一生就毁在「愚忠」二字之上,毕竟从唐继尧第一次众叛亲离后他依旧不离不弃,甚至还帮助唐继尧再次反攻云南中就早已看出。更何况面对李宗仁,胡若愚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

只不过作为一个军人战死沙场,或许这已经就算是他最好的归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