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七年(1678年)前后,为扭转清廷在福建一带战局不利的局面,遏止台湾郑军的进攻势头,清廷对福建军政大员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 。撤销了郎廷相等人的总督、巡抚之职,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吴兴祚为福建巡抚。
姚启圣临危受命。不过,他最擅长的工作不是带兵打仗,而是搞策反。早在他出任福建总督之前,他就曾劝降过三藩骁将韩大任和郑军潮州守将刘进忠等人。而耿精忠最终降清,其实,也与他搞策反活动有着很大一份功劳。
升任福建总督后,姚启圣在协助康亲王杰书等清军将领对郑军发动积极的军事进攻的同时,自是抓住一切机会,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对郑军展开大规模招降策反活动。
为达到消弱、动摇郑氏集团的目的,姚启圣首先从处理好对其家属及亲友的安抚政策入手。他的前任郎廷相认为福建人大多与郑氏官兵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怀疑他们会暗中资敌、通敌。于是,一概采取普遍不信任态度。
而姚启圣上任伊始,即广张布告,申明郑氏在沿海地区盘踞多年,当地百姓不可能与其无任何瓜葛,但绝不能以此株连无辜。他还下令,今后禁止一切以与郑氏有牵连为借口,而进行的诬告、陷害和挟私报复等行为。
不但如此,他还在搜罗人才时,对曾追随郑氏后来能改邪归正,又确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授予统兵权,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这些做法,对争取民心,消除沿海民众的敌意都产生了很好的积极效果。比如,当时一个叫黄震性的人,是福建漳浦人,曾担任过郑成功的百夫长,后降清回归故里,他认为时局变乱不定,便隐入道观,做起了世外高人。但同时,他又不甘心就此与青灯黄卷相伴一生,一直在静观局势的变化。
姚启圣任福建总督后,实行尊重、团结郑氏投诚人员及亲属的政策,使黄震性感到自己出山的日子到了。于是,他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便到姚启圣的军门前投书自荐,并密陈剿抚郑氏集团的方略。这让姚启圣感到黄震性是个难得人才,决定采纳他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招降措施,即通过招降来瓦解郑军,配合军事行动,取得战场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他还采纳黄震性的另一个建议,在与郑军占据的海澄相对峙的漳州设立「修来馆」,并令黄震性主持此事,以官爵、资财、玩好来引诱、招纳郑军官兵。对来降的郑氏人员不但给予赏银,而且让他们乘坐装饰华美的车马,身着鲜丽的服饰,往来招遥于漳州、泉州等地。
当然,若有降兵降将又重归郑军,姚启圣等人也佯装不知,不加制止。这些人跑回去以后,以其所得向同僚官兵炫耀,却在衣食都发生很大困难的郑军中引起了很大震动。
除此之外,姚启圣还将一些房屋馆舍装饰一新,摆上各种生活用具,门上大书郑军某某将领公馆,并放出风去,说某月某日某某将领将来投诚,以为其准备好住所。从而使郑军上下左右互相猜疑,人心浮动。同时,在此基础上,姚启圣还制让【招抚条例十款】,并予以张榜公布,务使郑军官兵人人皆知。
姚启圣长期的招降活动,对郑军官兵产生了巨大的瓦解作用。如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初,镇守沿海要地的郑军五镇大将廖琠等即率部向姚启圣投诚。而从康熙十六年(1667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间,投诚的郑氏文武官员和士兵更是达到了13万人之多。
那么,话说到此,问题也来了。即为何又说姚启圣不是「武统」台湾的坚定支持者呢?
应该说,尽管姚启圣在瓦解郑军策反郑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他对军事、水上战事并不专业,对台湾内部情况掌握也不够不全面。所以,既使康熙已做出了武统台湾的决定,并授予施琅军事「专征「大权之后,姚启圣仍是于康熙二十一年底,抱着「文统」的希望,派出刘国轩故友黄朝用到台湾与郑氏集团进行议和谈判,并允许」不削发,只称臣纳贡,照高丽、朝鲜事例「等条件。
后被康熙否决。
其实,你想想,从始至终,姚启圣是不是应该算得是一个「文统」台湾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