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 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 ,同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海峡,因为它的对岸就是宝岛台湾 。同时台湾海峡也沟通了中国近海两大海域——东海 和南海 ,是北太平洋一条极其重要的海上通道 和非常繁忙的全球贸易航海线 ,中国北方 、日本 、韩国 等船只想要到达东南亚 、南亚 等地,台湾海峡是最短捷径更是必经之路。
台湾海峡
在全球诸多海峡中,台湾海峡也是其中最宽的一个,著名的英吉利海峡 宽度大概是220公里 ,白令海峡 约80公里 ,直布罗陀海峡最宽只有43公里 ,即使是马六甲海峡最宽也只有370公里 。而台湾海峡最宽可达400公里 ,最窄处也有130公里 ,是琼州海峡的六倍 有余,而这可能也是当初国民党选择退守台湾而非海南的原因。
台湾海峡宽度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相关规定,中国依法对大陆临近海域及台湾岛 、海南岛 和南海诸岛 临近海域拥有内海 、领海 、大陆架 、 专属经济区 等主权和主权权利。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12海里领海 ,中国也是如此,即台湾海峡东西两岸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海域都是中国领海。
大陆部分领海基线
海峡两岸各12海里领海也就是合计24海里领海 ,大概是44.4公里 ,而台湾海峡最窄处是130公里,因此中国领海无法将整个海峡完全覆盖 。但如果再加上专属经济区 就可以覆盖了,因为国际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宽度是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 ,也就是370公里 ,两岸合计740公里 ,而台湾海峡最宽不过400公里,完全够用。
专属经济区
那台湾海峡有没有可能像加拿大的哈德逊湾 以及中国南海 一样,属于中国的历史性水域 呢?这个不好说。因为不论是哈德逊湾 还是大彼得湾 等都属于【公约】中规定的历史性海湾 范畴,沿岸国对其依法享有主权权利 。而中国南海早就有「南海九段线 」作为明确划界依据,其产生时间也要远早于1982年公约制定时间。
但台湾海峡两者都不沾,因此可能无法被认定为中国历史性水域,但却完全属于中国内海、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
中国南海及南海群岛
也正因为台湾海峡实在是太宽了,所以规划已久的「台湾海峡跨海通道 」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还有像需要跨越海峡的京台高铁 或高速 以及G319国道 都未能实现,其中G319国道起于台湾高雄 ,终点是四川成都 ,但现在只修到了福建厦门 ,全长2984公里 。目前全球最长的跨海隧道是英吉利海峡隧道 ,全长50公里 。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是港珠澳大桥 ,全长55公里 。
而台湾海峡最窄处也有130公里 ,是上述两条跨海通道的两倍 还长,不论是建设成本还是工程难度都不是一个层次。
英吉利海峡隧道
之前有专家提出三条跨海线路方案,北线福建平潭 至台湾新竹 ,全长126公里 ,距离最短,其平均水深仅60~80米 ,海底岩层质地坚硬,修建难度最小 。中线福建莆田 至台湾苗栗 ,全长128公里 ,距离比较适中,受台风和地震影响较小,安全性最高 。南线福建厦门 至台湾嘉义 ,全长174公里 ,平均水深80~100米 ,且途径高频地震带,难度系数最高 ,但因为连接两岸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价值最大 。
台湾海峡三条跨海通道
但不论是哪种跨海方案,又或者是跨海大桥 和跨海隧道 哪种跨海方式,在面对台湾海峡最窄130公里的宽度时,其建设难度系数必定无法想象。首先是隧道,隧道虽然不受台风等天气影响,但因为建在近百米的海底,因此通风 、排气 和防漏水 是三大难题,而这其中哪一项出现问题对隧道内的车辆和人员来说都会是致命性的,尤其对于地震频发的台海地区来说。
其次是大桥,大桥虽然不需要考虑上述三大难题,但海底有断层 ,上百米的桥墩和上百公里的桥梁极易受到台风影响,和港珠澳大桥完全不在一个难度水平。
台湾海峡水深及海底地形图
现在有一个设想办法就是在台湾海峡中部填造几个人工岛 ,通过人工岛不仅可以牢牢控制整个海峡,而且还可以作为跨海隧道通风井,堪称一举两得。不过填造人工岛同样也是一个大工程,如果不经过台湾浅滩的话,仅一个人工岛就至少需要1.5亿方土石 。但如果不考虑大桥或隧道,也许轮渡 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