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地缘政治」的正确理解

2024-06-12台海

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近年「地缘政治」一词广泛地在政客演说及半学术文章不停地被引用,仿似变成不可或缺的潮语。不过,笔者相信,从政者如果能正确使用、理解和演译这词汇,是有助说好中国和香港故事。

「地缘政治」不仅是学术用语,更是西方近百多年的治国及外交策略,理论的发展及外交策略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学理论当然受社会转变所局限,没有绝对科学性,其他因素的出现例如经济转型或科技突破,也会改变它的预测及覆盖范围。所以领袖宜注意不同时空,不同科技世代,便有不同的地缘政治的演译。

学术上,「地缘政治」有三大学派,分别是「经典」、「批判」及「女性主义」学派。经典学派中,有两种三段论–「心脏地带」及「边缘地带」。「心脏地带」三段论指,「谁统治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俄国);谁统治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世界的中心:欧、亚大陆);谁统治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打从十九世纪,西方世界一直以无障碍地形为方便轻骑进攻,轻易撃打别国为由,认为征服欧亚地区便能达至世界霸主一席位。及至海运商贸的兴起开始令国家致富的盛世,地缘政治陷入了「边缘地带」理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就主宰了欧亚大陆;谁主宰了欧亚大陆,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 」这里,边缘地带指的是「心脏地带」的外围沿海城市。当世界沿海商贸联系为大不列颠帝国带来丰厚收益及当英国本土工业革命削弱了皇权统治时,日不落帝国便透过不断向外殖民巩固其世界霸主的位置。至此,晚清王朝被迫向众列强作赔偿和割地便是此地缘政治的产物。

批判学派援引了后现代主义的语义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地缘政治的新手法和手段。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兵戎相见或经济掠夺,而是强国对其他国家透过标签、诋毁、抹黑、以「一竹篙打一船人」的技俩、塑造道德高地贬低对手,消磨其意志,将打击对手合理化和常态化。实际操作是定期向指定的别国公开政策报告,误导友好传媒作扭曲报导,支持外逃异见份子制造全球反对声音。这些手段的最高境界是制造看似中立、但望之生厌的抽象词句,例如,恶棍、独裁者、威权主义、极权、国家补贴等,让别国成为各国眼中的流氓国家(rogue state)。

女性主义学派提出,地缘政治的理解是需要依靠实证调研得出的结果;不能单单依赖阅读政府政策或报章,因为不同类别人士对地缘政治有不同的反应,所以还要从社会受影响的一群搜集他们对地缘政治的看法。基层市民的看法往往反映他们怎看外国干预或制裁,政府便顺理成章了解市民想法,争取他们的赋权对外国作出相应的对策。

最后,地缘政治一直塑造欧美政府的对外的政策。从冷战时美国对共产国家的围堵政策,到美国总统朗奴列根对俄的核武及星战计划,到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政策,到拜登联同盟友对中国组成的第一岛链防线,通通都是地缘政治考虑的产物。除此之外,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及科技禁运,对中港官员的政治制裁,对香港两条国安法的批评,都是源于同一考虑。

近百年间,「地缘政治」曾主导世界霸主侵略别国,掠夺别国资源,到近代更遏制别国崛起。纵然结果略有不同,但其共通点是,拥有强权的霸主按自己的议程建立对己有利的世界体制,甚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

文:张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