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庵(1904年10月17日-2001年10月27日),湖南省长沙人。他是国民党起义将领、黄埔军校 同学会原会长。
李默庵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黄埔军校期间加入了革命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 ,并参加了讨伐军阀的第一次、第二次东征。在黄埔军校时期,李默庵表现出色,曾有 「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的说法。他于 1925年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之后因多种原因脱离了党组织。 他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担任过六十团党代表、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务,历经攻占武昌、南昌、杭州、上海、徐州等著名战役。
北伐战争后,他参加了国民党军对苏区红军的「围剿」和对福建事变的镇压。
在军旅生涯中,李默庵参加了诸多重要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陆军第十四军军长,在山西忻口会战 中任左翼兵团指挥官,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两周,后转战中条山游击根据地 ,长期与日军作战。1945年,他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奉命主持浙东地区日军受降事宜。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地区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是太原会战中的一部分。
战役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攻占平津地区,随后主力沿平绥铁路西进,威胁华北。9月12日日军攻占大同,山西陷入战火,中国守军在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两线遭遇惨败,日军呈现全面进击华北的态势。中国军队退守神池、平型关、雁门关内长城一线。日军占领大同后兵分两路,一路沿同蒲铁路南下进逼太原,另一路由第5师团经宣化、涿鹿南下,相继攻陷广灵、浑源、灵丘等地后攻打平型关。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但日军大本营随即调整部署,打算攻取忻口以夺取太原。忻口位于太原以北,战略地位险要,是日军进攻太原的必经之路。
战略部署: - **日方**:忻口作战日军的战斗序列司令官为板垣征四郎中将,指挥第5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混成第2、第15旅,以及堤支队、大泉支队、萱岛支队等部。 - **中方**:第二战区将部队编为右、中、左及预备等4个集团军。以八路军及第73、第101、新编第2师为右集团军,归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指挥,在五台山至峨口一线占领阵地;以第14集团军、第9、第15、第17、第19军等部为中央集团军,归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在蔡家岗、南怀化、大白水一线占领阵地;以第68、第71、第120师及独立第7旅等部为左集团军,归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指挥,在黑峪至阳方口之线占领阵地;以第34、第35、第61军及第66师等部为总预备军,归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配置于定襄、忻县地区。八路军第115、第120师分由平型关及雁门关施行包抄,截断日军后方联络线。
主要过程: 1937年10月2日,日军第5师团主力及关东军混成第2、第15旅团等部南下与中国军队第19军在崞县发生遭遇战,忻口会战揭开序幕。
10月4日,日军占领阳明堡,围攻崞县城。10月5日,一部日军攻击阳方口独立第7旅阵地,该旅于6日退守段家岭等地,同日日军占领宁武城。10月7日,日军猛攻崞县城西北,中国守军残部退出崞县城。攻击原平之日军与守军形成对峙状态。
10月11日,原平陷落,中国第二战区忻口前线部队进入指定位置并占领阵地。第二战区进一步调整部署,将中央军担任的正面防线划分为3个作战地区,并令傅作义率总预备军加入中央军作战。 战役期间,中日双方在忻口正面的南怀化阵地展开鏖战。10月16日,中国军队反攻,战况惨烈,中方高级将领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殉国。此后中日双方分别增兵投入战斗,形成拉锯战,中国守军伤亡惨重。
为阻断日军交通, 八路军三个师在忻口日军右翼及后方展开出击。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东北地区袭扰日军,先后收复县城10座,切断张家口至代县之间日军后方交通线;八路军第120师在雁门关一带伏击日军运输队,炸毁道路桥梁等,切断日军从大同经雁门关到忻口的后方补给线。10月19日,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夜袭阳明堡,毁伤日军飞机24架,使日军失去空中支援,有效支援了忻口正面战场。 10月24日,日军增援部队抵达一线后再度猛攻,中国守军第85师伤亡殆尽,日军有所突破。10月29日,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11月2日,另一路日军从东面攻破娘子关,进抵阳泉,与进攻忻口的北路日军完成对忻口、太原的包围。第二战区为集中兵力固守太原,下令中国军队撤退,忻口战役结束。
战役结果: 忻口战役国共两党协同作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中国守军成功阻击日军,为第二战区主力部队实施战略转移、部署太原作战争取了时间。此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约18.5万人,伤亡超过10万人;日军投入兵力约3.6万人,伤亡2万余人,其精锐部队第5师团遭受重创。然而在战略上,忻口战役并未成功阻止日军进攻太原,忻口战役之后,日军大举进攻太原腹地,并于11月8日攻陷太原。
解放战争时期,李默庵积极参与湖南和平解放事业。1949年夏,他退出军政生涯,移居香港,拒绝去台湾。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起义通电中将他列为领衔者之一。同年8月,他在香港参加原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44人联名的起义通电,受到国民党政府通缉。
李默庵1951年移居阿根廷,1964年移居美国。在国外期间,他仍心向祖国,在当地中文报刊上发表了一些赞誉祖国的文章。他和黄埔一期同学宋希濂、侯镜如等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呼吁军校同学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中国统一而奋斗。
1981年,李默庵应邀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1990年回祖国定居,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曾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等职务。1995年6月起任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李默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和变化。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10月27日,李默庵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7岁。
李默庵在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之后脱离了党组织。不过,他在抗日战争中与中国共产党有过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参与了湖南和平解放的相关工作,并最终选择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力量。他的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一些国民党将领在政治立场和个人选择上的转变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