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康熙问大臣们:台湾如何统一?施琅答:非动武不可

2024-05-24台海

所为何事?

公元1668年, 康熙皇帝急令施琅速来京师。

接到圣旨的施琅心中一惊,圣上这是要干嘛?莫非是要准备那件事?

四年前失败的阴影还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想起那波涛汹涌的海水,变化莫测的天气,还令他心口隐隐作痛。

台湾啊,台湾。

你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难道真是天意吗?是老天不让我完成宿命吗?

人不能就这样被打败,不能就这样认命。一定要一雪之前的耻辱,向世人证明我并非是一个废物。

施琅边想着边攥紧拳头,狠狠一拳朝东南方砸去。

随即他吩咐下人随便收拾了一下行李,以八百里加急之速朝京师奔去......

台湾海港

台湾必须重回统一

果然不出施琅的所料,康熙召见他确实是为了台湾之事,想听听他的看法。

当时清廷对于台湾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台湾没必要夺回,就让他这样,反正他在那里也掀不起几个风浪,对于大局没有太大影响。

以当时台湾的实力,反攻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也有人喊喊口号,但那也只局限于喊喊口号,毕竟实力相差太大了。

而且当时台湾也没被开发,经济还不是太发达,人口也不多,表面来看,似乎价值不大。

还有人认为:台湾可以夺回,但没必要付诸于武力。打仗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台湾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在当时登岛作战非常难的情况下,要一鼓作气完成此举,确实很难。

大清不如多休生养息,趁这段时间多发展经济,等自己强大了,到时候搞搞舆论战、心理战,台湾定会不战而降。

康熙问施琅:「施将军怎么看,你支持哪一种看法?」

施琅心中早已有答案,见康熙问他,立马慷慨激昂:「回陛下,这两种看法臣均不同意,愚以为,非动用武力才能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康熙表明淡定,实则内心欣喜,甚合朕意,甚合朕意啊。

但是具体的东西,究竟怎么去实施,还有待商量。

「哦?你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施琅详细分析了台海的情况,从海防、历史等因素分析必须夺回台湾,而且必须放弃幻想,不要想着不用武力就能轻易拿回台湾,那是不现实的。

枪杆子才有威慑力,要不对方总认为你是纸老虎,只能吓吓人。

打是必须的,当然必要时候也需要心理战,两条腿走路才能有条不紊,双管齐下才能战无不胜。

这就是所谓的剿抚结合。

「行了,朕知道了,施琅你暂且退下。」

施琅

康熙听完施琅的一番激情陈述,并没有立马表态。没说打,也没有说不打。

这在许多人眼里视为,康熙并不支持施琅的想法。

但康熙命他留在京师,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京官。

施琅心里已经有数,皇上肯定是支持我的想法。

只是目前时局不稳,时机未到,一旦局势有变,圣上一定会启用我,完成这一壮举,让山河重归一统。

千古伟业

1677年,康熙恢复福建水师的编制。

此时三藩已平定,各地的反抗浪潮也已基本消失,只剩下台湾问题了,解决台湾问题势在必行。

不过,康熙第一时间启用的并非是施琅,而是万正色。

万正色过往的海军战绩是比施琅要好的,所以启用他也情有可原。

但是此人却在关键时候贻误战机,可能他认为进攻台湾没有十足的把握,而迟迟不肯发兵。

姚启圣见状,便向康熙推荐施琅。

康熙本来就是鹰派,对于万正色的表现也是十分的不满,便重新启用施琅。

为了便于更加有效的立体化进攻台湾,清廷实行了迁界令,这一举措切断了台湾的经济补助,更加剧了台湾岛上的经济危机。

台湾风景

当时就有老外评论,即使清军不派兵,恐怕台湾如此下去,士兵也要造反,因为没饭吃了。

而施琅则趁着这个东风,兵分三路,分进合击。

在海霹雳施琅的指挥之下,清廷在澎湖列岛取得一场大胜,共歼台湾方面12000余人,俘虏5000余人。

经此一役,台湾方面元气大伤。

施琅总结之前的经验,并未急着发兵攻击台湾岛,而是攻心为上,厚待俘虏,策反俘虏,将俘虏送回台湾。

这些被厚待的俘虏又在岛内造声势,一时间,台湾方面人心惶惶。

最后,施琅一登岛,台湾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而是选择了投降。

台湾终于重回一统,康熙完成千古伟业,施琅也一雪前耻,他们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