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不要老骂中国足球,我们的足球人口实在太少了。」
这是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的一番话, 有人说这话一语中的,道出了中国足球的困境与难题。
中国有14亿人口,但真正踢球的有几个?与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人口相比, 中国的足球人口显得太少太少。
人口基数小,优秀苗子就难以涌现, 国家队和职业联赛的人才储备也就捉襟见肘。
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中国足球的解读, 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谁都知道,中国足球要振兴,根本之策在于普及,在于从娃娃抓起,让更多的人去爱足球、踢足球, 唯有如此,中国足球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真的就是说的这么简单吗? 中国足球难以「雄起」是因为踢球的人太少吗?
且看专家如何说?
对阵日本队时,0比7,在对手脚下颤抖如筛糠, 面对沙特,占尽优势,仍是1比2,黯然神伤。
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本该是中国男足一展雄风的舞台, 却成了「梦之队」的梦魇时刻。
开场仅仅8分钟,日本队就取得领先,而这不过是噩梦的开始, 90分钟的较量,日本队攻势如潮,中国队门前险象环生。
当终场哨响,比分定格在0比7,中国男足已是遍体鳞伤,回到主场,迎战沙特队, 本以为会有所反弹,谁知还是令人失望。
开场10分钟,对手乌龙送礼,中国队侥幸领先, 随后,沙特队员两黄变一红,被罚下场。
面对以少打多的局面,中国队却无法掌控比赛。 最终,1比2再次告负。
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将中国男足的短板无情揭开, 那就是:实力的巨大差距。
无论是面对亚洲劲旅日本队,还是西亚豪强沙特队,中国男足都毫无招架之力, 频频丢球的同时,进攻端却乏善可陈。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30年, 但中国男足的实力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在下降。
昔日「亚洲七强」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在亚洲赛场上, 中国男足已是二流球队。
问题出在哪里?症结在于联赛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 中国足球一直陷入「金元足球」的怪圈,靠烧钱引进外援,注水式发展。
而本土球员得不到足够的机会和锻炼,人才储备捉襟见肘,青训体系更是千疮百孔,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指导。 种种弊端积重难返,导致中国男足长期原地踏步。
以上内容参考自观察者网2024年9月17日关于「事关中国队,‘某些国家背后施压’」的报道
因此才会有人们对于国足频频失望的现况,而中国球迷们的情绪人们也都能够理解,那么对于专家口中, 中国踢足球的人太少,应该如何解决呢?
中国足协开始解决问题
在巴黎奥运会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就赛出了自己的风格,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游泳项目向来是中美两国的传统强项,在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的赛场上, 美国队曾在这一项目上连续获得7届奥运会冠军。
而这一次,中国队以微弱优势, 终结了美国队的垄断地位,勇夺冠军,创造了历史。
奥运会虽已落幕,但奥运精神永存,它像一束光,照亮了中国体育的前行之路, 也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日, 中国足协就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足协组织各个成员一致表示,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奋发图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足球实现新的突破。
当前,中国足球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足协提出,要聚焦 「青少年足球、国家队建设、社会足球」 三大工程,着力解决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突出问题。
「金元足球」的余毒仍未清除,「管办不分」的顽疾依然存在, 青训体系还不够健全……种种问题亟待破解。
唯有直面困难,从根本上革新机制, 中国足球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面对新的奥运周期,国家男女足球队的运动员们也纷纷表态,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赛场上展现中国足球的新面貌, 不辜负全国球迷的期望。
奥运圣火熄灭了,但中国体育的火炬已经点燃,在这光芒的指引下, 中国足球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振兴的彼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携手并进, 为实现中国足球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上内容参考自新京报2024年9月13日关于「中国足协:着力解决‘金元足球’余毒未清、职业联赛‘管办不分’等问题」的报道
相信在未来,中国足球一定能够重新站起来,因为他们这一次的「大跟头」之后, 是不是真的该醒醒了呢?
中国足球该醒醒了
奥林匹克,这个诞生于古希腊的词汇,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一种文化的印记。
每一届奥运会, 都是一次文明的对话,一次文化的交融。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 拥抱奥林匹克,传播中华文化。
从2008年的北京,到2022年的冬奥会,再到如今的巴黎,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一次次奏响国歌,一次次升起国旗, 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许多闪耀着东方智慧的文化符号, 通过体育外交的桥梁,走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视野。
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柔弱胜刚,庄子的逍遥自在, 无不在运动员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与此同时, 中国也在学习和吸收奥林匹克文化的精华。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座右铭, 公平、公正、友谊、卓越等普世价值,也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体育的血脉之中。
是体育精神让中华文明更加熠熠生辉,是奥林匹克让中国更加拥抱世界, 两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激荡出绚丽的火花。
展望未来,中国应该也必将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足球项目上也应该如此。
除了积极申办各类体育赛事之外,还要持续派出代表团参与奥运盛会,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这是大国担当,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想象一下,当更多的大型体育赛事在中国上演,当更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奥运领奖台上, 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将更加立体,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将更加深入。
当然, 体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在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体育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一剂「良方」。
奥林匹克一直倡导「体育精神」,主张以体育促进世界和平,这一理念, 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谋而合。
运动场上的「你追我赶」,转化为国与国之间的良性互动, 赛场内的「公平竞争」,凝聚成国际社会的共识基础。
当人们聚焦于体育的时候,战争和冲突就会悄然退去, 当人们沉浸于赛事的激情中时,猜忌和偏见也会烟消云散。
体育的正向竞争精神,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正在变为现实的愿景。
在这个愿景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自人民网2024年9月11日关于「人民体谈:中国足球,此时不醒更待何时?!」的报道
既然体育精神是一种如此正向的力量,那么同样作为体育运动的中国足球, 是不是更加应该清醒过来呢?
结语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的一番话, 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玄机。
「不要老骂中国足球,我们的足球人口实在太少了。」 短短两句话,却道出了中国足球的症结所在,也为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足球这项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在中国却一直难以普及,这的确是事实,少年儿童不爱踢, 成年人不会踢,足球场上人影寥寥,足球文化难以扎根。
如此环境下, 中国足球的低迷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于再清副主席的话,却给了我们希望,他没有一味批评, 而是客观分析,更是善意提醒。
他告诉我们,要振兴中国足球,就必须从娃娃抓起, 从基层抓起,从普及抓起。
只有足球人口不断扩大,足球人才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中国足球才能真正走向辉煌。
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中国足球的期许, 更是对所有关心中国足球的人的鼓舞。
它告诉我们,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让足球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让足球梦在亿万国人的心中点燃!
或许,这条路还很漫长,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终有一天, 中国足球会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那么你认为中国足球的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