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体育

13年后再看许昕:才明白他娶到大2岁的姚彦,究竟有多幸运

2024-07-23体育

1990年,许昕诞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平凡的家庭。他的母亲给他取名为"许昕",寄托着"虚心"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谦逊做人。然而,命运似乎和母亲的期望开了个玩笑,许昕的人生道路却偏离了"虚心"的轨道,年少的他开始展现出"异常的自信"。

2006年,年仅16岁的许昕踏入了国家乒乓球队的大门。这个左手持拍、脑袋大大的少年立即引起了教练秦志戬的注意。秦志戬一眼就看中了许昕,直接将他从二队调入一队。

这突如其来的晋升,让许昕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

许昕刚入国家队的时候,眼里充满了幸福与自负。他曾信心满满地说:"我以为国家一队的人都很难打,这不,他们都被我赢了一半呢。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面对马琳、王励勤、陈玘等世界冠军,以及同门师兄马龙,许昕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许昕的教练们对他要求格外严格。秦志戬每天都在挑他的毛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刘国梁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云中漫步",批评他打球时跑动太慢。

后来又喊他"不倒翁",因为他接球时候手臂老是来回摆,身子却是懒得动。

面对教练们的批评,许昕曾试图辩解:"我跑得慢,那是因为我靠脑子打球,能直接'算'出来对手朝哪儿打;我手臂来回摆,那是因为我胳膊长,够得着接球。

"教练们听了这样的回答,哭笑不得。

然而正是这些严厉的磨砺让许昕褪去了少年的轻狂,他开始认识到国家队里高手如云,不进则退,训练和比赛都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也是对自己的考验。

许昕逐渐变得比任何人都努力。他不再是那个松散、偷懒的少年,而变成了一个全力以赴、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舞台上立足。

这段经历成为许昕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让他从盲目自信变成脚踏实地,从懒散少年成为拼命训练的运动员。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长,诠释出何为真正的励志精神。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运动员如何在挫折和磨砺中不断成长。

2009年,19岁的许昕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姚彦,比他大两岁。这段感情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他们更小的时候。许昕和姚彦都是上海曹燕华乒乓球学校的校友,相识时,许昕11岁,姚彦13岁。

还记得初次见面的时刻,姚彦感叹道:「当时我比许昕高一个头,就把他当作弟弟看待,完全没有预料到后来会走到一起。」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青梅竹马最终修成正果。

2009年9月30日,在一次比赛后的散步中,许昕鼓起勇气牵起了姚彦的手,就这样,两个年轻人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姚彦后来回忆道:「我从前没有和任何男孩牵过手,这是第一次,他牵了我的手,我就跟他好上了。

」这份青涩的感情,在两人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那个时候国家队有规定,男女队员是不能谈恋爱的。两人只能将这份感情小心翼翼地藏在心里,谁都不敢说。

再加上繁重的训练任务和频繁的比赛,这段感情更像是若有若无的友情。

真正的考验来自许昕的职业生涯危机。当他因左手直拍打法遇到转折时,姚彦坚定地支持他。她告诉许昕:"我相信你",这简短的话给了他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为了全力支持许昕,姚彦甚至做出了退役的决定。她告诉许昕:"如果爱情和打球只能选一样,我要爱情。"这份无私的付出,让许昕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许昕在歌手杨宗纬的演唱会上,当着上万观众的面向姚彦求婚。他深情地说:"我要给一直支持我的姑娘,一个最完美的求婚。

"这一刻,是他们爱情长跑7年的圆满时刻。

已婚的姚彦,默默地为许昕提供坚实的后盾,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她在许昕为国征战期间,顾全大局,悉心照料孩子。即使许昕因为比赛错过了孩子的生日,姚彦也从未有过怨言,只是淡淡地说:"只要他不受伤,我就心满意足了。

许昕也深刻感受到妻子的付出。他表示:「我的妻子外表可能看起来有些'没心没肺',但实际上,在我最难过的时刻,她陪伴我走过最艰难的岁月,而在我得意的时候,她又鞭策我继续前进。

没有姚彦,就没有现在的许昕」。

再看13年后许昕和姚彦的故事,我们才真正明白,许昕娶到比他大两岁的姚彦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姚彦不仅是许昕的爱人,更是他事业的坚强后盾,是他人生道路上最可靠的伙伴。

许昕的左手直拍打法曾经是他独特的标签,也是教练秦志戬一眼相中他的原因。然而,这种罕见的打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随着比赛规则的改革,许昕的左手直拍打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芒。他认识到,要么他用这种打法"打出头",要么他就连陪练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危机感让许昕倍感压力,但也激发了他奋起直追的决心。

在2012年,许昕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年,他在多个重要赛事中表现出色,连续斩获佳绩。2月的卡塔尔公开赛上,他连克马琳、王皓,摘得男单桂冠。

4月的亚洲杯比赛中,他以4:0的优势战胜吉村真晴,再次夺得男单冠军5月的中国公开赛上,许昕更是力克马龙、张继科,再次登上男单冠军宝座。

这串胜利不仅体现了许昕的实力,也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然而,挑战并未因此停止。

2014年,许昕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全新蜕变,他的主管教练从秦志戬变成了吴敬平。对许昕而言,这一改变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在吴敬平的悉心指导下,许昕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2016年3月的吉隆坡世锦赛中,许昕以21胜的战绩荣获全场MVP,赛后他感激地对教练吴指导说:「吴指导,您可以好好休息了,我们赢了。

」许昕的这句话背后,既是对教练辛勤付出的感恩,也是对自己突破的肯定。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止步。2017年,乒乓球材质发生变化,许昕的打法再一次遭受打击。然而,他并未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训练。在当年的天津全运会上,许昕带伤出战,帮助上海队获得男团冠军。

赛后,许昕表示:"我想让那些原本看好我,但因为我的打法、年龄增加、换球等原因对我期望值有所下降的人,能在我身上重新看到希望"。

许昕的坚持和突破,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赋予了左手直拍打法新的生命力。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只要努力不懈,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许昕在乒乓球界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许昕的奥运之路就像一部励志的电视剧,充满了曲折和挑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尽管他在队内选拔赛中表现出色,战胜了马龙和王励勤,拿到了直通莫斯科的第一张入场券,但在最终的奥运名单中,他只获得了P卡,成为了替补队员。

这意味着许昕不仅无法参加比赛,甚至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从2006年进入国家队开始,他等待了整整6年的时间,却未能如愿登上奥运会的领奖台。

尽管他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但他在欣喜之余也感到十分失落这次打击让许昕感到了极大的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将所有的失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不断证明自己的实力。

2016年,许昕终于踏上了里约奥运会的赛场,却遭遇了一次人生低谷。男团决赛中,他不敌日本选手水谷隼,惜败收场。尽管中国队夺冠了,但许昕眼中满是愧疚和遗憾。

在采访区,他眼神空洞,口中不断重复着"对不起",深深的自责和失落清晰可见。

直到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许昕与刘诗雯这对搭档参加混双比赛,他们离奥运金牌只有一步之遥。然而,最终他们还是与金牌擦肩而过,只获得了银牌。

赛后,许昕略带失落地说:"都走到这了,还是没有冲上去,对不起大家了"这句话中包含了他对金牌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的高要求。

虽然许昕未能在奥运会中夺得金牌,但是他的拼搏精神和永不言弃的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许昕作为左手打法的运动员差点被放弃,但他却坚持了四年。

"这份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许昕的奥运会之路,既有失落的时刻,也有重生的转折。他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一个运动员的坚韧不拔。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使他更加坚强,而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他能够在乒乓球界持续发光发热的关键。

"大蟒"是许昕的绰号,这个绰号的由来不只是因为他魁梧的身材,更在于他如蟒蛇般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这种精神在他的每一场比赛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上。

当时,许昕的身体状况并不好,赛前他的胳膊上绑着冰袋,腰上打着麻药,每次休息时队医都不停地为他按摩大腿。但他依旧咬牙坚持,带伤出战。

观众们看到的是他在赛场上的英姿,却不知道他背后承受的痛苦最终,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许昕帮助上海队获得了男团冠军。

2018年,在双打项目中,许昕与刘诗雯组合成「昕雯联播」,他们的默契配合和精湛技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让人们看到了许昕在双打项目中的独特优势。

他们通过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为老将的价值做了最好的证明。

2019年,许昕堪称名副其实的"劳模"。在瑞典公开赛中,他在3天内完成了11场比赛;在日本公开赛中,他在3天内完成了13场比赛;在亚锦赛中,他在6天内完成了19场比赛。

这种高强度的比赛频率对体能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然而,许昕并未有任何怨言,反而在赛场上越战越勇。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赛程,许昕的态度令人敬佩。他说:"不用心疼我,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就还没有到达极限。"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就连刘国梁教练也为之落泪。

刘国梁称赞道:"许昕这个人,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你交给他的任务,他拼了命也要给你完成"。

许昕的拼搏精神,无论比赛还是日常训练,都体现在他的每一次努力中。即便在技术变革的挑战下,许昕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无论面对新球拍的适应,还是新规则的挑战,他总能迅速调整状态,保持最佳竞技水平。

正是由于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许昕在乒乓球领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地位,被誉为"大蟒"。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运动员的精神,对国家的责任感。

许昕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运动员的成长历程,更是一个关于坚持和突破的励志传奇。

2022年,许昕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阶段。作为一名运动员,他依然保持着如火的热情;然而,作为一位父亲,他深感肩负的责任沉重。

如何把握身份的变化,实现双重角色的平衡,成为了他人生中新的挑战。

虽然年龄在增长,但许昕并没有放弃参加各项比赛。在新加坡WTT比赛中,他与马龙一起为国家队贡献力量。许昕表示:"虽然我年纪可能有些'大了',但我的理想永远不会老,我希望还能再打两年。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对乒乓球事业的热爱和坚持。

然而,在这背后,是许昕对家庭的深深牵挂。他坦诚地说:"我对家庭有愧疚,妻子两次孕期包括生产,我都没有在身边,儿子两个生日,我也没有陪过。

"这种职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让许昕倍感压力。

但是许昕并未退缩。他表示:"我已经成为一个父亲,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我认为这种责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非仅仅是口头上的承担。

不仅需要承担国家队的任务,还要成为家庭的顶梁柱,这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担当"这番话充分体现了许昕对责任的深刻理解和担当。

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中,许昕得到了妻子姚彦的全力支持。每当许昕因比赛而无法陪伴家人时,姚彦从未有过抱怨,她只是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许昕深深感激妻子的付出,他说:"没有姚彦,就不会有坚持到现在的许昕"。

许昕在比赛之余努力与家人保持联系,甚至会在视频中反复刷牙逗儿子开心,只为让儿子开心地笑。这些小细节充分展现了许昕作为父亲的温情一面。

32岁的许昕,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他不仅仅是国家队的核心成员,更是家庭的支柱。他曾说:"我很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生活,但我似乎没有生活,只有打球。

"这句话背后,是一个运动员的执着,也是一个父亲的牵挂许昕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成熟运动员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寻找平衡,他的坚持和付出,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