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初次见面注意什么?眼睛看哪?来看古人的「礼仪」手册→

2024-08-14辟谣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二字渗透在我们的血脉当中

那么「礼」从何而来?

今天,一起从【仪礼】简中寻找答案

从最古老的【仪礼】抄本

看「礼」从何来

中国自古追求 「礼仪」 文化

源头就在 【仪礼】 这部经典

相传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

春秋时期,孔子收集有关礼的文献

整理修订为「礼」,以教弟子

儒家六经中的【礼】就是【仪礼】的初本

【仪礼】详细记述了周代贵族阶层

冠、婚、丧、祭、射等各项礼仪和准则

(冠礼指古代男子的成年礼)

是贵族子弟「必修教材」

1959年7月,甘肃武威磨咀子墓群6号墓

发掘出土了一批【仪礼】简

简牍共 469枚, 共计 27298字

由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

虽历经2000多年

却保存完整、墨迹如新

是目前考古发现数量最大的单一典籍类简牍

也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仪礼】抄本

为研究古代礼仪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因此被称为 「天下第一简」

【仪礼】简出土时

上有削改和勾画圈点的记号

说明此经卷是墓主人生前经常诵读之物

可见「礼」入人心

古人的「礼仪修炼手册」

内容有哪些?

除了冠礼、婚礼、丧礼等礼仪规范

古人在日常交往中还有哪些礼仪?

一起翻开这本「礼仪修炼手册」↓

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

君子相见,要备好礼物

冬天用野鸡,夏天用干腌的鸟肉

敬献时将其头安放在左边,以示尊敬

季节不同,身份不同

携带的礼物、回拜的方式也不同

这就是礼尚往来的相处之道

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袍,卒视面。无改,终(众)皆如是。

跟尊长说话,要注意自己的目光

开始时,要注视尊长的面部

观察其反应后再说话

说完话后,目光放低至对方胸口,以示尊敬

最后,再将目光移至对方面部

交流中体态不能随意变动

是不是想到上学时跟老师说话的场景?

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悌)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言諹(祥)。

与年长者交谈

应谈论如何教导弟子

与年幼者交谈

应该谈如何孝敬父兄

与众人交谈

应谈如何忠信、慈爱处世

所谓「说话的艺术」便是如此了

△文博日历丨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点击了解更多

一揖一让、一言一行

是尊敬,是谦让,是友善

也是属于中国人优雅的仪式感

保存千年而墨迹如新

书法爱好者必看

【仪礼】简与很多简牍出土时情况不同

它在出土时还保持着

西汉经书的原始状态——书册

甚至不需要特殊的修复

它不仅仅是学术界的奇珍

也是书法界的瑰宝

其墨色如新,书体绝佳

隶书瘦劲刚健

「横波」笔画,「燕尾」典雅

结体匀称,点画自然

左敛右舒,收放自如

布白均匀,疏朗有致

章法上有行无列

风格灵动而不失沉稳

被评为 当今书法界的奇珍异宝

手写墨迹

古人书写的用笔方法和点画形态

一览无遗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成了一众书法爱好者的「福音」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从文字的载体

到礼仪的传承

中华文明因此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