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关注世界防治肥胖日:微胖也是病,腰围大的苹果型身材寿命短

2024-05-14辟谣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期,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备受关注的【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根据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33亿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胁。专家指出,肥胖不仅仅是体重增加那么简单,微胖或者中胖同样会危害健康。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即便你四肢纤细,但只要大腹便便,这种隐形肥胖对健康和长寿的危害更大。

肥胖实际上是一种疾病

事实上,我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研究显示,成年人肥胖率为16.4%,而超重和肥胖的总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6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根据预测,这些数字仍将持续上升。

「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但很多人对其认知却充满着误解。许多人简单地将肥胖视为纯粹的外观问题,没有把它真正当做一种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陈宏教授表示。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而轻度或中度肥胖仅仅只是体重稍微多一点,无伤大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陈宏教授

而实际上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将肥胖定义为疾病,认为肥胖症是一种可能损害健康的过度脂肪蓄积。超重和肥胖与超过200种疾病都相关,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2型糖尿病等。相比于体重正常的人群,肥胖人群患心衰的风险增加96%,冠心病风险增加49%。同时,儿童肥胖的日益增多也导致了很多慢性病低龄化,肥胖可引起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糖、肌肉与骨骼发育不足等代谢异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

陈宏教授表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巨大风险,肥胖是很多慢性疾病发病的基础,控制好体重实际上就是控制了慢性病。肥胖干预越早越好,只要解决肥胖的问题,就能解决很多相关肥胖所引发的并发症。「

肥胖并非简单的「好吃懒动」

有不少人认为肥胖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这很可能导致肥胖人群在社会环境中受到歧视。但其实,肥胖症发病机制复杂,并非简单的「好吃懒动」。

到底为什么会变胖?简单地说就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的消耗。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出现异常,「饥饿中枢」的作用将明显增强,「饱食中枢」的作用就会减弱,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饱腹感和饱足感明显减弱,从而食欲大增,而非简单的仅靠意志力就能控制住进食的渴望。还有更令人担忧的,某些人进食的增加,是追求食物所带来的欣快感,这会使摄食更加难以控制。

陈宏认为不同的基因构成也决定了身体的代谢类型,从而影响体重。「光喝水就胖的人群其实不存在,虽然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基础,有的人确实是代谢能力比较低的易胖体质。有的人代谢率高,相对来说就不容易胖。」陈宏指出导致肥胖还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长期久坐工作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促进了肥胖症的发生。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不同的人群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很多时候「减肥」这件事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梨形身材比「大肚细肢」更有可能领跑长寿马拉松

过去,人们常常通过肉眼判断或称体重来评估自身的胖瘦。但其实医学上有专业的诊断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BMI是常用的评估指标,但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的报告曾指出,它并不能准确反映脂肪量或分布情况。陈宏教授表示:「肥胖的核心是影响健康的过多的脂肪堆积,但BMI反映不了脂肪堆积,中国人群的体脂分布趋向腹腔内积聚,更易形成腹型肥胖,因此腰围是诊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这种‘隐形肥胖’可能对健康造成更大影响。内脏脂肪是我们体内最危险的、最有害的,被叫做危险或危害脂肪。」陈宏教授强调,它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潜在基础,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呼吸障碍、脂肪肝、肾脏损害,以及生殖健康问题如不孕不育等。

因此,从健康角度来看,腹部肥胖而四肢相对纤细的苹果型身材,其寿命往往较短,这与内脏脂肪的过量积聚有直接关系。相反,如卡戴珊所展现的梨型身材,虽然臀部与腿部较为丰满,但她的腰围纤细,这种体型被认为更为健康,且寿命可能较长。这是因为其脂肪更多地储存在臀部和大腿而不是腹部,从而减少了内脏脂肪的积累。「基于此,不建议人们去做抽脂手术,当皮下脂肪被过度抽取后,体内脂肪无处储存,可能会直接转移到内脏,从而增加内脏脂肪的积累,反而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陈宏教授补充道。

揭秘体重迷思:「干吃不胖」VS「喝水都胖」

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几种观念,如「健康的胖子」「干吃不胖」或「喝水都胖」等,实际上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陈宏教授解释道,所谓的「健康的胖子」是指代谢指标正常但体重异常的人群,这类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往往难以正视自己的肥胖问题,这种肥胖状态虽然短期内可能看似健康,但实质上它预示着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代表着个体正处于向不健康状态过渡的进程中。

针对「干吃不胖」的现象,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一项专业研究。研究选取了10位年轻人,这些人均声称自己拥有不受饮食影响的体重。在签署相关协议后,他们被要求每日按照严格规定的热量摄入进行进食。为了确保他们遵守规定,采用了一种激励机制:按照要求进食足量者将获得报酬,而未能达标者则会受到经济处罚。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所有能够坚持完成实验的参与者都出现了体重增加的现象。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干吃不胖」的说法缺乏坚实的事实依据,从而揭示了体重与热量摄入之间的密切联系。

不赞成极端节食过度运动,药物治疗或成潮流

为了获得准确的肥胖评估标准,除了广泛应用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外,陈宏教授建议,患者应关注体脂率、腰围以及腰臀比等能够反映体脂分布的指标,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检查测量内脏脂肪的大小,以确定对健康危害程度。

目前,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可能采取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陈宏教授指出,大众应该意识到,很多肥胖是减不下来的,比如有肥胖基因的人群、BMI超过40的人,用常规办法很难达成减肥,饮食控制只是杯水车薪。减肥是个意志活,还要控制反弹的问题,因此需要团队管理的模式,对生活方式进行监督和指导。陈宏教授认为以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结合的「三师共管」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帮助肥胖患者降低体重的同时兼顾相关疾病的治疗。

在谈及未来对于肥胖症治疗时,陈宏教授表示药物可能会成为未来减重的主流:「我觉得药物治疗应该是以后减重的一条重要道路,是非常关键的道路。新型的药物里头,我们看到的希望就是GLP-1这个赛道的药,GLP-1、GIP、GCGR,因为这些药物本身是激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东西,相对跟人体是适应的、是安全的。理论上来说,BMI超过24这个标准,患者就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了。」陈宏同时强调,无论是哪一种减肥方式都需要生活方式干预、运动管理、心理干预、人格重塑等综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持久维持良好的减肥成果。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吴诗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