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考试院发布!专家点评语文、作文、综合测试科目试卷

2024-06-17辟谣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15日至17日举行。昨天,语文和综合测试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润物无声 向美而行

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语言运用」为主线,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思维品质,丰富审美意蕴,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聚焦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选文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择文质兼美的素材,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古诗文阅读关联课内课外,启发学生思考「义」的精神内涵,涵养高尚人格,增强文化自信。说明文以国宝大熊猫毛色研究成果展现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散文以寻常小草为线索,抒写姐妹温情与家乡变化,情感真挚,意蕴悠长。综合运用基于初中毕业这一人生关键节点和特殊情境,将文化传统、文学创作与学生的个体成长有机融合,以丰富精神养料培育时代新人。

二、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审美体验

美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其意义在于构建广阔的精神格局,鼓励学生追求更有价值更富有情趣的人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更有担当的人。试卷以「美」启真、育德、养智、怡情,浸润中华美育精神,为学生铺陈了一条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之路。默写与运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并选用合适的诗文来表达审美体验。文言选文一议一叙,相互照应,引导学生体会历史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格之美,深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说明文向学生展示科学之美,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散文用优美语言向学生展示了儿童生活之美和乡村振兴之美,值得咀嚼与回味。综合运用紧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

三、坚持教考一致,顺应变革需求

试卷坚持「教考一致」原则,相关考查点基于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回应课堂教学重点。古诗文默写强调对教材经典篇目的记诵品悟。文言文勾连课内课外,重点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说明文体现跨学科思维,关联教材要求,涉及分析推理等基本思维方式。散文选文文体特征典型,考查内容与教材中经典篇目的教学重点一致。综合运用基于现代诗歌阅读和创作设置学习情境,情境指向任务驱动,还原「发现—探究—解决」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整本书阅读的体验,引导日常教学关注教材,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保持整体稳定,写作延续导引材料加作文题的命题形式,贴合初中作文教学的实情,符合学生日常写作习惯,聚焦学生个性化的精神成长,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物理:

立足素养导向,注重情境创设,凸显育人价值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物理部分命题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彰显物理学科特色,立足素养导向,注重学科重点内容和关键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本质,凸显育人价值。试卷在题型结构、整体难度、文字图表信息量等方面保持总体稳定。

一、遵循课标要求,注重学科基础

试卷基于物理课程目标和物理学科本质,对「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和「能量」进行了全覆盖的考查。试卷按照课标要求,考查了初中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科学方法的理解。试题融入对物理基本技能的考查,检验学生依据实验要求选择器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并通过电烙铁等源自课本的素材,引导教学回归本源。

二、立足素养导向,聚焦关键能力

试卷重视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例如,汽车上坡、电热水壶加热等试题,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决实际问题;透镜成像情况分析等试题,考查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科学思维,检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推理和论述说理的能力;电路故障、液体压强等试题,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兼顾视角差异,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三、注重情境创设,强化学以致用

试卷创设与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科技发展等相关的真实情境。例如,生产生活场景中常见的电学参数、电梯上升等问题,体现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塔吊起重问题,体现物理学科在工程技术上的运用;风铃音调高低融入与艺术相关的内容,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关联,对跨学科实践有积极导向;电烙铁工作状态判断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实际问题,体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四、凸显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发展

试卷考查学生的物理学业表现,反映课程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试题涉及多个物理实验的考查,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等,体现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性质,进一步强调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测定小灯泡电功率,考查学生尊重事实、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电动汽车和「天宫」空间站的情境,展示我国的最新科技成就,体现物理学科对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科技强国的使命感。

化学:

传播学科价值 发挥育人功能

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化学部分命题以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卷结构稳定,难易度适中,内容覆盖全面。整卷的设计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化学原理为核心、以科学方法为线索,围绕真实的情境循序渐进设置问题,用化学的语言讲述学科的故事,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古代科技文明和现代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一、落实立德树人,承载育人目标

选材从身边的物质出发,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等内容融入化学试题。如碳酸锂是锂电池制造业中的重要原料,学生通过对提纯粗制碳酸锂技术的分析,感悟化学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又如铜锈探秘中以铜元素的变化为主线,运用化学知识实现铜的冶炼和青铜文物的保护,有助于学生感受前人的智慧,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注化学史实,激发科学思维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为时间轴,演绎科学家对「水的组成」的探究历程,体悟科学家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的质疑与批判,从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过程,感受化学是科学家们在不断实践反思、迭代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水的组成」的研究思路,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宏微结合的方法、守恒的思想收集有效证据,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探究未知物质的组成。

三、源于社会生活,体现学科价值

砖墙表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泛白现象。通过图示呈现泛白物质的形成过程,结合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考查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科学解释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然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此外,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纸浆制作中的使用,水的净化过程中消毒剂的选择等内容,充分展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学科特点。

跨学科案例分析:

访花问虫 寻道自然

2024年跨学科案例分析命题以中学地理、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体现出的信息提取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质疑、结论阐释与创新能力。试卷结构整体平稳,聚焦学生跨学科思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从自然观察到科学探究

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是一切科学探究的起点。试题以学生感兴趣的昆虫访花的真实情境为切入点,呈现了自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问题猜想等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情境材料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试题结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答题过程既是解题,也是实践探究的过程,同时逐步呈现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从习以为常到敢于质疑

花开花落、蝇飞蜂舞是人人习以为常的自然景象,然而花、虫、林、山之间蕴含着生命科学和地理的内在关联。试题引导学生思考科学调查方案中看似矛盾之处,启迪学生从小情境见大门道,从寻常中悟不寻常。试题以在不同地点开展科学调查的日期差异为已知条件,基于调查目的,激发学生在植物生长与繁殖的规律、植物的繁殖活动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之间寻找解释现象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依据学生解释现象的过程判断其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三、从数据比较到思维整合

真实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征不仅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调用学科核心概念,更需要学生能综合利用跨学科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调查数据,寻道自然真相。试题基于野外调查得到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昆虫类型、访花频率等数据,考查学生关联植物的区域分布和生长习性、不同访花昆虫的活动特点、昆虫与植物的种间关系等因素并建立合理逻辑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系统性的「道理」来阐释自然现象,探求真实数据背后蕴藏的自然界运行规律,呈现综合性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