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全国「村晚」发源地丽水月山村,因为这群年轻人又「出圈」

2024-02-08辟谣

上周五,小年,位于丽水市庆元县月山村的文化礼堂,随着一个个民俗舞蹈、非遗表演等乡土特色节目依次亮相,第44届「月山春晚」拉开帷幕,一场充满「年味」「乡土味」「时代味」的乡村文化盛宴开启。

「月山春晚」开启红红火火新一年

自1981年起,在浙西南的月山村,由村民自发举办、男女老少参与的「月山春晚」每年如期上演,月山村也被誉为全国「村晚」的发源地,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延续了一代代人的乡村记忆。如今,这台特别的「村晚」,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同时,也成为年轻人的新乡愁。

「草根」春晚

小年前一天,文化礼堂里,一个个节目组正在轮流上台彩排。除了演员外,吴艳霞是舞台上最忙碌的人之一。她除了要和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沟通舞台细节,还要抽时间接受媒体采访。等忙完所有工作后,时间早已过了饭点。

吴艳霞是土生土长的月山人。村里的老少喜欢叫她「山妞」。对她来说,月山是家,更是她舞台导演梦启航的地方。

1979年出生的吴艳霞,几乎伴着「月山春晚」一同成长。

1981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地万物复苏。春节临近,地处浙闽交界的月山村却没什么过年的气氛。村民吴绍利灵机一动,和几位同样有着文艺爱好的村民聚在一起,敲起锣鼓、拉响琴弦、唱起民歌,周围村民不约而同地围拢过来……这就是最初的「月山春晚」,比1983年开始举办的央视春晚还早了两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月山春晚」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场简单的联欢活动,算不上一台体面的晚会:舞台是在举水乡中心学校的操场空地上用课桌椅围出来的,音响道具是从公社、学校借的,还有不少是村民家里现有的物品,邻里之间相互借用。但就是这么一台颇为「草根」的演出,点燃了村民心里向往文艺生活的小火苗。

月山村拥有很深的文艺渊源。上世纪50年代,村里就出现了村民文艺俱乐部。很多村民擅长吹拉弹唱,只要一吆喝,便可即兴开演。这种表演不需排练、无需邀请,在现场演自己最拿手的就行了。

从1981年至2000年,由于共同的爱好及村民的喜爱,这场文艺联欢活动坚持举办了十余个春节,「月山春晚」从村民家中,办到了公路边、小学操场上,又办到了村里的文化礼堂。

月山村文化礼堂

「月山春晚」的舞台伴随着一代人芳华逝去,同时也让一代人成长「发芽」。一批看着「月山春晚」长大的年轻人,开始加入组织和表演行列,「月山春晚」,焕发出新的生机。

乡土味道

2000年春节,在杭州上学的吴艳霞回家参加「月山春晚」。「那时村里的大会堂非常破旧,台板都已经坏了,但是村民参加晚会的热情却非常高涨。」这一幕让吴艳霞非常感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春晚舞台是在举水乡中心学校的操场空地上用课桌椅围出来的

在「月山春晚」展览馆里,1981年的老照片上有个3岁的小女孩,扯着衣角,聚精会神地看演出,她就是吴艳霞。从懵懵懂懂地看,到成为参与者、组织者,吴艳霞对「村晚」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月山春晚」。

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的爷爷请吴艳霞帮忙排演晚会。吴艳霞不会唱歌跳舞,从来没有登上「月山春晚」的舞台,但她对家乡的这台「村晚」,有着很多奇思妙想。

自宋代起,月山村已有1000多年历史,拥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拱廊桥。除了编草鞋、打稻谷、磨豆子等充满乡村气息的日常劳作外,月山更以耕读传家,明清以来,村里名列仕籍者多达200余人。

月山村拥有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拱廊桥——如龙桥

「对于一座深山里的小村庄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吴艳霞想把家乡的耕读精神和日常生活,以节目的形式排进「月山春晚」。在考虑了很多种表现形式后,最后因为条件所限,她决定就地取材:缝了密密麻麻针眼的衣服,捆着香菇的扁担、捉泥鳅的竹篓、耕地用的犁……月山村民拿着各自的劳作用具,往舞台上一站,一幅生动的耕作图跃然眼前。这出表演,就是「月山春晚」最具特色的节目——农活秀【一个村的集体记忆】,之后成为每届「月山春晚」固定压轴节目,可以说这就是月山版的「难忘今宵」。

「月山春晚」的压轴节目农活秀

自那时起,持续举办了20多年的「月山春晚」开始受到媒体关注。2010年春节,国内30余家网络媒体对「月山春晚」进行现场直播;同年,「月山春晚」荣获国家文化最高奖——群星奖。2022年,在庆元廊桥越野赛期间,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村里举办了一场直播带货活动,以月山村为灵感的乡贤抱枕、月亮书签、月兔帆布袋等文创产品,以及举水荒野茶、月丰米等农特产品被带到线上,一时成了热销产品。随之而来,月山村的游客变多了,农家乐的生意红火了。

2015年,月山村只有3家农家乐民宿,随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体验乡土文化,如今,村里已有32家民宿,游客人数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5%以上。「除了‘月山春晚’,我们还有摏黄粿、蒸年糕、打糍粑等传统民俗,上海、杭州、宁波及福建等地的游客都说体验感很不错。」吴艳霞说道。

月山村貌

借着「月山春晚」打响的名号,为了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吴艳霞又把目标瞄准了高山果蔬。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开设的种植基地从一开始的50亩扩大到现在的900亩,销售额从35万元增长到现在的400万元,入股的农户从最早的13户增加到现在的100余户。吴艳霞也因此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月山芽儿」

「月山春晚」走红,离不开吴艳霞的奔走疾呼,更少不了一群名叫「月山芽儿」的年轻人。

「月山芽儿」

「芽儿」在杭州话里,指的是孩子。在杭州念书时,吴艳霞被这个词打动:「这个说法特别贴切,小孩就是成长的嫩芽。」

从2000年开始,在吴艳霞的倡导下,月山村的大学生和外出创业打工者组建了「月山芽儿」QQ群,也逐渐聚集起了一批以80后、90后为主的「月山春晚」主创团队。

「月山芽儿」筹备晚会

95后「月山芽儿」李雯静,就是其中一员。自小学起,李雯静就经常登上「月山春晚」的舞台。翻开手机相册,儿时的演出照仍被她悉心收藏。如今的她,已经是丽水市青少年宫的一名舞蹈老师。本职工作以外,李雯静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即将在正月初二举办的乡土版「月山春晚」导演。

李雯静(右)儿时演出照

为满足演出需求,近几年来,庆元县乡两级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上百万元,翻新整修月山村文化礼堂,更换观众座椅,并配置灯光、音响及高清LED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打造了极具现代感的乡村舞台。

配置了多媒体设备的乡村舞台极具现代感

「月山春晚」硬件的不断改善,更加坚定了村民参与「村晚」的热情,村民报名的节目数量就不下四五十个。「为了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串烧类节目,把一些还不太成熟的表演组合起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台。」李雯静说。

2014年至2018年间,李雯静参与过5届「村晚」的策划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那时候的她还在念书。李雯静说,每届「村晚」的策划工作主要由村里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参与,学生的寒假时间比较长,能提前回村,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所以在返乡前,我大部分的筹备工作,都在线上进行。」小到一件衣服、大到灯光舞美,点开微信,和「月山春晚」相关的工作群,李雯静就置顶了15个。

2024月山春晚筹备群

已经是一名「资深」导演的李雯静,原本计划从今年开始,请00后「月山芽儿」接任自己和另一位90后导演吴丽玲的工作,「但考虑到今年的火炬传递较为重要,村里还是想让有经验的小伙伴当导演」。

李雯静所说的火炬传递,是正月初二晚会上的一个特殊仪式,仪式的关键词,是「传承」。「如今的‘村晚’,不仅仅是村民的自娱自乐,更以此为纽带,串联起了月山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凝聚起了一批像我们这样的‘月山芽儿’。」李雯静说,为了这个仪式,「月山芽儿」自制了一把火炬,届时,这把火炬,将从吴艳霞开始,传递到一代代月山年轻人的手里。

山妞吴艳霞的朋友圈

这些逐渐成长的嫩芽,为「村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古老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村晚」在,年轻人就在;年轻人在,鲜活的乡村就在。